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城堡与吸血鬼
但凡欧洲国家的古城堡,都伴随着一些扑朔迷离的传说,如浪漫的爱情故事、英雄救美的佳话、誓死守卫城堡的骑士传奇,还有那些腥风血雨、幽灵出没的传说……
吸血鬼德拉古拉的传说就起源于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那里有一座壮观的中世纪城堡,叫做布朗城堡,被称为“吸血鬼的聚集地”。
一百多年以来,吸血鬼德拉古拉残暴、血腥的故事,在游人中口口相传,从未停息。随着岁月的推移,这个故事越演绎越离奇,迎合了大部分游人的猎奇心理,大家宁愿相信他存在的真实性。布朗城堡与吸血鬼的传说,已成为罗马尼亚旅游业的一块招牌,吸引着各国的游客。
布朗城堡是由匈牙利国王于1377年开始兴建的(当时罗马尼亚大部分被奥匈帝国统治),本是用来抵御土耳其人的防御工事。1382年建成后,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了集军事、海关、地方管理、司法于一身的行政中心。布朗城堡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成为罗马尼亚王室的寓所。600多年后的今天,这座城堡仍然保存完好,是同时期欧洲保存最好的古城堡之一。
许多年以前,我曾随团参观过布朗城堡,探访吸血鬼的幽灵。那是一个夏季,正是绿荫幽草胜花时,我们乘坐的大巴从布加勒斯特出发,车程三个多小时便进入罗马尼亚中部地区——瓦拉几亚与特兰西瓦尼亚的交界地带。
远远看到一座中世纪简约风格建筑,黄褐色的尖顶塔楼映衬着夏日的骄阳,在蓝天白云下熠熠生辉。那就是我们要参观的布朗城堡,所谓吸血鬼故事的源头。
车子渐行渐近,城堡的英姿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城堡所在的地势极为险要,建在山间的巨石上,比周围高出60米,背靠难以翻越的大山。
据说经过了几个世纪、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建成这座具有战略意义的防御堡垒。建筑各个部分错落有致,并不对称,这在罗马尼亚的诸多城堡中比较罕见。
夜色中的城堡
我们乘坐的大轿车刚开到城堡广场的停车处,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车还没有停稳,就听“嘭”的一声巨响,一个轮胎爆了。这个有40个座位的豪华轿车轮胎爆炸后,为了换轮胎,车上的一位专业司机以及两位业余司机挥汗修理了一个小时有余,热心的罗马尼亚司机也前来助阵。折腾许久方装上新胎,以至于连参观的时间也错后了。
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如此巧合,不早不晚,恰恰一到这里就出了事,我心里开始嘀咕,这么新的豪华车怎么就突然爆胎呢?换一个胎怎么就这么难呢?难道是吸血鬼的幽魂未散而从中作祟?难道这里真的是阴气浓重、风水不佳?想到此,不禁毛骨悚然。
我跟随人群从山脚沿斜坡拾级而上。进入城堡大门的台阶很高,砖瓦崭新,显然是后来修建的。据说,原本吸血鬼城堡没有入口的阶梯,因为德拉古拉杀人无数、树敌太多,为避免偷袭者报复,他将城堡的大门改建成了城墙。来者欲进入城堡,只能到城堡南边,沿着上面扔下来的绳梯爬上去。
木制天平
走进城堡大门,院落的抢眼处,吊着一个制作粗糙的木制大天平,据说是德拉古拉用来鉴别人和鬼的。天平一端放有一块大石头作为砝码,来者站在另一端,如果他的体重重于“砝码”,则鉴定为他是人;如果一个成年人比“砝码”还轻,那么来者就会被确定为鬼。目睹这一切,我浑身冒冷气,包括我在内的游客中的瘦子,即刻抱头鼠窜。
布朗城堡中的暗道
记得我们是从一条狭窄幽长的黑洞爬到城堡的楼上参观的,这是一条秘密通道。城堡共有三层,屋室很多,布局不对称、不规则,感觉像座迷宫,多亏配备了讲解员,他带领我们从上而下参观并讲解。
从阳台往下看,正好是进入山谷的必经之路,布朗城堡成了一个关口要塞。
登上城堡制高点,俯瞰茂密的山林和从山谷中穿过的大路,周边景色一览无余。从城堡的险要位置看,偷袭者想从路上经过都难以逃脱城堡主人的眼睛,要攻上城堡简直比登天还难。
听讲解员说,1920-1927年间,在皇家建筑师卡尔·里曼的指导下,重修了这座城堡,并将其改为豪华舒适的夏宫。湖水、喷泉、室内奇异的吊灯露台、林荫小路将城堡环绕其中,成为皇家消磨时光的娱乐之地。时代更迭,新旧文化碰撞,历史总是交错着脚步前进。
布朗城堡中最有特色的是它的4个角楼,之间有走廊相连,走廊外墙上有射击孔,杜绝了射击死角。
布朗城堡中最有特色的是它的4个角楼。这些角楼或储存火药或装了活动地板,各有各的职能。4个角楼之间有走廊相连,走廊外墙上都有射击孔,敌人无论从哪个方向袭来,都在城堡主人的掌控之中,说它是一个严密的战斗堡垒,名副其实。
瞭望塔下的Rasnov小镇
城堡的背面有一座瞭望塔,名为黑塔。讲解员像讲故事一样告诉我们,在晴朗的天气里,从上面眺望的视野达30公里左右。从瞭望塔上可以监视下面山谷和公路的动向。在这个矩形的城门塔下,昔日来犯之敌会被迎头泼上一桶桶滚烫的焦油、树脂或者蜡油,“黑塔”之称由此而来。在南面的圆形塔里设有火药库。
在武器库的陈列室里,我们看到锈迹斑驳的各种武器,有古代的长矛、罗马尼亚盔甲、不同时代的火枪,还有日本的长刀、削尖的木桩等,让人不禁联想起城堡经历过枕戈泣血、满目疮痍的惨烈场面。
马上就要进入德拉古拉吸血鬼曾经出入的地方,我们屏声敛息,轻轻走进城堡大厅。可是与我们的想象相反,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个文物室,里面藏有14到15世纪的罗马尼亚国内外的各种珍贵文物、小到家具饰品,大到武器装备。
室内奇异的吊灯
在一间被称之为“卧室”的房间里,我们看到制作考究的家具、五彩斑斓的挂毯,造型奇异的吊灯,还有风琴、壁炉……一应俱全。
传说中的吸血鬼夜晚杀人,白天在阴暗恐怖的棺材里咬着人的脖子吸食人血,可在这个豪华浪漫的宫殿中却找不到丝毫痕迹。用现代语言讲,没有恶魔的气场。此时此景,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游客心中都会闪出一连串的问号。
原来,在德拉古拉吸血鬼的故事背后还有一个故事。
19世纪末爱尔兰作家斯托克(Bram Stoker)撰写了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说《德古拉》,故事就以这座城堡为背景,而主人公正是吸血鬼德古拉伯爵。
话说1897年,爱尔兰知名作家布拉姆·斯托克造访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时,在此找到灵感,而后创作了经久不衰的小说《吸血鬼德拉古拉》。后来,这个故事被好莱坞多次搬上电影银幕,再后来,就进入了世界游客们的精神世界中。
小说中被刻画为吸血鬼的穿刺王弗拉德·采佩什
虚构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是特兰西瓦尼亚,而吸血鬼德拉古拉的原型是罗马尼亚公国大公弗拉德三世——弗拉德·采佩什大公。由于他惯用削尖的木桩刺杀捉拿到的敌人,凶恶残忍,所以他的绰号是“穿刺王”(采佩什在罗语中是“尖木桩”的意思)。穿刺王弗拉德是罗马尼亚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生于锡吉什瓦拉城。
弗拉德·采佩什,也就是“穿刺王”,于15世纪继位执政。在他统治罗马尼亚公国时,中国正处于明朝中期。
弗拉德·采佩什大公与其他国王不同,他首先与外国结盟,通过征战消灭了反对派,以巩固自己的统治,通过严格执法恢复了因连年战争而被破坏的社会秩序。他致力于发展国家经济,鼓励同西欧国家开展贸易。
弗拉德·采佩什大公还整顿了军队,增强了罗马尼亚公国的军事实力。他的足迹遍及当时的三个公国,即摩尔多瓦公国、特兰西瓦尼亚公国和罗马尼亚公国。可以说,“穿刺王”弗拉德·采佩什在罗马尼亚的史书上书写了重要一笔。
残酷的现实铸就了他残酷的个性。在弗拉德·采佩什大公执政期间,无论是国内的叛徒、窃贼、贪官和妄图篡位者,还是外国的间谍、战俘,一旦被他抓住,都会被毫不留情地钉死在削尖的木桩上,即使是教士背后说人坏话也要受到严刑。
由于他惯用严酷刑罚,得罪了不少人。但在当时极其严峻血腥的战争条件下,正是靠着这些严酷的刑罚,才得以把当时的罗马尼亚公国治理成了一个团结、强大、治安良好的国家,在土耳其侵略者的阴影下保持着独立。
可惜好景不长,1462年,“穿刺王”弗拉德在一次与土耳其的征战中不幸战死,年仅31岁。
自从那部情节虚构的小说《吸血鬼德拉古拉》1897年问世以后,弗拉德·采佩什大公的形象被塑造成吸血鬼,流传了一百多年。人们只顾传说着他的凶残的一面,却忘记了他在统治罗马尼亚公国时的功绩。对此,我作为一个参观者、一个外国人,对采佩什大公产生了几分敬畏,并为他所蒙受的冤屈暗抱不平。
据说,弗拉德·采佩什大公的坟墓在布加勒斯特市郊40公里的斯纳郭夫湖中的一个岛上教堂的地下室。这个传奇人物短暂的一生笼罩着神秘的色彩。
今天,布朗城堡已经被改造成了历史和艺术博物馆,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德拉古拉吸血鬼的传说依然给这个中世纪的城堡笼罩上神秘的谜团。传说故事无论是真是假,是虚是实,已经成为近百年吸引国内外游客来罗马尼亚旅游和探秘的重要因素。布朗城堡和吸血鬼的传说如同中国的聊斋故事一样,永远吸引着游者和看客的眼球。
当我们走出城堡时,夕阳已挂树梢。那些出售“德拉古拉吸血鬼”头像以及相关工艺品的小贩们,举着手里的售品,不停地在我们面前吆喝。
——写于2012年8月10日
- END -
出处 | 《云雀》(出版于2013年) 作者 | 金文敏
图片 | 本书及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凤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