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泰勒斯来澳演出打响大型户外表演场地第一炮

  据澳广视葡文电台上周四报导,澳门政府有意在邻近葡京人的一幅土地上,兴建可容纳五万人的户外表演场地。该土地已经清理完毕,也已有大型施工机械进场施工。倘该信息属实,就将是行政长官贺一诚在四月十六日的立法会答问大会指出,计划于凼仔寻找一幅土地,用于举办五万人的演唱会的场地,也将是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于四月间所透露的万人演唱会场地可能邻近综合度假村的场地。当然,亦是特区政府大型演出活动协调小组成立后,于四月十二日召开首次会议,除了是商讨机制的建立、工作流程及职责分工等之外,也对大型户外表演场地的选址进行甄选的成果。

  实际上,欧阳瑜司长在主持大型演出活动协调小组的首次会议后向媒体透露,检视过往经验,在奥林匹克运动场举行大型演唱会有其局限性,而户外演唱会若办在旅游塔外或原狗场用地,皆效益不大或不适宜,政府需另寻找合适的户外空地,用作日后临时举办可容纳二至五万人的演唱会。政府已有一些场地选择,主要是在澳门蛋和综合渡假村一带的土地,政府希望场地设在凼仔,现正试一试平整、研究能否使用,如果可用会尽快对外公布,目标希望明年(二零二五年)首季开始举办演唱会。

  按照欧阳瑜司长所说,在澳门蛋和综合渡假村一带的土地建设的大型户外演唱会场地,争取在二零二五年首季落成并开始举办演唱会。这个时间点,正好是密切配合澳门特区被评选为中日韩三国二零二五年度的「东亚文化之都」系列活动的开展,甚至正好契合极有可能是在中国澳门举行的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的召开。这就将为擦亮「澳门国际大都市」这张「金名片」助力加油,并为澳门特区建设「演艺之都」添砖加瓦。

  在邻近葡京人的一块空置土地上建设大型户外演唱会场地,不但是因地制宜,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且也符合举办大型户外演唱会所需的各项条件,包括安保及散场时的离场以至突发意外的疏散等。而且,由于附近就是接连成片的大型豪华赌场酒店,也容易吸聚观众,并反过来做成远道而来的歌迷必须在澳门的酒店住宿,及干脆在白天游览澳门。比如,据昨日举行的「机遇澳门」活动反应,一位来自佛山的刘小姐前一天看完香港歌手侧田在澳门的演唱会,特意订一天酒店,逛逛周边的历史景点,两天不到已花了三千多澳门元。如果是更「吸睛」的演唱巨星来此演出,所引带的轰动效应及经济效益,就将更是「出睛」。

  这可分两方面分析,一是循「演唱会经济学」的角度切入,二是从「泰勒斯经济学」的现象入手。

  根据「演唱会经济学」的原理,演唱会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娱乐产业,它涉及到多方面的经济原理和动机。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的基础,也是演唱会市场的核心。票务平台、实体销售、二级市场等都是供给与需求在演唱会中的体现。票务平台通过调整票价、销售策略等满足市场需求;实体销售则受到店面选址、库存、推广等因素影响;二级市场则是在演唱会结束后,通过转售门票获取利润。对于演唱会的主办方来说,规模经济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一场大型演唱会的组织和运营成本远高于小型活动,但收益也更高。通过吸引更多的观众和赞助商,主办方可以分摊固定成本,幷从每个门票和赞助费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明星效应在演唱会市场中尤为显著。明星的知名度、粉丝基础和影响力可以直接影响演唱会的票房和赞助收入。明星的代言和形象也可以为品牌带来更多曝光和认可,进一步推动市场需求。品牌和口碑是演唱会市场的关键因素。一个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可以为主办方带来更多的消费者和赞助商。主办方需要通过高质量的组织和宣传来提升品牌形象和口碑,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根据与澳门歌迷行为基本相似的香港对歌迷研究的数据,歌迷去一场演唱会,背后人均消费支出折合超过一万港元。其中香港每名过夜旅客的人均消费,旅发局统计指为八千二百一十二元,其中内地客为七千六百零五元,包括美欧澳纽等的长途客为九千二百零五元。从人均来说,演唱会客较诸一般消费者,对旅游及经济贡献较高,尤其考虑到门票及演唱会相关纪念品销售因素为然。

  在我国台湾地区的高雄市,也掀起了演唱会经济狂潮。继二零二三年举办超过一百一十七场演唱会,吸引近一百四十万人次,缔造四十五亿元效益(新台币,下同),今年一至三月再度迎来四十九场演唱会,带进超过六十五万次观光人潮及二十一亿元观光产值;加上商圈夜市优惠券、夜间派对经济的助攻下,「演唱会经济学」持续发威,为高雄创造庞大的人潮与钱潮。因而近年来,高雄成为台湾的流行音乐之都,国际级巨星团体纷纷选在高雄举办演唱会,不约而同看中四大优势,包括场馆宽敞、交通便捷、气候稳定,以及市府团队配套成熟的专业支援。

  音乐整体的营收结构改变,现场演出带来的收入不只对歌手来说十分可观,周边经济也有很大的带动效果,有经济学家观察到除了演唱会门票价格水涨船高,周边所有的住宿、餐厅饮食、饮料酒吧的费用都会在演出期间飙升,提高观众整体的支出成本。主办单位也透过VIP座位、Sound Check、演出前见面会和VIP特殊卡面等提供多元服务与体验。演唱会产业正好赶上了最好的发展时机。而这样的经济效益,正好是契合澳门特区政府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中「旅游+」的策略。

  在「泰勒斯经济学」方面,美国歌手泰勒丝演唱会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于她的粉丝涌入各大城市,带动了当地的消费和旅游业。泰勒丝的经济影响力不只能让各国邀请她去开演唱会,还能让串流音乐平台公开求她不要离开。今年二月,泰勒丝启动了巡回演唱会,在全球引起旋风。新加坡还垄断了其在东协国家的「独家演唱权」」。有大学开出「泰勒丝研究课」、甚至有报社开征「泰勒丝专职记者」,足以证明她的魅力不只是影响娱乐产业,更能为所到之处注入经济活水。粉丝参加一场演唱会(含门票),平均就能带来一千三百美元的消费力。单场演唱会的收入,可以超过全球四十二个国家的年经济产出。

  即使中美关系处于冰点,泰勒斯一样拥有为数庞大的中国大陆乐迷,他们一开始昵称她为「小美女」,但由于每次冲击音乐排行榜冠军时,都很巧合的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结果往往只能屈居第二,于是「小美女」就被改成了「小霉女」,没想到,泰勒斯本人不仅不以为意,还非常喜欢这个新称呼,「霉霉」于是成了她的新昵称,而此种以一己之力撑起一国经济的现象,在中国大陆被称为「霉霉经济学」。

  虽然演唱会经济与政治分离,但在目前中美关系之下,泰勒斯要到中国内地演出,时机尚未成熟。而澳门特区就没有这样的束缚,尤其是美资博企所持赌牌获得「冧桩」,可能更有助力。因此,特区政府大型演出活动协调小组不妨与几家美资博企「协调」,要求泰勒斯来澳演出,并作为大型户外演出场地的「开门第一炮」,作为在中日韩文化部长在澳门特区召开期间的「开幕献演」。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