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难尽说鸭河
各位领导,各位老铁们,对于南阳市职教园区来说,过去是叫鸭河工区的,我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是真的有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又一言难尽的感觉。
在我小时候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离县城近一些,也曾经在贴吧和网友讨论县城迁址的可能性,县城地处山区发展的成本高,不如皇路店这里丘陵平原地带。后来皇路店成立鸭河工区,“将通过5~10年的努力,打造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新城”。当时的我真是高兴啊,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十年对于千年古镇来说只是一刹那,十年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说却是很久很久,十年过后所谓的现代化新城还没有达成,鸭河工区却成为了历史。显而易见鸭河的发展出现了波折,这座新城的成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0万鸭河人民有几人是市民,几人是村民?一个小城有10万人,看似还可以,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在农村。按我的想法城市里应该要有相当多的市民,市民从哪里来?各位领导有没有相应的政策部署?鸭河本来就底子薄,以农耕经济为主,自发的形成花生市场、大葱市场。自从鸭河工区成立以来,修了公路,盖了高楼,招商引资,学校医院动物园都有了,经济也有了较快发展。但是,城区太空,人太少了。这些年来网络上曾出现过的名词“新农村”“城镇化”“合村并镇”等等,貌似离这片土地无限遥远,即便是“精准扶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过是作秀而已。对待农村和农民的工作,就我观察到的来讲,现在的领导干部还不如过去那些抓计划生育的领导干部用心,最起码人家是做到了深入群众,工作认真,不讲情面,成绩突出的特点。
鸭河工区成了过去,这期间也出现许多值得怀念的领导干部,比如李力书记致力于十年时间打造一座新城,可惜他的任职时间太短了。再比如白振国书记,发掘出鸭河岩画、王子朝奔楚地等等,让我们认识到鸭河是有底蕴的。由此可见,我们的领导干部都是有才华的,有魄力的,这些他们都不缺,缺的是时间。鸭河缺的也是时间,假设这座城市已成立了五十年或者一百年,如今又是何等情景呢。任何事情做到极致才能体现其价值,当兵做到极致就是将军,当官做到极致就是国家主席,农民做到极致就是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