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谷歌退出中国的真正内幕(二)

【本文由“大眼洞察”推荐,来自《这将是一场恶战,美国高票通过明抢TikTok法案!》评论区,标题为大眼洞察添加】

  • 织工
  • 2020年8月4日,由于美国打压TikTok吃相之难看,李开复出面澄清了当年谷歌退出中国的原因:

    “谷歌退出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了(李开复担任过谷歌全球副总裁)。不过环境和规则是很清楚的:

    1.中国对于想进入中国的外国互联网公司需要如何符合法律法规,描述的非常清楚(合资公司、ICP证、服务器在中国、内容等)。愿意守这些法律法规的可以申请。谷歌就是这样进来了。

    2.当谷歌后来觉得不愿意守这些法律的时候,它就决定退出了。

    3.美国处理TikTok并没有给出需要做什么才能继续运营,对于美国对它的控诉也没有提出任何证据,强迫收购+只给45天+还要收中间费,这些都是和谷歌不可比,更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李开复的说法其实还是在给美国和谷歌遮丑。

    2010年1月7日,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国务院布置了一场饭局。

    这场饭局的参与者包括:推特的建立者杰克·多尔西,时任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其中有一位名叫Jason Llebman的博主,他在1月8日于美国的《赫芬顿邮报》上发布了一篇博客叫《Facebook,twitter and youtube are tools for diplomary》,谈及了这个饭局的主题——美国如何通过这些互联网巨头在世界范围施加政治影响。

    一周后的1月13日,埃里克·施密特宣布:Google“不再接受中国大陆互联网内容管理原则”(比如用户数据要保存在中国本土),要求“能够在中国法律框架内运营不用接受官方管制的搜索引擎”,否则退出中国大陆市场。

    一周后的1月21日,希拉里在华盛顿新闻博物馆发表第一次互联网演说,正式提及互联网自由(internet freedom)理念,并且将其并列为“第五自由”,这次演说反复强调中国,就谷歌日前的举措指责中国,还提及了突尼斯,埃及,乌兹别克斯坦,利比亚,柬埔寨,摩尔多瓦,伊朗等国。

    1月23日,谷歌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律官大卫德拉蒙德公开发表声明,再次借黑客攻击问题指责中国,正式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移出。

    2010年12月17日,茉莉花革命从突尼斯爆发,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

但是后来随着阿桑奇与维基解密等事件,希拉里又发表了第二次互联网自由演说,直接撕掉了自己立起来的价值观,在互联网自由面前加了一个前缀“right”,将阿桑奇的行为定义为“wrong”,说这不是互联网自由,这是小偷行为。

这其实就是在说互联网自由就是美国霸权的工具。

十年后的2020年7月,Facebook,亚马逊,谷歌和苹果四大科技巨头CEO接受美国国会质询。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和蒂姆·库克(Tim Cook)均出席了会议,但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这些科技公司正面临来自中国的哪些挑战。这些CEO被要求对中国从大型硅谷公司窃取技术诀窍的报道发表评论。

这个问题是由共和党国会议员Greg Steube提出的,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与四位CEO的回答都不一样。包括皮查伊在内的三家科技公司否认中国窃取了他们的任何技术。

苹果CEO库克说:“我不知道我们被中国政府偷走的具体案例,我不知道我们的案子发生在哪里。”

谷歌皮查伊也表示并未发现。他说:“在这方面,我们没有被中国科技公司从谷歌这里窃取任何信息的第一手资料。”

这岂不说明当年大卫德拉蒙德的“中国黑客攻击”是子虚乌有?

亚马逊贝佐斯表示,他曾听到有关中国窃取技术的报道,但他的公司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他说:“我听到过很多这样的报道。我还没有亲自看过。”

然而,扎克伯格表态非常清晰。他说,“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中国政府从科技公司窃取技术”。 

2015年扎克伯格访问中国的时候,我们给了他国宾级待遇,很多条件都表示好商量,但是当听到“用户数据要保存在中国本土”,扎克伯格立刻黑着脸回去了,而且还装起了白莲花。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