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和职业前途:亲身经历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变迁

【本文由“体温过低”推荐,来自《很多人认为当上公务员就万无一失了,说说我和我家人的情况》评论区,标题为体温过低添加】

​行业和职业确实有周期现象,我父亲六零年从部队转业到了地质部属远离自家家乡且在外省那种艰苦的行业,一个找矿的地质队。

当时和矿山、林业等几个艰苦行业属于国家同意可以内部子女招工的行业,因此,第一代人员的基本构成除了复员转业军人外就是专业学校毕业分配的学生,再就是我们这样没有啥社会能力的内部子弟。父亲那一代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待遇在社会上还算尚可。和同等地区地方厂矿职工比较,工资之外还有野外津贴。

八十年代中期之后。国家该找的矿也差不多了。各个行业部门也都有自己的找矿队伍,那些行业部门比如说冶金、煤矿、核工业、石油等等都有了自己的队伍。随着这些的队伍的发展壮大。原来队伍就要面临着争饭吃的局面,于是,国家安排的项目一年一年的减少,经费也越来越少。队伍也从部属变为了省属。那时上面开会老是说,不找局长找市场。队长也对下面人说,不找队长找市场。父亲的单位在八十年代后期也经常拿不到全工资和补贴。终于在九十年代先是退养(退养费由省局负责一部分,野外队负责一部分。退养期间参加国家的调整工资,但不实发。谓之空调。退休时再按照档案工资水平确定退休费)。后到了年龄后再办理了退休。

不幸的是我们这样的二代,七八十年代尚可,不过那时的工资也不高。从三十多到四十多。在八十年代末成了家。九十年代单位经济更加困难。一方面上面的项目和拨款更少。单位又将少许的经费维持一些专业人员的生存。(他们称为留火种)整个部属队伍又被改成所谓野战部队和地方军。其实,就是国家经费少了,要缩减队伍,能量大的留在野战军里了。

那时最差的时候我记得是九六年底,春节前才拿到补发的两个月的生活费两百元。哪个时候大家各显神通,纷纷外调。我在当地没啥社会资源,又没亲戚资源的人(老婆也是行业的第二代外地人)只好继续坚守。那时候七八十年代在单位有能力人的子女职业往往是司机、机修工、放映员之类的轻松工种。到了八九十年代有能耐人的子女多数到了地方企业工作。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初好工种也不行了,好企业有的也破产或变成一般了。只有我这没啥资源的人,靠苦熬和努力的学习熬到了一定职称退休。整个行业待遇慢慢的开始好点起来,从一零年左右开始新入人员要由省一级人事部门统一考试了。在岗的人员待遇慢慢和社会平均工薪水平靠近了。退休者的平均待遇水平由于是事业单位也略好于企业平均退休水平,反观当初那些个具体的调出人员和在社会上当时红火的企业就业人员退休人员待遇的水平,反而不如我这坚守到底的了。这也许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吧。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