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立即采取挽救政策,25年后人口出生数将从目前的900万暴跌到450万

【本文由“高种姓理科生”推荐,来自《说说中国的“人口焦虑”问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wknhfu
  • 这个担心的”大家”是谁,不知道作者调查过没有!现在谁也不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了,都是张口就来。我想大家是那些坐办公室的人吧,普通劳动者可不会担心这个,反而希望人少一点好。

  • =======================================

研究中国长期人口总数,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被中国目前14亿人口总数和五一、十一长假拥挤的人流所欺骗,因为实际上真正决定一个国家长期稳定人口数的是40岁以下青年人群的总数,以及40岁以下青年人群的总和生育率、每年人口出生数,因为是他们决定了一个国家百年之后的长期人口总数。通过研究中国人口统计数据可以得知,中国目前在40岁以下、具备人口再生产生循环能力的仅有7亿人,而在中国总人口14亿中已经有7亿多人失去人口再生产能力,将在未来40年消失离世(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但必须要勇敢面对)。

现在已经是40岁以上人群对于一个国家百年以上的长期人口数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在进行中国长周期稳定人口总数研究时必须要剔除40岁以上人口数量和长尾效应的欺骗性影响,用能够参与人口生产再循环的40岁以下青年人群预测长期预期稳定人口总数,并以此进行一个国家长期人口战略政策的战略决策分析,并且必须要在调控总和生育率上(决定一个国家长期预期稳定人口总数的最关键变量)打50年的提前量。

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这个人口统计学常识,非常容易被当下中国14亿人的巨量总数和五一、十一长假拥挤的人流所欺骗,被40岁以上人群有7亿人的巨量长肥尾效应所欺骗,还在盼着中国人口总数继续暴跌。而事实上,只要不立即采取挽救政策,任由总和生育率1继续下去,中国人口总数就会长期持续暴跌。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绝大多数普通人(像作者和层主这样)以及很多领导意识不到中国人口危机严重性的原因,因为他们缺乏人口学的专业知识,看不到40年后中国的人口情况和全面危机,只看到眼前14亿人的拥挤。

按照中国目前每年出生人口900万,总和生育率1,40岁以下人口总数7亿的情况,按照最乐观的预期(中国政府立即在2024年采取强力挽救政策,争取在25年后的2049年能把总和生育率从1提高到2,争取到2049年也能把每年人口出生数长期稳定在900万),那么中国的长期预期稳定总人口数最多也只有7亿(900万*78年人均寿命=7亿),只有目前14亿总人口数的50%。

如果任由目前总和生育率1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不立即采取强有力的挽救政策,25年后(2049年)中国的人口出生数将从目前的900万暴跌到450万,那时按照最乐观的预期情况(中国政府立即在2050年采取强力挽救政策,争取在25年后的2075年能把总和生育率从1提高到2,争取到2075年能把每年人口出生数长期稳定在450万),那么中国的长期预期稳定总人口数最多也只有3.5亿(450万*78年人均寿命=3.5亿),只有14亿人的零头。如果任由总和生育率1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从长期看,中国经济的内需市场将彻底崩溃。

某些人总用美国3亿人就是实际世界经济和军事强国来证明——中国为了实现强国目标也需要把人口减少到3亿。然而,美国能做到世界经济和军事强国、称霸全球,靠的是欧美白人种族和盟国体系,一共至少有13亿人。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这些中国敌对国家集团的人口加在一起大约13亿(如果加上印度这个对中国充满敌意的国家,整个美国盟友集团的总人口数能达到27亿),所以逻辑上中国的长期预期稳定总人口数最低也要保证在10亿左右才能形成市场需求规模、科学家、工程师、高素质工人、军队的规模上的基本对等,才能保证中国在供给端和需求端都有与美国及其盟友集团(13亿-27亿)对抗的基本人口资源条件。

某些人总喜欢用美国3亿人,GDP和市场容量却高于中国来忽悠中国人——即使中国人口长期暴跌,经济也不会受到负面影响,人口总数跟市场容量没有强正相关性。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缺乏经济专业知识,也许真能被这些人给忽悠了。但如果你是有经济专业知识的人,看到这些人的结论会感到幼稚可笑。很简单,中国人均GDP只有1万美元左右,只属于发展中国家,比美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均GDP都低很多,但中国的GDP和市场容量却能远超除美国之外的所有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就是因为人口总数与市场容量有极强的正相关性,中国14亿的人口总数远超其他发达国家所致。

另外,如果美国人口总数从3亿暴跌至1亿,低于日本1.3亿的水平,美国就会失去美西方霸主的地位(被欧盟取代),美元就会失去世界金融霸权(被欧元取代)。而美国在失去了美元金融霸权之后,无法用核动力印钞机来转嫁国内经济和社会矛盾,美国金融市场就会崩溃,用黄金或者欧元计价的美元资产(国债、企业债、股票、房地产)的价值就会暴跌;美元兑换欧元、黄金和大宗实物商品的真实汇率就会暴跌,美国的通胀率就会高的吓人;美国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就会从发达国家变成发展中国家,美国用欧元和黄金计价的市场容量也会暴跌,将远低于中国的GDP和市场容量。综上,人口总数长期暴跌对中国的普通人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有些人故意宣传中国人口长期暴跌经济不会受到负面影响,宣传人口总数跟市场容量没有强正相关性宣传中国人口总数持续暴跌反而会使中国GDP和市场容量继续保持长期增长趋势动机非常值得怀疑。

某些人总用未来制造业的生产线全部自动化,工人将大幅度减少,来证明中国需要大幅度减少总人口数的必要性。但实际上,即使中国现在出台强有力的生育刺激政策(目前出台的政策都是蜻蜓点水,效果甚微),也仅仅是为了把长期总人口数稳定在7亿左右的底线而努力(最超级乐观也只能达到8-9亿左右)。而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就业人口总数也就是1亿人左右,所以即使按照未来中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为零(全部机器人化)的极端情况,中国的长期稳定总人口数暴跌7亿造成的就业人口数暴跌也足够多了

某些人(以宋健为代表)受上世纪70年代西方罗马俱乐部撰写的《增长的极限》这本书影响,认为中国的资源少,养活不了14亿中国人,以此来证明中国需要大幅度减少总人口数的必要性(宋健在《人口控制论》中目标是7亿,中国社科院人口所李小平的目标是3亿)。但实际上,由于中国在可再生绿色能源领域的飞速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破解了70年代西方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中对中国人口增长的资源约束条件。在2020年代,如果中国再用上世纪70年代的《增长的极限》中的生产力标准来画地为牢,把降低中国人口总数作为国家人口政策的目标(长期降低到7-8亿),是非常离谱的战略方向性错误和颠覆性错误。养活人口、发展经济所依赖的资源,主要就是土地+淡水+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各种可以循环利用的金属矿产。用科技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提高亩产+适度进口的方式可以让中国的土地长期养活14亿人没问题;用科技不断提高水的再生循环利用水平,再加上可以用光伏+风力+储能+特高压输电的组合式绿色可再生能源在未来通过海水淡化的技术彻底破解中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淡水资源约束;光伏+风力+储能+特高压输电的组合式绿色可再生能源技术可以在未来取代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金属矿产资源的约束也可以通过循环再利用和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组合方式得以解决。所以,为了保持中国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增长和国家安全,中国的人口政策应该从把人口总数降低到7-8亿,调整为把长期总人口数稳定在10亿-14亿。人口危机是中国保持经济长期(以30-50-100年计)持续增长、长期(以30-50-100年计)成为世界经济和军事第一强国的最大障碍和威胁。

中国当下搞信贷扩张(大幅度降低房贷的首付款比例和利率)并没有错,错的是没抓住真正决定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财政部现在应该发行利率为1、期限20年的特别国债(市场认购不足部分,由央行直接购买,定向货币宽松),对增量生育2-3孩子的妇女进行每个月2000-4000元、持续18年(孩子18岁上大学之后,如果家庭有困难,可以申请低息助学贷款)的生育补贴,努力把总和生育率恢复到1.8—2的水平。如果不采取强力财政补贴政策挽救总和生育率,中国仅依靠工程师红利还能维持经济增长10-15年(目前是中国人口总数持续暴跌的初期,用工程师红利对抗人口总数持续暴跌经济压力暂时还能扛得住;但当每年人口总数持续暴跌1000万以上时,肯定是扛不住的),10-15年后中国每年总人口数会暴跌1000万并逐步增加到每年暴跌2000万,到那个时候,中国经济的内需市场(无论是房子、汽车、钢铁、水泥,还是家电、服装、旅游、餐饮、医疗)会开始崩溃式下降,中国经济会停止增长并开启长期负增长的道路,结果会比日本经济失去的30年(1990-2020)还要惨。因为在1990-2020年这30年中,日本人口总数在1990-2010年还增长,从2011年才开始缓慢下跌(2011-2018每年只下跌不到20万,从2019年才开始加速到每年下降20-40万);而中国人口总数从2020年开始下跌,每年总人口减少的速度要比日本快得多。

现在年轻人生育率低,说到底就是缺钱、缺时间,而且归根结底是缺钱所致(有钱就可以让妇女在孩子小时在家专心养育幼儿)。但是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工资)和二次分配(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角度看,目前都已经没有改善的空间。总人口数持续暴跌、内需不振的长期趋势已经成型,经济形势不好,很多企业都在裁员降薪,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下滑也在裁员降薪。所以大部分企业没有加薪的可能,能维持现状就已经不错了;政府也没有加税、增加转移支付能力的可能,过去几年政府一直在减税、财政赤字在扩大。所以,必须要进行第三次国民收入分配,用发行低利率长期特别国债的方式来补贴青年人、挽救生育率,改善中国的长期内需动力和长期经济增长潜力。

很多人觉得这样做会增加政府债务负担,会增加通胀率。其实认真研究以下,根本没必要担心这些问题。因为中国是实物商品产能最大、富余产能最多的工业强国,在总人口数持续暴跌的情况下,中国面临是实物商品价格长期通缩压力,而不是通胀压力。另外,增加新生人口能保证中国不出现严重的人口危机和经济危机,能让中国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最后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并不会比现在的占比增加很多。最重要的是,只要中国能继续长期保持总人口数在10-14亿之间,中国经济就能在未来20-50年取代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美元就很可能失去国际金融霸权被人民币取而代之,长期经济形势向好的强利好预期(必须要排除中国发生总人口数持续暴跌、并引发持续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就能让人民币相对美元大幅度升值。到那个时候,中国社会财富的总额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就能有巨大的飞跃,中国为提高新生人口数量增加的债务负担就能轻松收回。决策层之所以现在把货币宽松加杠杆的方向放在房地产和基建这些实物投资上,而不能正视中国未来严重的人口危机和潜在的严重经济危机,没有把货币宽松加杠杆的方向放在人口再生产的长期投资上,是他们看不到问题的本质,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不敢发行低利率长期特别国债来补贴青年人、挽救生育率,不愿意改善中国的长期内需动力和长期经济增长潜力。说到底,是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缺陷所致,是他们受上世纪70-8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和宋健的《人口控制论》的洗脑之毒太深所致。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