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的古代养生:甘露、虫尿与美容药石

朱自清曾在《春》中写道: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文字是挺美的,但写的还不够全。每年春末夏初,天气渐渐热起来的时候,最活跃的要属各类昆虫和鸟类。

                                                                                                       一、甘露与虫尿、鸟屎

如果清晨起来得够早,徒步走在人行道上,就会在路上享受到路面粘脚的特殊待遇。而停在行道树下的汽车,车身和玻璃就会被装点成抽象派画作,用手摸一摸会感觉黏黏的,也许是因为含有大量糖分的缘故。

500

如果有人运气好,还能在树下行走时有“甘露”滴脸上,那就真是“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了,胆子大的不妨用手指沾点尝一尝,也许就会明白“甘露”的“甘”字是何意……

在多草木的地方,“甘露”其实就是某些昆虫的分泌物,能流动的液滴也许还混合着尿液,譬如晴天的树林里,蝉尿就很有可能从天而降。看看“环球科学”公众号研究文章中的插图,相比其他什么蚜虫、地虱之类,蝉尿那笔直的水柱可是量大管饱的。

现代人学习到的科技知识多,另外糖类供应特别充足,对“甘露”没什么好感。相比之下,“甘露”可是稀罕物件,古代的天子显贵才有资格使用,不管是汉武帝刘彻,还是魏明帝曹叡、乾隆弘历,他们传承千年造承露盘接“甘露”的壮举,可谓令人叹服之至。

《三辅黄图》卷四《庙记》曾记载:“神明台,(汉)武帝造,祭仙人处。上有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

在汉武帝求仙道的过程中,曾“以露和玉屑服之”。这露水嘛,就像树下的车辆经常被鸟粪妆点一样,承露盘承接的冷凝露水里,大概也是承接了不少虫尿、鸟屎,应该会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而玉屑的化学成分,不外乎含钠、钙、镁、铝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含水硅酸盐。富含有机质和硅酸盐的水喝多了,也许真能推进帝王们求仙登天的进程吧!

500

                                                                                                       (圈内即是车身引擎盖上的鸟屎)

唐代诗鬼李贺曾在《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中写道: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诗中把死后葬在茂陵的汉武帝刘彻,写得宛若秋风中的落叶一般,夜里还听见他的骏马嘶鸣,早晨起来就不见了人影。其实在历朝历代皇帝当中,刘彻的寿命应该算是挺长的,他整整活了70岁。虽然没能成仙得道,在历朝历代的帝王中,寿命也算是挺长的,毕竟寿命70岁以上的帝王仅11人,60岁及以上的也才30人。

不知是不是羡慕汉武帝的长寿,魏明帝曹叡,曾下诏让宫官牵牛西取汉武帝捧露盘金铜仙人,欲立至自己洛阳皇宫前殿。汉武帝时期的长安三十六宫,在曹魏时期早已化为野花盛开的苑囿,令人触目惊心、百感交集。

李贺在诗中想象金铜仙人被拆走时泪如铅水,也是为安史之乱后40多年来,唐朝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国土沦丧、民不聊生而哀伤,才发出了“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无奈慨叹。

另据宋代黄朝英的《缃素杂记》引《魏略》记载:

(魏)明帝景初元年,徙长安钟簴、骆驼、铜人承露盘,盘拆,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今陕西西安东北),大发卒铸作铜人二,号曰翁仲,列坐司徒门外。

魏明帝作为魏文帝曹丕的长子,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他:“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他在位时任用司曹真与司马懿,东征西讨成功打压东吴,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特别是任命司马懿与诸葛亮率领的蜀军长期对峙,以最小代价耗绝了蜀国国力,也算很有作为的帝王之一。

曹叡也和秦始皇、汉武帝一样,很喜欢筑宫营馆,他对“甘露”的狂热追求也直追汉武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水一·甘露》中写道:

甘露,美露也。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其凝如脂,其甘如饴,故有甘、膏、酒、浆之名。

可是甘露没有能延长曹叡的寿命,他在世仅活了36年。他死后养子曹芳8岁坐上帝位,然后曹魏再次步入历史周期律的晚期,曹芳嘉平六年(公元254年)24岁时被废为齐王。再后来就是曹魏第四任皇帝曹髦的悲剧,这位热血青年不堪司马昭擅权,亲自带人向司马昭出击,在19岁时被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手下成济所杀,这一年正是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

被李时珍称为“神灵之精,仁瑞之泽”的“甘露”,即使是作为年号也没有带给曹魏皇族半点好运气。

最晚喜欢服用甘露的,应该是清朝的清高宗乾隆。他在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西北建八尺铜仙,并上置直径二尺多的承露盘接取“甘露”。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服用了甘露的原因,爱新觉罗·弘历寿命竟然长达89岁,摘下了历代帝王中堪称长寿的第一名。

看来“美露”的功效很玄,可谓是因人而异。要是李时珍在世,不知道他该对此作何解释。

                                                                                            二、顶级养生毒品辰砂和五行散

服用甘露,虽然不一定能养生,但也不算什么特别的坏事,毕竟古代糖可是稀罕物品。古人最伤身体的服药,其实要算是吃丹药。

古代最出名的丹药,其主要成分是辰砂,丹砂(或名朱砂、赤丹、汞沙)因产在辰州(今湖南沅陵等地)的品质最佳,所以得名辰砂。辰砂其实就是主要成分是硫化汞(HgS)的矿物,含汞高达86.2%。

古代辰砂作为中药材,具镇静、安神和杀菌等功效,据说这些玩意能让人面如冠玉,久服让人神明不老。《神农本草经》和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都有记载:

【本经原文】性味甘,微寒无毒,主治身体五脏百病,可以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

【本草经集注】味甘,微寒,无毒。主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通血脉,止烦满,消渴,益精神,悦泽人面,杀精魅邪恶鬼,除中恶、腹痛、毒气、疥瘘、诸疮。久服通神明不老,轻身神仙,能化为汞,作末名真朱,光色如云母,可析者良。

现代家庭中父母都知道,如果把玻璃温度计打碎了,里面的液体水银(即汞Hg)很不好处理的。而慢性汞中毒初期会出现易兴奋、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进而会出现情绪及性格改变,甚至幻觉等。

对于慢性汞中毒者而言,“久服通神明不老,轻身神仙”的愿望肯定是不能实现的,大概率只会让人外表面如冠玉,内在的神经和精神出现双重问题,成为“轻身神经病”还差不多。

最早服用丹药的,根据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应该是秦始皇嬴政。《项脊轩志》最后一段曾写道:“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巴蜀地方那个名叫清的寡妇,继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矿,采矿获利为天下第一,不知道秦始皇吃的丹药是不是她免费供应的,毕竟古代丹药可是皇家贵族享用的奢侈品,后来秦始皇筑“女怀清台”纪念这位寡妇,也很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与辰砂有类似效果,却又能风靡于古代的高端毒品,要算是魏晋流行的服用“五石散”。据孙思邈《千金翼方》记载,“五石散”主要是由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黄等五种矿石配制而成,美其名曰:“五石更生散”,或“五石护命散”。

高端毒品流行风潮,当然得高阶人士来肇始发端。苏轼在《东坡志林》卷五记载:

世有食钟乳、乌喙而纵酒色以求长年者,盖始于何晏。晏少而富贵,故服寒食散以济其欲,无足怪者。

而《世说新语·言语》篇也曾记载:

何平叔(何晏)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何晏早慧,作为母亲被曹操纳为妾的养子,七岁时就“明慧若神,魏武(曹操)奇爱之”。成年后他娶了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可谓曹魏集团的皇亲贵戚。

这位曹魏风流才子,务虚谈玄,纵酒嗑药(服五石散),深被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所嫌弃。直到8岁的曹芳成为第四位魏国皇帝,曹叡死前指定的托孤大将军曹爽赏识何晏,他才被推到权力中心。

正始十年正月初六(249年2月5日),巧取好利、任人唯亲的何晏,和志大才疏的大将军曹爽一起,陪同18岁的曹芳拜谒魏明帝高平陵时,被早已暗中聚集力量的司马懿乘机发动政变,调动早已隐于洛阳周边的三千死士,关闭洛阳城借太后名义夺去了兵权,其后曹爽、何晏等八大家族都被夷灭三族。

如果何晏不被司马懿杀掉,他大概率也活不长。《三国志·魏志·管辂传》中,裴松之的注引《管辂别传》有这么一段文字:

何(晏)之视候,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这位美男子长期吃药,身体早已千疮百孔,脸色青灰形同鬼魅,在著名相士管辂看来就是 “鬼幽”。

何晏虽然被夷灭三族,但为纵欲所开创的服药风气,却蔚然成习造就了魏晋风度。司马氏建立晋朝的过程,充斥着政治斗争的腥风血雨。魏晋的高门大族名士们,骨子里深藏着苦恼和恐惧,表面却要维持潇洒风流的画皮。于是他们纵酒、吃药,他们蔑视一切礼法,他们谈玄任诞,用表面的狂放掩饰内心的矛盾、痛苦。

可惜魏晋名士们服用“五石散”,成仙长寿的目的没实现,致残或暴死的人数量倒是颇多。还是《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说得好:

……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三、家人闲坐,灯火亦亲

唐代韩愈曾在《符读书城南》中说“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曾写过《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一书。

人生在世,忽如白驹过隙,不妨多在造福于人上做加法,在足欲于己上做减法,最不济也得陪陪家人,让一星灯火也绽出千般温馨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