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涉外收养的新闻(节选)

中国有个专门的名词定义外国家庭收养中国儿童涉外收养。过去十几年里,已经有12.6万个中国孩子通过涉外收养实现永久性安置。而涉外收养也几次引发争议,有批评者认为其有借孩子牟利之嫌,“有人说我们的工作是"卖孩子"。”中国儿童福利和社会收养中心(以下简称收养中心)主任张世峰苦笑。

美国最大的对华领养机构美国国际中华儿童服务中心(CCA I)的主席仲辉给南都记者算了一笔账:领养者领养一个孩子需向福利院支付3000美元(早期)到5500美元的儿童抚育费,从1992年至今中国涉外送养至少12万名孤残儿童,“按平均每个孩子4000美元抚育费计算,外国领养人共向中国福利院缴纳4 .8亿美元,按1992-2011平均汇率计算约折合33亿人民币。同时外国慈善组织、领养人等还向中国福利院无偿捐赠了至少价值1亿美元的款物。

仲辉认为,除了中国政府财政的不断投入,除了“蓝天计划”和“明天计划”,涉外收养的抚育费和捐赠也对中国的儿童福利事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月26日,收养中心主任张世峰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这些抚育费对福利院里的孩子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那些重残、特重残的孩子,他们很难被收养。“这是为了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为这些困境中的儿童谋福利,有什么不好?”张世峰说。

还有一个实际的问题是捐赠款,3000美元的标准执行了10年,随着物价、汇率的变化,也因为国内收养需求增大,国内收养人捐赠数额逐年增高,这些因素也导致涉外送养数量逐年减少。2009年开始,涉外收养捐赠标准提高到了3.5万元人民币。

记者查阅了民政部规划财务司从1996年到2012年17年间的相关数据,涉外收养登记从每年4000多件开始起步,逐年增加,到2005年达到顶点,有1.3万余名中国儿童被外国家庭收养。此后逐年下滑,2012年的3311件是17年来的最低点。涉外收养占当年收养登记的比例也从最高时的25%下降到了2012年的13.4%.

张世峰昨天向记者证实,2012年确实是中国收养中心成立17年来涉外收养数量的最低点。他分析个中原因,“最主要的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一方面弃婴变少了,遗弃女婴近年少了很多,另一方面国内收养申请增加了中国夫妇不孕不育比例增加,有收养的客观需求,同时大家的经济状况也变好了,可以养活孩子。

“但涉外收养,只要孩子有需要,我们就要坚定不移推动下去。”张世峰说,对于涉外收养数量连续几年创造新低,他并不紧张,而且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国内家庭提出收养申请,“如果有一天所有的孤残儿童都能在国内永久性安置,那我们也就轻松了。”

中国涉外收养十年前的大背景是“重男轻女”,近年已变为“残疾大龄”,性别歧视不再是中国弃婴的主要问题。一位从事涉外收养工作多年的福利院负责人表示,这也是因为中国社会进步,计划生育也开始人性化,避免了很多女孩被弃。

从1999年到2011年,13年间,美国家庭共从中国收养儿童66630名,其中90 .7%都是女童(其他收养来源国家基本没有男女比例悬殊的情况)。而如果研究美国国务院每年公布的具体数据,你就会发现女孩的比例是逐年降低的。在1999年,美国家庭从中国收养的4108名儿童中,只有88个男孩,女孩则有4020个,占到了97.9%,毫无疑问的绝大多数。而到了2011年,2587个来到美国的孩子里1888个是女孩,女孩占73%只能说是大多数了。

如今,在青岛儿童福利院360多名孤儿中,98%都是残疾儿童。“全国福利院的孤儿里面,至少90%以上都是残疾、大龄儿童”,张世峰认为,涉外收养是实现残疾儿童永久性安置最好的选择,在现阶段也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收养政策的调整,对于外国家庭而言,收养中国健康儿童变得越来越难。2012年,涉外收养中残疾、大龄儿童占到了74%.

CCAI主席仲辉说,2008年以后收养残疾孩子的数量从之前百分之二三十增加到了百分之八九十,他所负责的CCA I现在收养的95%都是残疾孩子。

在“兰考大火”后,有舆论批评中国的民政部门没有把更多孩子送进福利院,认为现在国力强盛,完全有能力养得起孤儿。这种声音让CCA I主席仲辉有些忧虑,“没有一个孩子是属于福利院的,都应该回归家庭,真正健康成长。”



附加新闻




(2019年1月25日)上午,民政部举行2019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在会上介绍, 2014年至2018年的5年间,全国共办理收养登记97819例,其中中国公民收养85581例,占全部收养登记的87.5%,外国人收养12238例,占全部收养登记的12.5%。

南都记者注意到, 从近10年来的数据变化来看,收养登记总体呈下降趋势。如2009年全国办理收养登记44260例,2018年全国办理收养登记15143例,仅占2009年办理收养登记量的34%。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以及二孩政策的调整,现在遗弃儿童这种现象也越来越少,同时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民生保障制度,兜底保障相关政策的出台,家庭送养意愿在降低。”针对收养登记量下降现象,王金华解释说。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倪春霞介绍,我国目前孤儿数量日趋减少,从2012年的57万人下降至2018年的34.3万人,下降了近40%。但是,残疾孤儿的比例不断提高, 目前儿童福利机构养育的被遗弃儿童主体已经转变为重病重残儿童,比例达被遗弃儿童总数的98%。

然而,残疾孤儿往往是社会收养中最易受到冷落的群体。倪春霞介绍,近年来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健康低龄儿童基本上都为国内家庭所收养,涉外收养儿童大多是难以在国内实现收养的残疾儿童。

从数据上来看,2014年到2018年这5年间,涉外收养共12238例,其中 外国人收养残疾儿童11468名,在涉外收养中比例高达95%,其他5%则多为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国内无法实现收养需求的大龄儿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