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模式」或将能再次派上用场

  四月十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先生。习近平主席在谈到必须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欲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关键是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核心是「对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基本事实有共同的认知」,「只要不分裂国家」,「只要认同两岸都是中国人、一家人」,两岸就完全可以坐下来「就家里人的事」逐步接触交流,及北京将「采取更有力措施积极推动两岸交流交往交融」,促进「心灵契合」之后特别谈及,「热诚邀请广大台湾同胞多来大陆走一走,也乐见大陆民众多去祖国宝岛看一看」。这一表态,被解读为北京有意回应台方主张、解禁陆客赴台团队旅游。

  随后,在国台办四月二十四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这是否表示陆方考虑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对此,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回应表示,尽管目前两岸交流合作在台湾仍存在一些人为阻力和障碍,但相信只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排除障碍,两岸交流合作就会迎来光明前景。我们将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包括旅游在内的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这是在疫情结束后,大陆官方首次主动宣布可能恢复陆客来台。

  而赖清德在「五二零」讲话中,也有提到「在对等、尊严的原则下,以对话取代对抗,交流取代围堵,进行合作,可以先从重启双边对等的观光旅游,以及学位生来台就学开始,一起追求和平共荣。」随后,在「五二零」后陆委会的首个例行记者会上,副主委兼发言人梁文杰在回应有关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询问时指出,陆委会长期以来一贯抱持开放的立场,希望陆生能够继续来台湾,也希望北京方面能够让这个大陆的旅客、观光团能够来台湾。虽然大陆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与前提,并不符合我们的期待,也和疫情之前的状况不一样。但他强调,会将陆方的要求「列入考虑」,而且会作出「积极的回应」。他说,我方主要的考虑是,台湾旅客有没有办法得到充分的权益保障。

  由此看来,恢复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借用陈水扁当年评价「九二共识」时曾经讲过的一句话,已经是两岸双方「没有共识的共识」。但在民进党当局仍然拒绝承认「九二共识」的情况下,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根本没有条件恢复会谈,因而也就无法像马英九主政时那样,海峡两会协商及签署「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及后续的修正文件亦即补充协议。

  这让人们想起了「澳门模式」。当然,「澳门模式」有两个涵义,其一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地区仍是由中国国民党主政时,在澳台航线实行由「澳门航空公司」从台北、高雄经澳门「只换班号不换航班」可直飞大陆,实现了连接两岸三地的「一机到底」的「准直航」的模式,在两岸实现「直航」前,这是最为方便台湾居民往来两岸之间的航线;其二是在民进党的陈水扁主政时,在陈水扁政权拒绝承认「九二共识」的情况下,为了让在大陆地区投资和工作的台商、台干能够方便、简捷地返台与家人度过农历新年,两岸官员在澳门以「民间白手套」方式进行协商,达成了二零零五年春节包机以「双向、对飞、多点、不落地」的方式展开的协议,打破了五十六年来海峡两岸没有直接通航的僵局。对于此次澳门春节包机协商的成功经验,台湾媒体称之为「澳门模式」。

  在当时,由于中国大陆坚持两会复谈应先处理一中原则问题,在民进党不愿处理一中原则,两岸事务又必需推进的现实情况下,中国大陆在当时发展出一套「行业对行业」、「团体对团体」在澳门商谈的新模式。后来获马英九邀请,跟随马英九前往新加坡,参与「习马会」的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教授张五岳,将之称为「澳门模式」,内涵是「政府授权、民间名义、官员主谈、公权力落实」。具体做法是就春节包机、开放第一类大陆观光客赴台旅行等议题,两岸民间业者在当局的授权下直接对谈;台湾地区「交通部」、「陆委会」官员以民航团体、旅行团体顾问的身分参与商谈,大陆的官员也曾以民间协会的身分与会。双方选择相宜地点(澳门),展开协商。双方达成共识后,不必签署任何文件,可形成共识备忘录,经彼此确认后,各自带回内部有关单位批准,再据此执行。「澳门模式」虽未处理一中原则,也对两岸交流取得部分成果,但因北京与民进党当局缺乏互信基础,「澳门模式」也仅能就春节包机、第一类观光客来台旅行等个别问题取得局部共识,并无法开展两岸「三通」直航的商谈。此问题直到二零零八年马英九就职后,海峡两会恢复协商,才能得到解决。

  而在此之前,二零零三年十月九日,台湾地区「立法院」通过《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修正案,在已有海基会的「委托制」以外,增加「复委托」条文。「陆委会」为此还发表声明详细阐述「复委托制」。在《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修正之后,民进党当局也开始依据法例,积极展开借道民间与大陆方面协商包机等议题。

  二零零五年一月十五日,以中国民航协会海峡两岸航空运输交流委员会副理事长浦照洲为首的祖国大陆代表团,与以时任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乐大信为首的台湾地区代表团,在澳门凯悦酒店,经过两个小时协商,达成了二零零五年春节包机以「双向、对飞、多点、不落地」的方式展开的协议,打破了五十六年来海峡两岸没有直接通航的僵局。对于此次澳门春节包机协商的成功经验,台湾媒体称之为「澳门模式」。

  「澳门模式」开创了海峡两会之外的另一个「民间白手套」的先例,并循着民间管道,使官员以民间身份直接坐上谈判桌。形式上的模糊换来现实操作的务实,避开了敏感的政治争议,为当时不如人意的两岸关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实际上,自从二零零五年展开「春节包机」成功之后,两岸继续就大陆居民赴台观光、农业合作、金融开放等议题,以「澳门模式」作为协商途径。

  此次两岸春节包机协商的谈判模式,得到了两岸的共同认可。它已促成两岸协商客货运包机直航、大陆居民赴台观光等议题的协商,也将为两岸金融监理协商等相关事务性议题提供协商管道。而自诩为「澳门模式」的创制者、时任「陆委会」主委的吴钊燮,在美国对华府表示,两岸之间的协商,门一旦打开,就很难关上,「澳门模式是完全没有门的时候开的一扇门」。吴钊燮还表示,「澳门模式」是两岸官员直接对话,因此海基会与海协会这个管道不再重要。他说,其实早就有很多人讨论两会有无必要持续存在,尤其两岸协商已经非常复杂,早已超越两会当初扮演的角色。

  现在,吴钊燮已经出任「国安会」秘书长,而陆委会属「国安会」协调指挥。为了一方面达成习近平主席「热诚邀请广大台湾同胞多来大陆走一走,也乐见大陆民众多去祖国宝岛看一看」的呼吁,另一方面在民进党当局仍然拒绝承认「九二共识」的情况下,不能按照赖清德所说的「对等、尊严」办理,吴钊燮是否会「食过翻寻味」,再次与大陆一道发起「澳门模式」?这是值得关切的动向。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