成六或许真是歼轰

南北两种六代机的图片越来越多了,但官方依然藏着掖着,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坊间把成都的三发六代机称为歼-36,把沈阳的双发六代机称为歼-50,但这只是猜想而已,这里还是称为成六和沈六。现在的问题是,沈六还比较符合人们对六代重战的认知,成六则一直在挑战人们对六代重战的认知。

500

随着新图流传出来,现在可以确定:这是并列双座。战后唯一并列双座的战斗机是F-111B,下马了,用到的技术重新包装,按照串列双座的F-14推出。并列双座的战术飞机是有的,F-111A、苏-34就是例子,但这些都是战斗轰炸机,或者称作战术轰炸机也不错。

成六的三发也一直是个热点话题。两台侧发采用为超巡优化的加莱特进气口,但背部中发采用更加适合亚音速到低超音速的DSI进气口,使得人们对飞机的设计定位充满疑窦。有说法座舱盖兼做预压缩装置,这是有可能的。但DSI的鼓包依然存在,莫非这是两级DSI设计?用座舱盖作为超音速预压缩,减速后的气流用“常规”DSI进一步分离附面层,降低后级DSI对宽域进气条件的适应要求?

必须说,这是富有创意的设计,但对座舱盖的形状和结构要求非常高。还没有见到过用座舱盖作为进气预压缩装置的,透明材料与气动压力的要求挺难统一的。客机的机窗是透明材料,但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有密密麻麻的细纹或者更加粗大的裂纹出现。这是客舱与环境压力反复变化造成透明塑料内晶体结构错位的结果。不影响强度,但影响观瞻。客机机窗的气动压力比预压缩要低好几个数量级了,成六如果真用座舱盖都为预压缩装置,透明材料的问题一定是解决了。

座舱盖作为预压缩装置的另一个问题是跳伞。在这样的气动压力下,座舱盖分离会是很大的挑战。常规的座舱“躲在”机头锥的激波之后,这个问题小得多。

不过成六最大的疑问还是:为什么要并列双座?

这不会是因为“有地方,空着也是空着,加个座吧”。并列双座增加阻力,也不利于空战格斗,只有在对地攻击中有用,便于飞行员和武器操作员同时向前观察地面。从这一点来看,成六或许真是歼轰?

五角大楼在十年前就指出中国正在研发歼轰-XX。中国需要新歼轰,尤其是具有准战略航程和载弹量的新歼轰。整个第一岛链是明显的用武之地,关岛都应该囊括进来。

现有的歼轰-7依然好用,但基本技术已经老旧了。实际上,作为歼轰,歼轰-7也不如歼-16好用,现在留着更多是在发挥余光余热。

但歼-16并不完美,最大的短板是缺乏隐身。隐身不是万能的,但缺乏隐身已经越来越不能了,尤其是深入强敌防御圈的时候。

中国还有轰-6,航程和载弹量比歼轰-7更大,但基本技术更加老旧,现在是作为巡航导弹载机在继续发展的。

巡航导弹和空射弹道导弹是很有用的突防武器,但成本高,数量少,火力密度不够高。战争中不仅有点穴,更有拼血条。近程的直接攻击武器(近程空地导弹、巡航导弹、滑翔制导炸弹、重力炸弹)依然有大用,尤其是战斗部重量/投放重量的占比高,火力投放效率更高。近程的直接攻击武器还有压缩敌人反应窗口的好处,从发射到击中一共没有多少时间,对于时敏目标特别有用。

因此,只要有可能,空军强国还是大力发展直接攻击平台。在战略层面,这就是重轰炸机;在战役层面,这就是歼轰。美国B-21实际上把战略和战役层面合二为一了,这是和C-17把战略空运和战术空运合二为一相提并论的壮举。中国的轰-20还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不出来,想合二为一也没条件,或许还是需要单独发展专用歼轰。

考虑到成六的巨大体量和飞翼的气动效率,航程和载弹肯定不是歼轰-7或者歼-16可比,有可能直逼轰-6。这意味着整个第一岛链都在舒适区内。巨大的中弹舱和较小的两侧弹舱则可以分工,侧弹舱用于空空导弹,中弹舱用于对地攻击弹药。

没错,成六作为歼轰的话,在继续作为出色的“轰”的同时,有条件极大强化“歼”的一面。这可以担任超远程空中狙击任务,猎杀预警机、运输机、加油机、轰炸机、反潜机等高价值目标,不仅在开放大洋上,还可以利用高度隐身,逼到敌人的基地附近,堵住笼子杀鸡。

轰炸机携带空空导弹是个老话题,B-1甚至有过相当具体的设计来实现这一构想,但最终放弃了。原因有很多:

1、轰炸机打伏击只能打别人,被敌人战斗机咬上了就逃不掉、打不过

2、轰炸机需要改装雷达和火控,才能发挥携带大量空空导弹的优势,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3、美国不缺高速远程战斗机,并无必要用昂贵的轰炸机承担空战任务

但成六是全新设计的,这些问题在设计时就考虑的话,并不难解决。而且成六具有相当惊艳的机动性,被敌人战斗机咬上也不怕对打。这可能是历史上第一种能空战的轰炸机。

在历史上,战斗机是防御性的,主要用于拦截敌人的轰炸机,主动去猎杀敌人战斗机是后来的事。轰炸机才是进攻性的。

现在成六可能真把“进攻性空地一体战”解决了,不是空地协调、一体作战,而是空地通吃、见敌通杀。

作为以对地攻击为主的飞机,并列双座是最优选择。作为偶尔空战的飞机,高度隐身、高度机动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态势感知、完备的空战武器使得成六真正成为能“歼”的“轰”。

热门评论 8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329
最热 最早 最新

  • 老晨恐怕连什么是多用途都不知道吧,还歼轰?歼轰这种机型已经属于古早概念了,现在已经没必要了,按老晨的理解是不是歼16也是歼轰?
  • 有没有可能这就是H20呢?
  • 全部楼层
    叶无花开
    你说的貌似有道理,但是,中美这种级别的冲突或战争,大机群多面突击,是要在地面放空大半失能之后吧?同时,美弟这种突击,赌注不小,一旦大规模战损,无疑立刻就是战争失败。所以,你设想的不是说不可能,而是小概率事件,这也是我说的,机炮性价比太低的原因。
    老美在伊朗又表演过一次大机群了。防空防空,十防九空,我们国土辽阔,国境线漫长,有的是空档。老美SEAD作业还是很熟练的。老美是进攻方,输了可以卷土重来,我们是防守方,输一次就会牵连一大片。比如它冲到我们一个机场附近,就能把鸡窝都端了。然后我们就会有一大片防空空白……反正它可以反复冲,而我们一次次被在地面团灭一个航空旅,最后会全线崩溃的。
  • 没有 指挥忠诚僚机。
  • 全部楼层
    幸福可乐
    印巴空战已经给你示范过了。以老美现在的状态和心态,他一定会搞大机群突击。这个大机群不一定是二战那种千机集中突击一个目标,而是在某一空区内集中尽可能多的数量压倒PLAF。只要能压制住空中力量,后面的扫荡地面防空对他来说就是小意思。人家好歹玩了半个多世纪的战略空军,这点还是很熟练的。USAF和USNY知道PLAF的长短处。2016年人家俩航母编队顶着我们大半个海空力量来试探,没点本事真不敢玩。将来真要打起来,人家可以从多个方向上出击,引我们分兵,然后集中一点突破。这种超大范围的战场机动我们还不熟悉。到那时,人家蜂蛹而至,我们这边导弹射完,难道就干看着(印巴空战已经有这种苗头了)?不冲上去用机炮狗斗干扰一下吗?人家知道我们歼20没机炮,导弹还有发射近界限制,所以只要目视到歼20就知道自己安全了。你说尴尬不尴尬?
    你说的貌似有道理,但是,中美这种级别的冲突或战争,大机群多面突击,是要在地面放空大半失能之后吧?同时,美弟这种突击,赌注不小,一旦大规模战损,无疑立刻就是战争失败。所以,你设想的不是说不可能,而是小概率事件,这也是我说的,机炮性价比太低的原因。
  • 全部楼层
    guan_17255308321544
    外科不能看内科的病? 当然可以。
    有了介入技术,很多内科医生也敢做手术了。尤其是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的医生。
  • 全部楼层
    PaxCinica
    “您是外科医生,为什么要来治内科的病?”
    "不治一下怎么知道自己会不会?”
    “您没有学过医,为什么要当医生给人治病?”
    “不试一下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当医生?”
    “您是打乒乓球的,为什么要来参加篮球比赛?”
    “不打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赢?”
    "您没有学过游泳,为什么要横渡长江?”
    “不下水怎么知道自己会不会游泳?”
    外科不能看内科的病? 当然可以。
  • 现代概念下,制空作战不等于空对空作战,也包括对影响制空权的地面设施的软/硬攻击。
    非常明确的是,六代机是基于“穿透式制空”作战目标设计的。这并与二代、三代的“战轰”,如狂风、F111、苏24/34等执行的任务完全不一样。
    有趣的比较是F117,这种完全不具备空战能力的飞机,在当时主要就是利用其超前的隐形能力完成类似“穿透制空”中的部分针对地面防空的任务,同样被以F字头命名。
  • 多用途隐形战斗机
  • 技术路线由专家解决,老百姓关心的是中国的六代战机,首先如何才能更有效的打击,美国在西太的军事存在。
  • 肖斯托罗夫斯基
    多写点这个,大家还认你是个专业人士;少涉及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比如社会议题,虽然似乎任何人都可以讨论社会议题,但若一个工科领域的专业人士,公开发表自己对社会议题的看法,基本上就是滑向公知,最后被唾弃
    1.所谓的公知多是文科。2.不说就是把位置让给键盘侠。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现在对社会议题的观点混乱,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人不了解生产力发展现状,去强行评价生产关系。就算说得有道理,很多人不真正接触生产力前沿发展,不同意,以至于唾弃,都属于正常现象。但因此就不说,只会让社会更割裂。
  • 其实从定位来说,j-36应该是f-35 Pro plus ultra。从设计来说,是多功能偏向对地对海攻击,兼容对空。
    f-35这种隐身,而且大载弹量攻击机的可怕之处其实被很多人忽视了。
    现在在伊朗就可以体现出来,f-35其实是小b-2,而且是可以被消耗的b-2,战术飞机打出了战略效果。
    虽然隐身程度较低,但好歹是隐身的,再配合防区外打击武器,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就是灭顶之灾,而且是单向的战场。
    虽然打中国这种同等级的对手,做不到无伤单方面攻击,也就是说中国可以破他防。但是,对中国来说也不是没有代价。首先反隐身雷达需要覆盖的区域很多,十防九空才是常态。面对f-35,如果只是防御,那么交换比很差,他突防一次就能带来很大的损失。唯一比较有效的手段,其实还是打机场。不过这对所有飞机来说都是一样的。但对手拥有f-35的事实实际上是挤压了中国战略战术选择。
  • Chemiholic 乱退回复的小编会被扣工资
    肖斯托罗夫斯基
    多写点这个,大家还认你是个专业人士;少涉及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比如社会议题,虽然似乎任何人都可以讨论社会议题,但若一个工科领域的专业人士,公开发表自己对社会议题的看法,基本上就是滑向公知,最后被唾弃
    “一个工科领域的专业人士,公开发表自己对社会议题的看法,基本上就是滑向公知,最后被唾弃”,大V“马前卒”就是前车之鉴
  • 肖斯托罗夫斯基
    多写点这个,大家还认你是个专业人士;少涉及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比如社会议题,虽然似乎任何人都可以讨论社会议题,但若一个工科领域的专业人士,公开发表自己对社会议题的看法,基本上就是滑向公知,最后被唾弃
    戏路窄不好挣钱呀,这不人家对姜萍可是搞过一波反吹,公知相崭露。
  • 全部楼层
    叶无花开
    我的意思是说,每次能有20+架的集群战,已经很了不起,战争是持续的,但很难有大机群的对战,所以,考虑狗斗不是不可以,是性价比太低。
    印巴空战已经给你示范过了。以老美现在的状态和心态,他一定会搞大机群突击。这个大机群不一定是二战那种千机集中突击一个目标,而是在某一空区内集中尽可能多的数量压倒PLAF。只要能压制住空中力量,后面的扫荡地面防空对他来说就是小意思。人家好歹玩了半个多世纪的战略空军,这点还是很熟练的。USAF和USNY知道PLAF的长短处。2016年人家俩航母编队顶着我们大半个海空力量来试探,没点本事真不敢玩。将来真要打起来,人家可以从多个方向上出击,引我们分兵,然后集中一点突破。这种超大范围的战场机动我们还不熟悉。到那时,人家蜂蛹而至,我们这边导弹射完,难道就干看着(印巴空战已经有这种苗头了)?不冲上去用机炮狗斗干扰一下吗?人家知道我们歼20没机炮,导弹还有发射近界限制,所以只要目视到歼20就知道自己安全了。你说尴尬不尴尬?
  • 全部楼层
    张仲麟
    美国人知道他们有那么多可用机场么?
    知道。不信你去问问,有没有新开航线🐶
  • 张仲麟 波音买办、特斯拉鼓吹手、运十扼杀者、行走的50万
    全部楼层
    幸福可乐
    第二岛链内老美可用机场超过200个。摧毁一个机场至少需要一个导弹旅齐射一次,这还不考虑对方抢修的因素。你觉得鳖家有200+个导弹旅齐射的弹药储备么?伊朗以色列导弹对射你也看到了,你可以笑人家菜,但不能说人家弹药少。老美鼎盛时期有可以把地球重启几次的核弹头(我们至今做不到),也不耽误人家准备海量的轰炸机对吧?
    美国人知道他们有那么多可用机场么?
  • 全部楼层
    幸福可乐
    没有的话PLA准备那么多飞机干嘛?
    我的意思是说,每次能有20+架的集群战,已经很了不起,战争是持续的,但很难有大机群的对战,所以,考虑狗斗不是不可以,是性价比太低。
  • 全部楼层
    幸福可乐
    第二岛链内老美可用机场超过200个。摧毁一个机场至少需要一个导弹旅齐射一次,这还不考虑对方抢修的因素。你觉得鳖家有200+个导弹旅齐射的弹药储备么?伊朗以色列导弹对射你也看到了,你可以笑人家菜,但不能说人家弹药少。老美鼎盛时期有可以把地球重启几次的核弹头(我们至今做不到),也不耽误人家准备海量的轰炸机对吧?
    200个机场,起飞100+飞机,等编队成功了,也快没油了。
  • 华纳王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网络对线倒数第一名
    有没有可能六代机是一个体系而不是单纯某一型飞机,而成飞的六代机足够大,足以实施包括轰炸在内的空军几乎所有任务
    轰炸任务,成六不专业。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