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幻想:日美模拟联合军演将中国列为假想敌?

出品©一笔封禅
作者@何鲸洛
2月4日。
据日本共同社援引政府消息人士报道。
日本自卫队和美军在联合指挥所演习中首次将中国列为“假想敌”,并宣称这是“对解放军未来可能‘入侵’台湾地区的担忧日益加剧”的结果。

报道称。
此次计算机模拟演习于2月1日开始。
预计将持续到2月8日。
演习设想了所谓“台湾地区出现紧急情况”的场景。
共同社称。
相比于此前用临时名称指代敌人,此次命名“假想敌”更进一步。
①印太经济框架不过“纸上谈兵”?▽
中美贸易战由来已久。
2018年7月6日。
美国宣布开始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
8月23日。
美国对价值16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再征收25%的关税。
9月24日。
美国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
12月1日。
在中国承诺购买”大量“的美国出口商品后。
中美两国元首同意达成90天的贸易休战。
5月10日。
美国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提高到25%。
2022年5月20日。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接受采访时称。
美国在亚洲“非常非常关注我们与中国的竞争”,“印太经济框架”将“有效反制”中国不断增长的影响力。

5月23日。
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印度总理莫迪在东京都六本木的泉花园画廊举行“印太繁荣经济框架”IPEF启动仪式。
其他初始成员国领导人或部长级官员通过视频方式远程参会。
除了美国这个始作俑者。
其他12个初始成员国分别是:澳大利亚、文莱、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

5月26日。
斐济成为IPEF第14个初始成员国。
同时也是第一个加入IPEF的太平洋岛国。
5月27日。
“印太经济框架”IPEF部长级会议在密歇根州底特律举行,14国代表参会。
同一天。
据《纽约时报》报道。
美国政府宣布。
已与成员国在供应链领域达成一项协议,以减少对中国产品的依赖。
但美国商会等30多个团体对此提出异议,并向美国政府发出一封联名信,称供应链领域的谈判忽略了部分美国出口商的利益。
2023年开年以来。
美高官密集到访亚太,强势推进“印太战略”,并着力加速北约亚太化,推动盟友形成遏制中国的区域乃至全球安全架构。
6月8日。
英国《金融时报》刊发了该报前国际经济和世界贸易编辑艾伦·比蒂(Alan Beattie)的一篇评论文章,标题为《美国对“印太地区”的贸易承诺是一张“空头支票”》(The US trade pledge to the Indo-Pacific is empty)。

作者认为。
拜登政府力推所谓“印太繁荣经济框架”IPEF一年多以来,虽然云里雾里地搞出了一大堆话语话术,掺杂着一大堆抽象措辞。
但实际上只是一场空谈罢了。
8月17日。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多名知情人士称。
在日本的激烈反对下。

拜登政府放弃了向日本施压,将不再主张在“印太经济框架”协议中加入任何禁止捕鲸的措辞。
9月11日。
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
“印太经济框架”IPEF首轮部长级会议日前在美国洛杉矶结束。
印度在会后表示。
尚看不到能获得什么好处。
并宣布暂时退出该框架四大支柱之一贸易领域的谈判。
11月16日。
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尼等14国领导人在旧金山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举行“印太经济框架”IPEF首脑会议。
只是经过两个月的三轮谈判。
各成员国依旧没有就贸易问题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
2024年1月17日。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
美国-东盟商业理事会负责政策事务的高级副总裁马克·米利表示。
由于IPEF长时间缺乏可靠的结论成果和实施举措,这导致其中除了美国之外的成员国对IPEF失去了耐心和兴趣。
2月3日。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
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谈判陷入僵局,在贸易领域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②台海局势十面埋伏?▽
此前。
1986年。
日美两国开始举行联合演习。
大约每两年举行一次“锋刃”和“利剑”(Keen Sword)演习。

2022年5月23日。
美国总统拜登访日期间再度炒作涉台议题,妄称如果中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发起行动,美国将进行军事干预。
11月4日。
日本正式加入北约网络防御中心。
11月29日。
印度与美国共同在位于中印边境的北阿坎德邦进行了“准备战争2022”联合演习。
演习地点距离中印边境仅数十公里左右的奥利镇。
印美双方表示。
选择这个地点有利于锻炼其高海拔作战能力。
12月16日。
日本政府通过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和《防卫力量整备计划》等三份安保政策文件。
正式把中国定位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
12月27日。
综合日本《读卖新闻》、朝日电视台报道称。
日本防卫省和陆上自卫队(陆自)计划在距离台湾110公里外的与那国岛基地部署防空导弹。

2023年1月7日。
日本防卫省公布了一个巨大的计划,打算在西南诸岛新修建数十座弹药库,其中仅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就需要40个弹药库。
据悉。
未来5年日本要在面对台岛以及从九州岛南端延伸出来的岛屿上完成79个新弹药库的修建。
1月8日。
日本陆上自卫队第1空挺团在千叶县习志野演习场进行空降训练。
1月9日。
美国拜登政府计划在数年内对驻扎在冲绳县的海军陆战队实施整编,为离岛防卫而创设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海军陆战队濒海作战团”(MLR)。
1月22日。
大年初一。
美国侦察机也不消停。

1月30日。
美防长奥斯汀搭乘有“末日飞机”之称的“E-4B”空中指挥机抵达韩国,双方同意扩大联合军演规模,进一步加强美国“延伸威慑能力”。
同一天。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离开韩国抵达日本,大肆渲染“中国挑战”,强化北约与亚洲国家的防务合作。
2月2日。
美菲宣布扩大防务协议,增加菲国内4个军事基地供美军使用,并推进现有防务合作协议中5个基地的建设与应用。
2月4日。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
日美关系相关人士透露,美国政府已与日方接触,讨论在日本部署中程导弹,强化所谓“第一岛链”的军事力量。
报道称。
部署的地点尚未决定,但有日方官员透露,日本南部的九州岛被列为考虑对象。
3月13日。
美韩两国启动代号为“自由护盾”的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
3月28日。
据日本经济新闻等媒体报道。
日本国会参议院当天通过了2023财年预算案。
根据该预算案。
日本2023财年支出总额为114.3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8万亿元),其中防卫预算达6.82万亿日元。
创历史新高。
4月3日。
菲律宾政府正式公布此前同意向美军开放使用权限的4个新增军事基地的具体位置。
据报道。
菲律宾此次公布的4个新增军事基地分别是位于吕宋岛北部卡加延省的卡米洛·奥西亚斯海军基地(Camilo Osias)和拉洛机场(Lal-lo),位于吕宋岛北部伊莎贝拉省加穆镇的梅尔乔·德拉·科鲁兹营地(Melchor Dela Cruz),以及位于巴拉望省巴拉巴克岛(Balabac)的1处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
其中的卡米洛·奥西亚斯海军基地距离中国的台湾岛仅约400公里。
6月1日。
菲律宾与美国、日本在菲律宾巴丹省马里韦莱斯港口附近海域举行为期一周的军事演习。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称这次演习是针对“来自中国的侵略性压力”。
据称。
这是三国海岸警卫队第一次进行联合军演。
8月25日。
澳大利亚与菲律宾首次在南海海域举行大规模海陆空联合军演,主要内容是模拟夺岛。
联演地点在黄岩岛以东约240公里的一处海军基地。
8月28日。
韩美两国代号为“乙支自由护盾”的联合军演进入第二部分。
9月19日。
东盟首次联合军事演习在印度尼西亚南纳土纳海举行。
参与国除东盟所有10个成员国外。
还包括准成员国东帝汶。
9月27日。
台湾与美国月前在位于西太平洋的岛国——帕劳共和国举行了野战防空实弹联合军事演习。
11月10日。
日本自卫队举行2023年度联合演习。
这次演习规模号称创下历史之最。
还首次大规模使用民用机场、港口等设施,开创了危险的先例。
紧接着。
就是当前。
2024年1月13日。
台湾地区选举的结果公布。
虽然再次用严格标准化的语句重申了美台“非官方关系”与美方的“一个中国”政策保持一致,并以《台湾关系法》、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美对台“六项保证”为指南。
但是中方仍然指出这份声明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严重违背美方所作的“仅与台湾地区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的政治承诺,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2月1日。
获美国总统拜登提名接任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的美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塞缪尔·帕帕罗海军上将,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接受质询时张口就来,强扯台海问题,炒作中国威胁,宣称“美国援助乌克兰能起到遏制中国的作用”。

2月4日。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
日本政府消息人士声称。
日本自卫队和美军在联合指挥所演习中首次将中国列为“假想敌”。
共同社进一步炒作称。
日美这一举动之际。
围绕台海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正日益加剧。
③骑墙派老胡?▽
日美等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有意思的是。
部分国内公知依旧对其心存幻想。
2024年1月19日。
老胡在《坚定“反美反日”才算爱国?中国的对外关系需要由各种力量扮演不同角色》中把“反帝国主义”“反军国主义”粗暴的概括为“反美反日”不够理性。

1月20日。
老胡在《在对外关系中,中国既需要鹰,也需要鸽》中自称“鹰派”。

2月1日。
老胡在《今天的中美并非敌人,网上别搞错了》中感慨大家不够“清醒”。

随后。
老胡在《那些大多是佯攻,中美的真正较量在这里》中做出“判断”。

美国建国248年。
其中231年都在打战。
贸易战、生科技战、舆论战、生化战……
人家得心应手。
你跟我说:
美国对华政策是“防范性”的?
国债;
加息;
移民;
美国人现在焦头烂额急需一笔“横财”用来回血。
俄乌冲突没能拿下俄罗斯;
巴以冲突又出了一个反骨;
你们觉得美国人是真的没有把战争纳入计划吗?
不过是确定性与收益的博弈?
有这么一群公知“和稀泥”。
合着我们真要学那个啥的“非暴力不合作”?
只是人家英国人好歹还要脸。
但日美可不一定哦。

最后。
我们再聊几句。
还是那句话。
当下的中国始终还是胡适之太多;
郭心刚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