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美国没搞双标,为什么?

“中国政府不代表中国人民”,这是美国攻击中国的常见语言。人们普遍认为美国从意识形态视角出发天然对中国的执政党没有好感,试图挑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关系,颠覆中国体制与政权。而近日类似言论也出现在了美国和其盟友以色列之间。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一边表示坚定支持以色列,一边称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现在对以色列弊大于利”。

美国国会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Chuck Schumer)一边说自己是一个“终生支持以色列的人”,另一边以罕见的严厉措辞公开痛斥内塔尼亚胡是“和平的主要障碍”,呼吁以色列提前举行选举,更换政府领导层。他表示,以色列的未来需要一场新的辩论,他相信大多数以色列公民会认识到“变革的必要性”。

从二人不加掩饰的表述看,白宫试图在维护与以色列双边关系的同时,颠覆内塔尼亚胡政权的用心暴露无遗。

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同时也是内塔尼亚胡政治对手的甘茨(Benjamin Gantz)3月初应邀访问美国会见拜登政府高级官员。这被视为白宫对内塔尼亚胡日益不满并试图推翻内塔尼亚胡政府的迹象。加沙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丧生,美国面临巨大的道德压力不得不寻求停火。

和美国对中国的攻击不同,美国对内塔尼亚胡的唱衰显然不是因为意识形态。

内塔尼亚胡政府在加沙冲突中的态度让拜登政府大为恼火。拜登希望以色列尽快同哈马斯达成和解协议,而内塔尼亚胡为了维持个人政治存在持续做出攻击加沙的决定。这损害了拜登以及民主党的选举利益,同时也损害了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让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严重受损。

这是美以矛盾现在的核心。拜登政府对内塔尼亚胡的耐心正在耗尽。

事实上,推展开来可以发现,意识形态差异其实也并不是中美矛盾的核心,否则两个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国家,也不会有过去几十年的合作关系。中美双边关系的亲密程度在面对前苏联这个共同敌人时,甚至不亚于美国与其盟友体系的关系。

中美矛盾全面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美国认为中国崛起挑战了美国的霸权存在,国家利益才是美国政府最核心的考虑。在这个基础之上,美国会根据国家利益的需要调整意识形态斗争的烈度。当两国利益矛盾尖锐时,意识形态亦难以调和,当两国关系缓和时,意识形态矛盾可以暂时搁置。

从中美意识形态斗争,到拜登政府试图终结内塔尼亚胡政府,这背后,美国在干涉他国内政上没有意识形态上的双重标准,不会因为美国和以色列都是民主国家就对以色列另眼相看。就好像当年同为盟友的日本在经济崛起时也遭到过美国打压一样,只要是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就会在美国的黑名单上。即便是美国的盟友,也不例外。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