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空经济要根据澳门实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这两天,有关发展低空经济的议题,端上了澳门和香港特区立法会的议事桌。首先是在澳门特区,在前日的立法会口头质询大会上,叶兆佳议员口头质询关注如何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问题。经济财政司司长李伟农回应表示,发展低空经济的前提,必须有适切的包括无人机在内的航空器飞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出台,经济财政范畴会适时根据「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就有关问题进行研究。紧接着,在昨日香港特区立法会举行的与行政长官互动交流答问会,民建联议员葛佩帆关注内地多个城市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包括以无人机送货,如果香港再不发展就会落后。她建议特区政府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制订低空经济政策,考虑在莲塘设置相关直升机升降点以及推出低空外卖速递服务。李家超则回应指出,香港作为大湾区其中一个城市,须探讨如何共同发展低空经济,但他承认,当中有难处。因为香港地方密集,高楼大厦多,低空经济涉及飞往不同区域,牵涉安全问题,例如航道、海事及信号,亦要有相关配套,因此需要研究。

  看来,对于发展低空经济,澳门特区政府是相对积极,而香港特区政府则虽然是持正面态度,但也有所顾虑。当然,香港特区的立法会议员,早在今年全国「两会」时,首次将低空经济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后,就已经不断地就此制造舆论,并因此而引起特区政府决策部门的注意,进行了对策研究,可能是针对香港的实际情况,如空域小,地方密集,高楼大厦多等,感到需要审慎行事。而澳门特区较少提起低空经济,虽然民航局、旅游局有对澳门居民和外地游客在澳门使用无人飞机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宣导,也虽然在立法会修订《民航法》时有加进对无人飞机进行规管的条款,但严格来说,尚未提升到「低空经济」的位阶。直到前日的立法会口头质询大会,才有议员以「低空经济」为议题对特区政府进行质询。虽然在召开口头质询大会之前,议员会事先将质询内容知会特区政府,但在短时间内,对应询内容来不及作更全面更细致的考虑,因而就没有像香港特首李家超那样,在正面肯定发展低空经济的同时,也实事求是地考虑到将会遇到的「难处」。

  确实,发展低空经济,必须根据澳门特区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一方面,无论是为了对接特区政府的经济适当多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还是响应中央发展低空经济的号召,都应当尽早研拟发展低空经济的政策措施,并尽快推动。另一方面,也需根据澳门特区的空域比香港特区更为狭小,城市建成区与内地的距离更近,虽然高楼大厦没有香港那么密集,但毕竟也是拥有大片「石屎森林」的特殊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适合澳门使用的低空经济政策。

  实际上,低空经济不但已经成为国际经济的发展潮流,也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今年三月初的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加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列,凸显了中央对其未来增长潜力的肯定;有舆论更指二零二四年将开启内地的「低空经济元年」时隔不到半个月,国家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和中国民用航空局在三月底联合发布了《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提出到二零二三年内地低空经济将达至万亿级别的市场规模,并为此制定五大重点任务和二十项具体工作部署。

  其实,在更早时,「低空经济」就已经摆到中央决策的案头上来。二零二一年二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到发展低空经济,具有标志性意义,低空经济迎来重大机遇。二零二一年民航局、发改委、交通部印发的《通用航空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要积极发展空中短途运输,提出通过立法等方式处理好短途运输、无人机等新领域新业态发展、新技术应用。二零二二年五月三十日,交通部发布《正常类飞机适航规定》,专门增加了「H章电动飞机动力装置补充要求」,对eVTOL 等新型飞行器可以兼容。二零二三十一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司法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再次推广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及典型经验的通知》,本次推广借鉴的创新举措及典型经验共二十二条,其中包括创新低空经济发展新机制。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在重要讲话中全面总结二零二三年经济工作,系统部署二零二四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二零二四年)要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正因为有此背景,至今已有近三十个省市将低空经济写入当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地方政府纷纷以此「明志」,显示对该领域的重视和大力发展的决心。而广东省政府在五月二十二日亦印发了《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成立由省领导担任召集人的「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从加快低空空域改革、适度超前布局低空基建、拓展低空应用场景、提升低空产业创新能力、打造世界级低空制造高地、以及推动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推动广东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提出到二零二六年广东省低空经济规模超过三千亿元人民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等的发展目标。据统计数据显示,二零二三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五千零五十九点五亿元,增速高达百分之三十三点八。预计到二零二五年将达一点五万亿元,到二零三零年有望突破二万亿元,到二零三五年有望达三点五万亿元。

  但是,与港澳两特区的「低空经济」概念,只是停留于无人飞机和直升飞机相比,内地低空经济的概念,却是广泛得多。实际上,根据上述的各项文件精神,低空经济的应用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消费类应用,包括传统的航空运动、低空观光和私人飞行等,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则进一步将消费应用范围扩展到航拍、无人机表演等领域;二是公共领域类应用,例如应急搜救、遥感测绘和消防等;三是运输及物流类应用,涵盖中小型无人机末端配送、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载人载货服务;四是以传统通用航空器和遥控驾驶航空器进行的长航程应用。

  在澳门特区发展低空经济,有必要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出发。尤其是必须防范不法分子利用城市建成区几乎与珠海市紧密相连的特点,以无人飞机进行走私以至传递间谍情报之用。另外,在特区本身的范畴内,也需注意防范不法份子利用无人飞机进行偷拍并将影片在网络上直播,运送毒品或违禁品,甚至是携带炸弹伤害他人等。因此,在推动发展低空经济时,一定要立法规范,放收并举自如。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