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随笔系列——如何答好谁来种地这个问题(2)

十年以后谁来种地?

​这次以一个西部山区曾经深度贫困村的村民为例来简述当前种地的主体(答题第一主体是政府),为保护隐私会作模糊处理并一定程度虚构。时间有限,错字不校。

500

1.甲农户有文化,仍在农籍,儿子在县城当企业家,孙子在镇政府工作,据说是公务员,儿孙均在省会买房安家。十年前,儿子联合本村近亲,把各自名下几十亩地全种上**树,种树的时候政府将其作为一件大事宣传,本地农民来挖坑栽树也是领工资的。

之后十年,儿孙几乎没再来过,甲农户好像也大部分时间在城里。十年之后的现在,树死了部分,剩下的也没有收成。走访提到树的事情,电话上说树本是经济作物,种后发现不适合本地气候,也就不管了。提议再考虑土地出租、流转之类,对方已不耐烦。

2.乙老板是县城职员,十年前来村里创业。免费向农民发放**树苗,无论地块好坏均可签字,更可领工资70元帮助挖坑种树。商定树有收益前每年交租金,乙自管护,且零星收益亦归农户,有收益后收益按比例分成,签字画押一张收乙老板处。

十年之后的现在,部分偏远地块连乙老板自己都不知道,集中的地块还在每年管护,收益远低于预期且归农户所有。

3.丙农户有梯田在集中区域,十年前政府统一发展**。

十年后丙农户及邻居基本都进城了,此连片区域基本没产生过收益。剩下的邻居种的地没在此区域。

500

4.丁农户71岁,没有驾照,没有农机,一人在家务农,不养猪。80年代分得的耕地离家较远,腿脚愈发不好,野猪为害加重,今年决定将原耕地撂荒,在屋后的石山上开荒种地。

夏天收获的土豆每天煮切晒干,等到冬季儿子回家带去吃。儿子学历不高,在东南沿海打工,收入相对较高。

500

5.戊农户67岁,没有驾照,子女在县城。其不工作时在县城带孙子,偶尔回家采摘蔬菜、种黄豆、收黄豆。

经济收入看包工头,因为包工头一旦承接到哪里的工程就会通知戊农户及其它愿意前往的农户参加。最近一个月去了旁边乡镇的某村,做行道树刷白、建筑翻新等等工作。

6.已农户同上,也是在各镇各村的工地之间流动。因80年代分田只有一人份的耕地,所以妻子在家借用他人耕地耕种。妻子有病在身体力不好,明年打算去沿海轻体力工厂碰运气。村里对已农户有扶持,安排有扫地的公益性岗位。

7.庚农户55岁,在沿海工作,微信名“专业打混凝土”。他自述本行业情况,60岁之后就不可在沿海工作了,但部分人群可以流向甘肃多工作5年。庚农户自己这大半辈子辗转多地,计划60岁之后回到老家,因老家土地撂荒足够多,如果找到好项目流转难度会低一点。

庚农户是这七种人之中最有潜力选手。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