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政权的合法性(六)下

500(六)魏晋南北朝,礼乐崩坏下的大杂烩(下)

法统这种事情是文明的汉人才会讨论的问题。对于尚未开化的游牧民族而言,血脉才是第一位的。只有充分汉化后的游牧民族才会抛弃武力威胁,来和你讨论政权的合法性问题。

凡是充分汉化了的民族,都会被“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此等热血豪言所激励。汉朝的荣光一直令后世帝王羡慕不已。很多充分汉化后的少数民族为了标榜自己的正统性,也会挖空心思的和汉朝搭一点儿关系,甚至还以“汉”作为国号。西晋的匈奴左贤王刘渊,建立成汉政权的李特,占有六十州领地的刘龑,都以汉为国号,希望能像汉朝那样一统全国,让四方蛮夷俯首称臣。

350年,后赵因汉人冉闵的“杀胡令”而分崩离析,曾依附于后赵的氐族贵族符健进入关中自立为秦国。随后同为氐人的符坚杀死符健之子苻生即即位,重用汉人王猛“修废职,继绝世,礼神祗,课农桑,立学校”,迅速恢复了北方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秩序。慕容氏的燕国、氐族的仇池、汉族的前凉、拓跋氏的代国都被前秦灭掉了。甚至符坚还派吕光重新打通了西域。仅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就统一了整个北方,结束了自永嘉之乱以来,北方近百年的动乱。苻坚此时在汉人王猛的教导下俨然以实现秦皇汉武统一中国的伟业为己任,视自己为正统了。在那个混乱的时代,苻坚绝对算得上是一明君。他不仅善待汉民,兴儒学,改汉制,对待其他少数民族也非常仁慈。一时间,北方的汉民、匈奴、鲜卑、氐、羌等都被他吸纳进来,“混六合为一家,视夷狄为赤子。”如果不是因为他好大喜功,有些操之过急,说不定还真能实现一个民族大融合的统一国家。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在“民心思晋”的大环境下,身为氐人的符坚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左仆射权翼曾劝他:“今晋道虽微,未闻丧德,君臣和睦,上下同心,谢安,桓冲,江表伟才,可谓晋有人焉。臣闻师克在和,今晋和矣,未可图也。”苻坚不顾众人的反对,仍然一意孤行,开启了南下亲征伐晋的序幕。可惜“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谢玄在淝水一战,将前秦击溃。

淝水之战不但造成了北方的再次分裂,一战成名的东晋北府军,却也终结了司马家的百年国运,开启了南北朝的历史。枪杆子终究不再甘愿受制于笔杆子。正统不正统已经无了所谓,又回到了比拳头硬的时代。

拓跋珪在北方的胡人混战中建立北魏。刘裕掌控北府军后代晋称帝。随后的南北对峙过程中,两边也都同时也经历着内部的动乱更迭。

经历了两汉几百年的发展,当年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都逐渐或融合或消亡或变种。儒家不再是当初的儒家,道家不再是当初的道家,法家也不再是当初的法家,在加上从西域流传进来的佛家,诸子的后辈不再向前辈们那样观点鲜明,学会了和稀泥。道家变种之一就是魏晋的玄学,在南方流行“五石散”,磕药成风。与南方的“清谈”和“玄学”的神仙方术不同,道家的另一个变种就是北方的道教。自从东汉末年由张角等人开启了道家的宗教化,道教在汉人之中传播的非常快,很快就成为了普遍的民间信仰。

北魏政权的底子是拓跋家族笼络下的代人集团。这些人基本都是胡人,并且为了和汉人的文化对抗,都积极向佛教靠拢,期望以佛教的信仰力量来控制汉人。但是佛教信徒的增加,又导致务农和纳税的人减少,僧人逐渐成为朝廷的负担,严重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处于执政地位的拓跋家族几位帝王都对佛教不甚感冒,反而对汉文化青睐有佳。尤其道教的思想文化。但是令北魏政权头疼的是下层道民经常利用道教起义。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道教思想都成为了起义者有利的思想武器,卢悚、刘根、刘渊、刘举、孙恩、卢循、还有众多的五斗米道起义,在南北朝时期几乎是此起彼伏声势浩大。道教底色还是道家的思想,可以说道家思想成为了民间造反的合法性依据。

北魏的统治者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位笃信道教的北魏名臣崔浩。为了打消北魏帝王对道教的顾虑,崔浩与道士寇谦之共同推动了道教的改革。于魏都平城建天师道场,制订乐章诵诫新法,称“新天师道”。崔浩的理想是将道教改造成在黄老之治引导下的“佐国扶民”的国家宗教。终于,在太武帝的支持下,“禁断巫觋,信道灭佛。”成为了国策,道教的一度上升到了国教的地位。由此开启了中国古代以宗教思想做为法统,利用宗教思想来为政权合法性做辩护的先河。

当然道教终归是汉人的思想文化成果,只能争取到部分汉人的拥护,但是在北魏的胡人内部依然还是以信仰佛教(胡教)思想为主。佛教的思想随着胡人的涌入,对南朝的汉人政权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例如梁武帝萧衍就是佛教的忠实信徒。为唐代大诗人杜牧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佛道之争在南北朝时期。其实是相当的激烈,从朝堂到民间,对立严重。历史上著名的“三武灭佛”事件,两起发生在这个时代。除了个别的帝王以外,大多数统治阶层的利益共同体是支持佛教的,因为佛教不会教人造反。而大多数底层民众则更多是信仰道家和道教的。北周武帝宇文邕的身边也有这样一个道士卫元嵩,可谓是北周灭佛的第一推手。为了推行灭佛政策,北周武帝杀了信仰佛教的重臣宇文护,灭了笃信佛法的北齐,一时间:“三方释子,灭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历代三宝记》)。宇文邕帐下的“八柱国”就是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可以说灭佛泓道的运动,是北方少数民族全面接受并融合汉文化的一大运动,甚至在汉化过程中将自己原本模糊的祖先也都嫁接到了汉人的黄帝血脉系统之上,做了文化上的认祖归宗,以实现继承中国法统的合理性。北方民族的全面汉化也为李唐皇室的道家信仰乃至未来新法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未完续读)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