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质、时空和相对论的科幻想象

今天看到一个讲“相对论”的科普视频,想到很多年前自己的一个科幻想象,现在把它记下来。

光速不变是否可以作为真空不空的一个证据?

这就像某人站在高速运行的汽车上大喊一声,声音的传播速度并不会叠加汽车行驶的速度。因为,此时的声速是气体分子振动传播的速度。

所以,光速不变是否也证明空间里其实充满了一种特殊的“物质”?

光子本身并不是像人们通常理解的普通物质,如行驶中的汽车,那样运动的。它是以物质接力的方式,以粒子接力的方式传播运动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接力不是击鼓传花那种“接力”,而是像霓虹灯所展示出的那种接力运动。即灯带上各个灯珠相继开关,接力明灭,展示出来的“运动”。 

又或者像液晶显示屏上的运动,实为像素点之间的接续变化,明灭相继。

即,不是物质在运动,而是物质的结构关系被连续复制,前后相继。

是否可以用这种观点去理解物质、时空和相对论呢?

没有物质就没有空间。因为,没有物质就不知道空间有多大,或者有多小。空间的大小,存在与否,必须要物质来衡量和确认。 

因此,有空间就必然有物质,有物质也必有空间。

并且,物质不是孤立悬浮在宇宙中的。即宇宙中不存在真空地带。应该不会出现物质全部消失,而真空还存在的情况。也就是说,真空是假象。真空里充满了无法感知的未知“物质”。 

这种未知物质不是“以太”,所以不会有“以太风”。它是绝对静止的,或者相对于可感知的物质来说,是静止的。

我们姑且把这种未知物质称为“元物质”。

“可感知的物质”就是这种“元物质”在能量的作用下形成的“特殊结构关系”。

换言之,“元物质”在能量作用下出现的结构状态改变,使它从不可感知变为可感知,从而“显现”出来。

科学仪器对人类感知范围的拓展,就是元物质从“不可感知”到“可感知”变化过程的中间状态的一种表现。 

“中间态”说明物质的结构状态是其能否被感知的原因或表现。 

这种可感知,或“显现”,与不同物质单位之间的碰撞交汇有关。所有可感知的物质,包括利用仪器可感知的物质,都是“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或者说,能量的最小单位大于或强于物质的最小单位。因此,有能量就有物质“关系”,体现出物质“结构”,并形成强弱接续变化的“态势”。 

即,能量,物质结构关系,物质运动变化,因果关系是一脉相承的,是互相联动,互相印证的。 

因此,能量和可感知的物质是绑定的。“感觉”常发生在不同物质结构关系的“交界处”。

“边界”是能量、物质、运动变化存在和发生的“证据”。没有边界,就不会有可感知的能量、物质和运动变化。即“边界”是结构关系的证据。没有边界,就没有可感知的时空,没有能量、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这就像你站在黑暗中,并不知道面前有一束光。你只有伸出手,让手进入光照的区域,才能从被照亮的手掌上得知光的存在。 

同理,月球周围也是充满光的,但是你只看到月球是亮的。它的周围一片漆黑。人们并不能感知到月亮周围也有光的存在。 

当月亮运行到哪里,哪里的黑暗就变成光亮,那里的光(能量)才被人感知到。

可以说,是月球改变了其轨道空间的物质结构状态,因此才让那里的光显现出来,变得“可见”。 

所以,物质运动并不是物质单位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而是其结构关系在不可知的元物质中被“连续复制”,从一点接力到另一点。

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物质发生位置改变,所有物质都在原地。改变的只是一部分元物质的结构关系。这个结构关系被前后相继地复制和传递着。

这就类似于液晶屏幕上显示一个人从一边走到另一边。所有像素都没有移动。所谓的“移动”只是这个人的像素中具有的明暗色彩关系,被不断复制传递,前后相继,从一边到另一边。

故而,“钟慢效应”实际也是一个结构关系的存续问题。 

物体并没有移动。移动的是物体的结构关系。结构关系在空间中被连续复制。

这个复制的速度越快,这个结构本身就越来越不能改变,处于“冻结状态”。正是这个冻结状态造成了时间的减慢,甚至停止。

因为,时间就是靠物质变化来体现的。如果物质的结构关系不变化了,就是时间停止了。 

当然,这是在该物质内部,也就是在它的惯性系内如此。如果从外部观察这个“运动”的物体,也就是从其他惯性系观察这个物体,由于它相对于绝对静止的“元物质空间”仍在运动,变化持续发生,所以时间还在流逝,并未变慢和停止。即时间仍是存在的。

相对论,或者说时间的相对性,可以体现为“两个不变”之间的“相对变化”。即元物质固定不变。某物的结构关系也被冻结不变。但是,这两者之间是光速运动变化的相对关系。于是,对于某物来说,时间停止了。但是对于元物质来说,或者对于以元物质为参照的其它物质来说,时间照常流逝。 

这就是不同惯性系有不同时间的原因。说白了,就是不同惯性系由于相对于元物质有不同的运动速度。这个速度的差异导致各惯性系内结构关系的变化速度也不同,于是造成了各自时间的不同,即时间的相对性。

比如,地球相对于元物质的运动速度是A。地球发射一艘航天飞船飞向太空,速度是B。飞船不断加速,速度逐渐接近光速。这导致飞船内部物体的结构关系逐渐被“冻结”,慢慢不再变化。结果,火箭上的时钟就减慢了,时间流逝也慢了,人的生命被悄悄锁定,寿命相对于地球时间来说就延长了,即“钟慢效应”。 

而地球的速度A相对于元物质来说并未变化,所以地球时间也不会变化。那艘航天飞船的速度接近或达到光速后,不会改变地球的时间,因为不在一个惯性系内。所以,地球时间和飞船时间不同。虽然两者的起点时间相同,但是飞船回到地球后,两个时间会无法对齐。 

物体之所以很难被推进到光速,是因为复制这个结构关系有难度。结构关系越大,越复杂,复制起来就越难。结构关系越小,越简单,比如一颗光子,复制起来就简单很多,因此复制速度也快,可以达到光速。 

如果想把一个物体加快到光速,就意味着它的结构关系要被压缩到一个光子内。即信息的储存体积要十分微小,能量要非常密集。这太难了。极微小的物质体积难以形成复杂的结构关系。能量密度和信息密度不能无限扩大。

因此,宏观物质要想实现光速,只能解体分散成光子大小才能实现光速。这就失去了原来的结构关系,丢失了原来的信息,也就不再是原来那个物体了。即物质结构关系的复杂程度与运动速度的大小成反比关系。能量在这二者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总之,人们对于运动的理解,也就是对空间和时间,物质和变化的理解,可能需要很大的修正才能符合实际观测。运动可能是假的,连续变化才是真的。

由于“元物质”在能量所导致的特殊结构变化后可以完全复原,所以也就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别。即没有时间。这大概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样子。

宇宙大爆炸之前并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元物质”处于完全静默的状态。它没有任何变化。因此,“可感知”的时间和空间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时间和空间的存在,其特点是可感知的 、实在的。这必然以时间和空间的不存在为“背景”,其特点是不可感知的,虚妄的。即元物质作为“背景”,具有“非时间”性质和“虚空间”性质。 

有背景才会有前景,有左才能有右,所以有时间也必然有“非时间”,有“实空间”也必然有“虚空间”。

由此判断,在逻辑的范畴内,即在物质的范围内(有物质才有逻辑),必有非物质的物质,也就是不可感知的物质,或者还未被现有技术水平检测到,未被现有感官能力把握的物质。即“元物质”。 

宇宙大爆炸之后,能量席卷而去,激起巨大的“涟漪”,开启了可观测的宇宙及其时间历史。也就是一部分元物质发生了结构关系的变化,从不可感知变为可感知了。 

“红移现象”也许并不说明宇宙在加速膨胀,超过了光速。而是元物质对光线传播的“阻力”超过人们的测算值。宇宙大爆炸的能量会在扩散后逐渐被消磨殆尽。“红移现象”其实是光线传播加速衰减的表现。这就像一块石头激起的波浪会逐渐平息,消失,让水面复原,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或者漩涡在内部的碰撞中逐渐消散,水面归于平静。浩瀚的寰宇将慢慢复归寂灭,回到大爆炸之前的状态。即元物质构成的虚空间没有任何变化,因此也没有可感知的物质空间及其时间历史。

“大统一理论”是可能有的,但是很难完善,因为关于“力”的理论很难统一。可观测宇宙和不可观察的空间可能存在两种“力”。它们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波动、兴衰、周期、阴阳、有无……最后到矛盾统一、对立统一。这些都是在“统一”之中有明显不同的两个“力”。可观测的物质世界中会有一个力的系统。不可观察的“元物质”世界也有一个力的系统。前者表现为动态的、冲撞的、矛盾的、延展的,有时间和历史。后者表现为静态的、安宁的、和谐的、稳定的,无时间和历史。

大统一理论至少要有三个层次。先将世界一分为二,区分为“可观测的”和“未被观测的”。然后,再把可观测的世界一分为二,区分为“和谐的,发展的,趋向扩张的”,以及“矛盾的、毁灭的,归于平静,最终会消失的”。 

以上内容只是科幻想象,纯属对未知事物的文学表达。各位读者不必认真。大家若有自己的感悟或想象,也可以写出来交流一下。我相信很多人对未知事物都有自己的畅想。当所有的离奇想象发生碰撞后,作为可观测世界的大脑物质运动就能影射或隐喻某些未知的真相。

2024.03.25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