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平常的恋爱」?——胖猫事件舆情复盘
有个网名叫「胖猫」的18岁小镇青年,谈了一个大自己6岁又没什么共同生活基础的女朋友谭某。这个青年凭借着打游戏的特殊本领谋得了一份工作,然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基本全都打给了女朋友,还被对方甩了。最终无法接受分手事实的他选择了轻生。
这本来就是一个少不更事的痴情男儿遇人不淑的故事,并没有多么复杂,但是这件事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近几日重庆各大官方账号在多个网络平台的评论区遭到了网友铺天盖地的冷嘲热讽,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舆情的起因还得从重庆公安发布的通报说起。
胖猫投江事件发生后,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是导致他想不开的女友谭某到底从他那里拿到了多少钱。我们就先谈谈这段「恋爱」中两人的财务往来。重庆的通报绕来绕去罗列了一大堆数字和细节,很多网友都被绕晕了。我替大家汇总一下:从胖猫认识谭某到他投江自尽这29个月的时间里,谭某从胖猫处捞到的净收益至少42.7万元人民币,谭某平均每月收益近1.5万元人民币。
前一段说「至少」是因为胖猫从支付宝小荷包中取出来的钱有多少最终还是花在了谭某的身上我们无从得知,谭某实际捞到的金额只会比这个数字更多。
连谭某本人都说过「管我要回你的四五十万?」这句话,足以证明她很清楚自己捞了多少。
至于谭某在胖猫死后经舆论压力和警方多次调解转给遗属的钱款,自然不应计入两人谈恋爱的经济往来。借用网友的话,「一个工人如果跳楼身亡,然后老板把欠薪还回来,你不能说老板没欠工人钱,这就是一段正常的雇佣关系。」
此次重庆的通报中有几个值得特别留意的春秋笔法:
🔺通报在第一部分专门罗列了几句谭某分手后说的客套话「转给我那些干什么嘛」、「你还小,你也是要用钱的,游戏也不能打很久,你要把钱都自己存起来,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别给我」,但是对于谭某两年来各种巧立名目(「还房贷」、去打尚未发明出来的「乳腺癌疫苗」等等)捞钱的对话则一字不提。这么做是想挽救一下谭某的形象吗?
如果有关部门通报某官员贪腐问题,在其中加上一句细节:该官员曾经对哪个行贿的人说过「杨老板别这样」「这怎么好意思」之类的话,群众看到之后会怎么想?
🔺 通报在两人的财务往来部分有意无意忽略了人们最关心的数字——谭某从这段恋情中得到的净收益,但是出于某些原因特地强调了胖猫从两人的支付宝小荷包里「多支取了」7.5万元这个局部细节。
不出所料,一些屁股早已坐定的群体立刻不过脑子就把这句话拎出来大书特书,断章取义、颠倒黑白,营造出一种胖猫多拿钱的假象。其中还不乏某位号称「15岁上牛津的美女数学博士」。不知道启发这类言论是否就是通报撰写者如此措辞的真实用意?
🔺通报称谭某从支付宝小荷包中取款16.5万余元的用途是「两人经营花店、共同生活开支及谭某个人消费等」。这个顺序就很讲究。前面放两项似乎和胖猫有关系的,然后把谭某个人消费放到了最后。
我们姑且刨去通报中声称「两人经营」(实为谭某一人所有)的「花店」所花掉的7万元,剩下的9.5万余元中到底有多少是「共同生活开支」,有多少是「谭某个人消费」,最后消费到了哪里(例如是否如此前传言是花钱在酒吧点女同),通报里都没有阐明。
也就是说,即便谭某自己挥霍掉了其中的9.499万元,只要她花10块钱给胖猫买了一份盒饭,你都不能说通报的表述存在事实错误。这种文字游戏就好比有人买了1股特斯拉的股票之后四处吹嘘他和马斯克是「合伙人」。这么说倒还真不算撒谎,但实在很无聊很没品。
🔺通报在描写了谭某取钱是用于「共同生活」等原因之后,在下一句话中却完全没有写胖猫从支付宝小荷包中总共提取的24.8万余元去了哪里。
我是不知道一个连麦当劳都舍不得点的痴情青年会怎么花这笔钱,会把它花到谁的身上。还请重庆方面不吝赐教。
🔺通报的下一段开始正当化谭某的行为,解释她为什么「不构成诈骗犯罪」,原因是「谭某和胖猫以真实身份交往两年多,互见亲友,并在一定范围公开双方恋爱关系,经济上互有往来,共同攒钱谋划未来生活,双方存在真实恋爱关系」。
实际情况是在他们交往的两年多里,有近两年的时间两人都是异地。所谓的「互见亲友」指的是在胖猫跳江前两个月谭某带他回家见了父母。「在一定范围公开双方恋爱关系」则指的是2023年11月谭某发了一条朋友圈。而「经济上互有往来」指的是谭某「往」了29.7+7.5万元,胖猫「来」了79.9万。
体会一下什么是「互有往来」:根据胖猫老板披露的聊天记录。胖猫刚赚到5034元工资之后,跟谭某先要了200元,然后凑够5200元转账给了她
根据已公开的信息和相关法律法规,我个人基本认同谭某的行为很难构成「诈骗罪」,但是这段的春秋笔法仍然令人非常不适。
按照通报的意思,谭某只要把捞到钱打回去一点给对方,那么就是「经济上互有往来」。谭某只要跟几个亲戚朋友说了自己在谈恋爱,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从男朋友那里捞40多万,然后以「共同攒钱」的名义塞进自己的腰包。
现在问题来了,胖猫是怎么死的?不还是因为几天前被谭某甩了一时想不开吗?既然两个人已经没有未来了,所谓「谋划未来生活」的借口自然也就宣告破产了。按照天理人情,谭某应该在关系结束之后把攒出来号称「谋划未来生活」的40多万主动还给胖猫家人。
事实是直到胖猫命赴黄泉,他的家人多方追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还是经过警方出面多次调解之后,谭某才不得不把几十万吐了出来。这不是捞女是什么?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做捞女只是有违公序良俗,并不违反我国的现行法律。这话没错。不过胖猫的姐姐「发布胖猫与谭某私聊记录、转账截图」、「联系多人代写文案」、「另注册账号在评论区点评引导、邀约亲友跟评」等诉诸舆论要求谭某还钱的行为也没有违反哪条法律。然而重庆的通报还是用了一大段来描写胖猫的姐妹是如何「博取网民同情」的种种情节,连她们沟通如何自拍的言论都要钜细靡遗地公布出来。
通报中唯一一句胖猫姐姐可能涉嫌违法的地方就是「曝光谭某相关地址」,然而我浏览了胖猫姐姐发布的各种内容,并没看到她在哪里曝光了谭某的家庭住址。通报中的「谭某相关地址」很可能指的就是那个花店。
若果如此,真是奇哉怪也,通报前文在谈钱的时候明明说花店由「两人经营」,怎么这里谈隐私的时候又把花店算成了「谭某」的私产?如果花店是「两人经营」的,胖猫姐姐提及自己家人留下的产业有什么错?如果是其他人通过某些手段获得了谭某的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这又关胖猫姐姐什么事?
🔺通报中称「网民杨某为博人眼球,捏造自已与谭某交往谣言上传网络」。
问题在于自曝和谭某交往过或被勾搭过的人可不止一个。目前站出来的至少就有抖音上的@无助郁闷想哭、@一只小布、@小林m、@Tm 和@没名字就是名字 等多人。
其中「一只小布」自曝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当了第三者。她说谭某在和胖猫恋爱期间「追我」「对我挺好」,于是就和谭某「谈了恋爱」「在一起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还一起去了大理旅游。「一只小布」还发布了姓名处写着谭某的机票照片和多张与谭某的合影。(目前「一只小布」的抖音账号已消失,不确定是自己删的还是被删的,这段的真伪读者自行辨别)
「没名字就是名字」披露在胖猫刚去世,头七都没还没过的时候,谭某已经开始撩她,约她「出去旅游」,还发自己跳舞视频说「姐给你摇一个」。重庆方面的通报公布后,「没名字就是名字」再次发帖说「通报里的人不是我,我的证据都是真的,只是我的证据起不到作用」。
注意,直到现在,上面这位「没名字就是名字」的账号仍然没有被关闭。「无助郁闷想哭」「小林m」和「Tm」等人的账号也没有被关。胖猫姐姐的账号没造谣都能被各平台赶尽杀绝,如果这些人胡编乱造,肯定早就被抓了。他们现在号还在就足以说明他们说的大概率就是真的。
此外,24日央媒的报道似乎不小心佐证了谭某脚踏多条船的事实。转账记录画面显示谭某在某一段时间连续收入了数笔520元左右的转账,支出了一次5.21元、一次5200元。
这些520元、521元、522元的转账都是来自什么人、几个人?那可怜的5.21元是给了胖猫吗?5200元有没有被谭某用来点女同?谭某到底有没有劈腿?这些关键问题通报中通通没有回应。
综上,这份通报看似句句属实,但是没有公布全部的事实:
通报只写谭某推脱不必打钱的客套话,不写谭某捞钱时找的各种借口;
只写胖猫从支付宝多支取了7万多,不写谭某从胖猫处捞到的40多万总额;
只写谭某取钱是为了共同生活,不写胖猫取钱是否花在了谭某身上;
只写谭某和胖猫存在恋爱关系,不写谭某是如何对待这段恋爱关系的;
只写胖猫姐姐如何「卖惨」「网暴」谭某,不写谭某如何百般抵赖拒绝还钱还在网上叫嚣胖猫姐姐「配吗」 ;
只写哪个人造谣自己与谭某交往,不写谭某到底有没有脚踏多条船同时和其他人交往过
……
总之偏向性实在过于明显。
我们理解道德审判不是公安机关的本职工作。但是政府部门仍然有义务维护公序良俗,主持公道,安定民心。就这个意义来讲,这份通告很难说达到了目的,恐怕也不符合人民公安「立警为公」的口号。
比重庆公安的通报更离谱的是重庆的媒体。重庆警方19日发布通报后仅仅过去了9分钟,由《重庆日报》主管主办的官媒重庆瞭望就发表了一篇题为《胖猫事件反转:真相至上不是流量至上》的大作。首先标题中的「反转」就不知所云,而文章正文对这一事件的定性竟然是:「一段平常的恋爱关系,经幕后『导演』操控,演化成了一场侵犯隐私的大型网络暴力。」
好一段「平常的恋爱关系」!
一个出身底层、没上过大学、刚成年不久的小镇青年,谈了一个大自己6岁又没什么共同生活基础的女朋友,异地近两年、同城五个月。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基本都转给了女朋友,前后至少转了40多万,最后换来的只是女方的一句「他提供不了情绪价值」。
他还不知道他的女朋友一边从他那捞钱,一边跟多个女同掰扯不清。除了前文提到的「一只小布」「没名字就是名字」「无助郁闷想哭」「小林m」和「Tm」等多人爆料谭某脚踏多条船以外。2023年5月18日,谭某在交友软件 “Soul” 上发帖称「我是拉拉,男的别再打招呼」,之后竟然捏着鼻子又和胖猫谈了快一年。当年10月她还把胖猫叫来重庆近距离继续捞,同时明确表示不接受同居,胖猫只好自己去外面租房住。
几个月后,胖猫被甩。无法接受分手事实的他选择了轻生。
然而胖猫的头七还没过,谭某已经开始忙着找另一个女同「没名字就是名字」出去约会了,在聊天记录里又是「出来亲嘴」又是「姐给你摇一个」,看不出一丝一毫对故人的惋惜和哀悼之情。别说「平常的恋人」,平常的朋友恐怕都做不出这种事。
在两人相处的数月时间里,谭某不仅连最基本的忠于伴侣、坦诚相待都做不到,连性取向都能来回横跳,这算什么「平常的恋爱关系」?
要是《重庆日报》的编辑都这么谈恋爱,以后不如改名叫《重庆日捞》算了
说来说去我们之所以要较这个真,并不是因为我们和重庆方面有什么仇怨,更不是因为我们得了胖猫家的任何好处,而是因为此事的处理结果实在关乎国计民生。
中国人受千年儒家思想熏陶,相比世界上的其他族群,一个核心的特点就是极其注重家庭责任。「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先有家族观念乃有人道观念。」我们的父辈祖辈加班加点努力工作赚钱,大多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为了养家糊口,尽全力为子孙提供最优质的教育和高水平的生活。
毫不夸张地说,正是中国人对家的这种执念,支撑起了这个国家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如果不是为了守护身后的家国,又有多少人愿意上战场、下矿井、进工地、离家千里在外打工?
电影《流浪地球》片段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个传统主义者,而不是一个绝对的平等主义者。我始终认为既然只有女性才能承担生育的重要责任,那么男性在婚恋关系中就有义务提供更多的资源。
然而近年来种种感情纠纷相关的热点事件和有关方面拉偏架的判罚让普通男女之间的信任降到了千年未有的至低点。
我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国人仍然在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我们愿意努力工作挣钱养家。然而摆在当代年轻人面前的问题是:自己挣来的钱是养了自己的家还是白白送给了随时跑路的捞女和婚骗犯?
当然,我也相信绝大多数女人进入婚恋也是为了找一个家安定下来认真过日子,可能只有极少数的坏分子谈恋爱是为了分手、结婚是为了离婚,通过这种手段四处捞钱。
但可怕的不是这极少数的害群之马,而是在万一遇到问题之后国家机关的态度。如果人们形成一种成见,认为政府会刻意偏袒捞女和婚骗犯,自己付出四十多万之后被一脚踹了也能算「平常的恋爱关系」,恐怕很多年轻人进入婚恋前就要三思了。如此一来,不仅我国本就低靡的生育率还会进一步受挫,恐怕几代国人的精气神和上进心都会遭到打击。
最后引用一段余老师的话:
什么崇洋媚外、自由主义、和平演变、贸易战科技战,那都是很宏大很重要的事情,但现在人家并不只在这些事情上和你搞,人家找到了更要命的环节——婚恋、生育、家庭、劳动。
别人正在从生命之根下手,潜移默化手破坏社会,一言以蔽之:一切以性别斗争为纲。至关重要的社会伦理基础,正在被釜底抽薪,改变整整一代人的人格。如果只考虑短期清静,平息舆情了事,忽视长远危害,实在有扁鹊见蔡桓公之叹。
请给年轻人一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