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辣滚烫》如果别人减100斤只能是60分电影,《红毯先生》不适合春节档

【本文来自《今天看了飞驰与热辣,就只有我感觉不符合逻辑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今天看了《热辣滚烫》和《红毯先生》

都有点别扭。

《热辣滚烫》这个电影,我可以说完全是建立在贾玲本人真的减肥100斤的这个事实上面的。

你换一个演员没有减肥100斤这个事情的话,一下子就是很平庸可能60分左右的电影了。

只说角色的话,包括女主乐莹都几乎立不住。

大头这个教练电影里表现得很不合理,正式比赛收黑钱就算了,实力也太次了。一开始展示他是一个想打拳的,有想法,有骄傲的人。甚至骄傲到作为教练都不去卖卡。那么支撑他骄傲的是什么呢?必须是他有实力吧。经理凭什么留他工作呢?然后给一个靠老爸收买对手,很轻佻的家伙,一拳KO了。变成电影里一个笑点。但是角色也马上让人觉得很飘,立不住了。

远房表妹也是,忽然表现出极致的恶意。很突兀,看她的操作和权限也根本不像还没转正的新人啊。如果要表现娱乐传媒方面的无下限,那么直接是编导故意安排这些,表妹也不知道所有事情,发生以后也不敢反对,最后成为沉默的帮凶可能比较合理。不是说不能有这种恶人,一个是确实少见,另一个是电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铺垫。从谁得利谁作恶上看,感觉有点像是临时工承担了一切。

饭店老板也是,没头没尾的,太工具人了。

然后那个电视节目的事情也是,后续的影响什么的,就神隐了。很多剧情不能说多么不合理,就是转折什么的比较生硬。有的事情讲着讲着丢了。结尾来一个又及。

当然啦,这个电影最牛的地方,就是导演真的一年减肥100斤。事实就是事实,事实的力量太强大了。就感觉整个电影的分量,全靠贾玲,花絮能抵一半票价。

《红毯先生》的话,也不能说多不好,但是不适合春节档。

我买票的时候一看排片特别少,还都是小厅。我看的那个一共十八个位置,连我六个人看。就感觉是不是有人搞事情,歧视《红毯先生》。因为宁浩加刘德华就得有个十几二十亿的尊重吧。看完只能说,受众肯定不太多,没必要放在春节档去竞争。放别的档期,就算文艺一点,票房肯定会更高吧。

电影应该是主要探讨人和人难以沟通理解啊,社会的割裂啊,这些现实主义的议题吧。

但是这种所谓的极简电影的方式可能也值得讨论吧。

我喜爱的宁浩的电影《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无人区》,观感上可比《红毯先生》强太多了。

再拍类似无人区这种电影,太难了,风险不可控。

但是疯狂系列也可以探讨现实议题啊,甚至搞笑戏谑的手法,用的好的话,可能能够展示的尺度更大,讽刺也更辛辣。

《红毯先生》就表现得有点像夹生饭,想讲的不少,明星隐婚啊,上市公司割韭菜啊,娱乐圈一些事情,人人都存在信息茧房,大家都有心灵壁垒AT立场需要补完(划掉),但是都是浅尝辄止。既不能把现实血淋淋的刨析,也不会像《让子弹飞》或者疯狂系列那样有太多记忆点,用巧妙的方式促使大家记住并乐于讨论传播。

个人来讲,我是不喜欢偏文艺的电影。哪怕导演想探讨一些哲学也好,现实也好,要是能比较好的结合商业元素,门槛低,那天然就受众更多啊,传播也更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