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鸣皓:什么是数智文明的“道生一、二、三”?

道生的一、二、三,就是宇宙生出的三种“智能”,人类不能完全押注于某一个智能赛道。

人们常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这个“道”,是智能形成的根本之道,因为物质是没有“道”的,只有智能是有“道”的,物质如果有自己的“想法”“有道”,它就不叫物质了,那为什么“道生一二三,三是万物”呢?

上一篇内容谈了“智能的基本原理”,提到智能是基于最小化元素、不断滚动堆砌复杂性、涌现生成的,其实这一智能基本原理就是宇宙的根本之“道”,智能的形成之道,是宇宙最根本的“道”,其他的“道”都是“小道”,道生的一、二、三就是宇宙会生出的三种类型的“智能”:

第一种我们叫它生命智能:基于最小化生命元素涌现的智能,比如人类和动物,是生命智能;

第二种我们叫它技术智能:基于最小化技术元素涌现的智能,比如电子计算机、机器自动化,都是一种技术智能;

第三种我们叫它认知智能:基于最小化知识元素涌现的智能,比如AI大模型、古中医学,都是一种认知智能。

“三生万物”就更简单了,三种智能可以各自产生出更多的智能,形成宇宙丰富的智慧梯度,所以也就意味着,宇宙的智能有三条可以演化试错的路径,就是“生命智能、技术智能、认知智能”这三个路径,人类也一直在推动三大智能的演化试错:

先看生命智能。人类对生命智能的演化试错,既可以是人工合成,也可以是干预演化,比如科学家对人类、动物等进行基因层面的智能演化试错,典型的生命智能案例,是有望用于人体疾病治疗的“活体机器人”,它们由动物胚胎细胞和人工电极组装而成。

人类可以很方便地对最小生命元素进行解码,由于基因技术、分子化学、生命技术、现代医学等技术,人类已经可以在基因、氨基酸、蛋白质、细胞、神经元等水平上对生命元素进行工程技术操作,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胚胎技术、器官移植等对生命元素进行“编程”操作,推动复杂生命系统的智能涌现。

再看技术智能。人类可以对自动化机器、计算机等进行人工干预的智能演化试错,可以创造高等级的智能机器发展生产力,典型的技术智能案例就是计算机、超级计算机,是由于理化科学、现代工业、软件科学、量子科学等的科研探索和实践,人类已经实现了对物理机械系统的最小技术元素“解码”,对最小技术元素的理解和工程能力甚至达到了量子级,人类可基于物质的力、热、电、磁等属性,对各种最小化技术元素进行组合“编程”,堆砌出复杂的智能机械系统,还可以通过软硬件迭代升级,涌现出新的智能特性。

再看认知智能。也可以叫做数据智能,人类对AI、AGI等进行人工干预的智能演化试错,可以创造高等级的AI发展智能,典型的认知智能案例,是美国OpenAI公司多模态“AI大模型”创造的GPT-4,由于数据存储、数据科学、AI大模型快速发展,人类正在完成对几乎所有的现代科学、人类经验领域的最小知识元素的“解码”,基于图、文、视频等多模态数据对最小知识元素进行大规模“编程”,堆砌复杂的认知系统AI,推动新的AGI智能能力的涌现。

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人类的科技资源和市场资源都是稀缺的、有限的,我们在“生命智能、技术智能和认知智能”三条路径上同时展开智能演化试错,是不可能的,人类资源支撑不起来。

但同样,人类也不能完全押注于某一个智能赛道,比如只押注“认知智能”的数据AI赛道,那就意味着可能会错失发展“技术智能”“生命智能”的赛道机会,有没有鱼和熊掌兼得的办法呢?其实是有的,就是数智文明的方法,这就已经接近数智文明“源起命题”的答案了,我们在下一期内容继续讲。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