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的第一次,太辛酸!
来源 | 摇滚客
今日BGM,《离开北京》,李夏
本文约2655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
1999年下半年的一天,黄渤忙着到处走穴演出,途中接到发小高虎的电话。
当时的高虎已经是个半只脚踏进演艺圈的小明星,他告诉黄渤,北京这边有一个戏,还是个主角儿,想让他帮个忙。
没有任何演戏经验的黄渤,放下西安的演出,立马飞到北京。
这是属于两个山东青年的故事,也是黄渤的第一部影视作品,《上车,走吧》。
电影将视角放在九十年代,两个来北京打拼的青年高明和刘承强身上,他们从一腔热血到心灰意冷。
北京这座城市,无数人的来来去去,告诉我们一个血淋淋的事实:
世界是分层级的。
只是奈何家乡装不下肉身,远方容不下灵魂。
这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重演的真相。
北京,有无限可能,也有无限辛酸。
破旧的老怀表定格在千禧年之前的北京城,金钱、梦想、欲望,一切如此热气腾腾。
人们像虫子一样你争我抢,有的人争得一身伤全身而退,有的人包扎起伤口为了生活继续隐忍。
而两个山东青年高明和刘承强,他们的故事也在北京拉开了序幕。
高明和刘承强来自山东胶东的村庄,两人从小一起长大。
平凡但又不甘平凡。
1998年7月,烈日照在山东农村的庄稼地,两个青年扛着行李,越过庄稼地逃出了村庄。
虽然村里人都知道这件事,但是他们还是选择一声不吭地逃走了,也许是害怕家里人突然改变主意,也许是受不了分别时哭哭啼啼的场面。
他们选择在一个夏日的午后,偷偷溜走。
他们要去北京了,奔赴那个他们自小就梦想的城市。
背着行李走出村庄的那一刻,两个小镇青年仿佛拥抱了全世界。
那种离开时的兴奋,多年后依然历历在目。
可北京的生活,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残酷,尤其是对于外来者。
到达北京站,他们提着行囊望着人群,憧憬着接下来的生活。
可没想到下一秒,他们就被城管误以为是小商贩,一路追赶。
两个小镇青年的一腔热血瞬间变成了一顿惊吓。
逃过了城管,两个“老冒”正式进城。
通往北京城的小巴上,司机大头瞧这小伙子是外地人,明明两块的车费,却收了他们八块钱。
后来,这个开小巴的司机,给他们的北京生活上了狠狠的一课。
他们来北京之前,已经找好了路子,投靠老乡建刚哥,成为小巴车司机。
几经周折,他们顺利地成为三环路上302小巴中的一员,和大头成为同行。
两个外地人怎么和北京当地的司机抢生意,高明和刘承强的北京生活,注定艰难。
大头与大英子仗着自己是本地人,变着法子整他们。
起先是言语上的挤兑,左一句“老冒”右一句“老冒”。
而后又公然在大马路上撞他们的车,撞完了还得意洋洋地来一句:
“太来劲了。”
后来眼见着他们生意越来越好,大头夫妻俩动了害人之心。
第一次举报,他们的车被扣留。
他们继续开上小巴车之后,大头动了“杀气”,偷偷将刘承强小巴的刹车动了手脚。
高明和刘承强的车一次又一次被撞,最严重的一次整个车差点报废,全车的乘客都被撞伤,两个人也因为这件事进了派出所。
而他们作为外地人,赤手空拳来到北京,面对这一切只能忍。
就像他们第一次被排挤时,建刚对刘承强说的那段话:
“我们在这其实什么都没有,要想在城里立住脚,关键要忍。”
故乡装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
这大概是每一个小人物,最无奈的挣扎。
高明和刘承强同在北京城,干着同一份工作,却做了截然相反的选择。
一个吃尽苦头后选择留在北京,一个却回了老家山东。
两种选择,两种人生。
他们在北京的生活,常常处于狂风暴雨中。
开小巴车,连北京话都学不会,半天拉不到一个客人。
眼看着在北京城日渐熟悉,他们的生意却上不了道。
被人排挤,被同行捉弄,甚至因为没有暂住证被警察查上门,每一天都在提心吊胆。
好不容易生意越来越好,车却被撞得面目全非,还被带进了局子。
带着一腔热血来北京闯事业的两个年轻人,被现实折腾得遍体鳞伤。
连他们的爱情,也夭折了。
高明喜欢上了外来打工的川妹小辫子。
在小辫子打工的酒店,每当有客人欺负小辫子时,高明总会挺身而出为小辫子解围。
两个外地人,同有一份质朴与天真,也能够理解彼此在这个城市的孤独,久而久之,产生了感情。
只是小辫子与高明不同,她早早认清了现实。
为了钱,她辞去了饭店的工作,跳槽到夜总会,成了一个浓妆艳抹的歌舞厅小姐。
她对高明难道没有爱意吗?
有,只是她更清楚自己要什么。
与高明分手的那一晚,小辫子坐上了另个男人的车,头也不回地离开,小辫子走后,高明对这个城市彻底死心。
北京,对于他来说遥不可及,这个城市像梦一样,不真实,得不到,一切皆是虚幻。
他选择逃离北京。
刘承强的爱情,也化为泡影,他喜欢上了他的乘客,丽娟。
他们之间隔着的才是血淋淋的现实,因为他们根本不是一个层级的人。
小强是个无业车夫,没啥出息,工作也不稳定,而丽娟是个英语老师,她在这个城市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不错的收入,接触的也都是有身份的人士。
所以,他和丽娟的感情压根就没开始过。
他和高明一样,不被这个城市所待见,但他的内心依然坚定,哪怕多苦多累都要留在北京。
站在北京的十字路口,高明选择了离开,刘承强选择留下。
就像那辆小巴车,小强选择了上车,而高明选择了下车。
北京承载着很多人的梦想, 也教会了很多人什么是现实。
在高明走前的那一夜,住在同院的卖唱歌手带他们哥几个去了酒吧,坐在酒吧的小舞台,他唱起了《和时间赛跑的人》:
“我们都是和自己赛跑的人
为了更好的明天拼命努力
前方没有终点
奋斗永不停息……”
那一晚,他们喝得烂醉如泥,在北京的街头借着醉意吐出了真心话。
在高明心中:“北京是你的,不是我的”。
而在刘承强心里:
“北京是属于我们的,是属于人民的。”
其实北京属于任何人,但是任何人都没有真正拥有过北京。
当年演这部片子的时候,黄渤还是个默默无闻的酒吧卖唱歌手,而高虎也不过是个刚踏进娱乐圈的新人。
北京对于他们来说,是头顶仰望的那片星空。
他们就像电影中的高明和小强一样,都是来自底层的小人物。
影片的最后,高明在站台仰望着舒淇的广告牌,充满醉意的身体跌跌撞撞,几分羡慕几分失落,对着站牌说:
“大妹,漂亮啊。”
不知道当年黄渤拍这段的时候是是否憧憬过,将来有一天能和舒淇一同出现在大荧幕上。
电影中,高明离开了,小强选择留下。
你很难说离开的高明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而留下的小强,也未必是成功。
就像人这一辈子会面临很多上车、下车的决定。
有人上车,有人下车。
哪一种,都有没有错。
车来车往,世界依然不会改变什么。
人们依旧像虫子一样,在这里边你争我抢,泯灭了梦想,输给了现实。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