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随笔系列——如何答好谁来种地这个问题(1)

十年以后谁来种地?

在平原产粮区、三角洲区、沿海发达地区、沙漠地区,也许都不用花十二分的力气来关注这个问题。第一个地区,只要做好规划和引导就事半功倍了;第二、三个地区,最大的力气要放在经济发展上,经济好了就会对周边有正向的提升,自然能创造出更大更高端的土地需求,周边或者就地城镇化、或者成为兼业农民、或者成为蔬菜水果供应地、或者成为农旅融合的白领度假区,毕竟市场是最高效的手;最后一个沙漠地区,保护好生态就是有功,缩小沙漠,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500

沿海大城市周边某民宿村

而在西北西南的山区、缺水地区,这是极其重要的必答题。如果答不好,那么十年之后,谁来种地就会是一个重要而紧急的必答题,那时即使耗尽力气也答不好这个问题了。

500

西部曾经的梯田

1.答题主体

​利之所在无所不至,需要答这个问题的地方,本就是自由市场答不好这个问题的地方。答题主体要做的是做好引导工作,用市场的力量来答题。举个例子,我们不能否认京东、淘宝对于电商行业的贡献,但是如果让京东、淘宝在没有高效路网的环境下发展出现代的电商,那是不可能的,他们也不可能为了发展电商这个行业去借资本的钱布局全国铁路网。

政府(这里指的是全体公职人员、专家、学者)要答好这个问题,脑力脚力缺一不可。现在的公务员其脑力不用怀疑,至少在考试时,他们的的脑力和口才已经胜过几百上千的同龄大学生。脚力一方面意味着要走出去,读无字之书,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另一方面意味着,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不能表演性质地原地踏步,也不能天马行空地飞行。

500

领导干部承受的压力更大,多数处于“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状态,但是领导的时间太过分散,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少数基层公职人员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或者唯上,或者动嘴不动手,或者一心为公却处处碰壁。有时会出现领导自己一腔热血,看着下面死气沉沉无可奈何的现象。一心为公的上级与下级没有碰面,或者碰面了也没有时间坐下来长谈,这也算是一种市场失灵吧。

专家学者是政府的智库。学术圈和市场圈实际是两个圈子,比如西南梨树大品种“六月雪”,有的专家学者说“一个中等的品种竟然会做到遍地开花,那些上等的新品种竟然没人种植?”学术圈有资金支持可以每年做一些利长远的试验,但不一定能被市场认可。

500

企业家和种植大户更懂市场,有眼光的会分自己的利润来进行试验,但不会拿自己全部利润来研究。我自己当时面临危机时四处请教,想做试验,但只能用平替的方法来做,最后试验还没成功,人就破产了……遗憾。还是开头那句话,如果市场能答好这个问题,那这就不会是问题了,但是如果完全没有市场参与,基本不会答好这个问题。

500

农业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春种才能秋收。农业发展也是要遵循市场规律的,去年没有示范,今年就不可能稳健地推广。试验是种,示范是苗,推广是花,销售是果,没有种就没有苗,没有苗就没有花,没有花就结不了果。一位产业负责人告诉我,自己才从别的岗位调过来,也不太懂农业,经常这里那里开会,很难找到抓手。原档案也不甚清楚,领导问起自己这半年推进了什么工作,自己也答不好。

有人向政府说“花他几个亿,把村上的梯田整漂亮、抗旱池修好、一路都有路灯、房屋外立面粉刷一遍,年轻人怎么会不回来?老板怎么会不来投资?”

如果政府做了,你是月入8000元的都市白领你会回来种地吗?你是资本家你会投资吗?

500

2.一些现象

群众去政府想寻求专业的建议,很多政府人员擅长的是政策,所以第一反应是没有这方面的奖补政策。而从业者关心的第一问题是政府方向、新研究成果,第二问题才是奖补的政策。这是等靠要的刻板印象。

某些自治组织关于农业产业升级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在集体账户上有大的增幅,在决策方向上倾向不投入、快见效的路径(当然这与考核有关)。所以对本地村民提的发展意见会被评价为没有实践可能,找外地的老板流转土地更受欢迎。这是等靠要的具体表现。

500

3.到底谁来种地

现在有一种倾向:在资本的介入下,农户拿工资用自己的工具在自己原来的地上工作。至于这个外壳是“订单农业”还是“合作社”,那我不甚了解。但请业者动手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资本家,你会开工资请农民在偏远山区种什么才能覆盖雇佣农民的成本?如果农民自己种植能有吸引资本家的利润空间,农民为什么会让这部分利润给别人?如果有工具带来的新利润空间,资本为什么不利用工具来提供服务赚取服务费?说到底,不论如何合作,资本要创造新的利润空间才是健康可持续的合作方式。

总之,不论是谁来种地,都要在原来基础之上创造出新的利润空间,达到这个标准就可持续,达到到这个标准就会面临失败。

500

根深才能叶茂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