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局长辱骂学生家长,好大的官威!

近日,山西吕梁孝义市教育科技局局长辱骂学生家长事件引起舆论和公众关注,中国青年网、每日经济新闻、澎湃新闻、大皖新闻、极目新闻、九派新闻、纵览新闻等多家媒体对此均有相关报道。12月11日,山西吕梁孝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将责成市教育科技局负责人对学生家长反映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并作出深刻检查。然而,这一通报又因其避实就虚不痛不痒、“连姓名都不点”而遭到媒体与网友批评。

根据之前网传录音显示,一名自称孝义市崇德学校学生家长的男子打电话给孝义市教育科技局局长郭某宏反映一二年级学生需要填写“成长档案”问题,质疑这种行为和教育部门提出的“减负”不符。该学生家长先是询问该档案是学校行为还是教育局和市里的要求,对方回复称是统一要求。该家长质疑“学生档案”是否有用,“一、二年级的孩子,什么也不懂。”又质问到:“是从一、二年级开始往上带吗?能带到孩子上大学吗?没用的东西为什么要给孩子附加这个?减负为什么还要孩子做这个东西?”该家长称,“交到学校黑白的不行还要彩印,兴趣爱好写得少又被打回来。”在学生家长声称“正经事不做,不行去举报你们,去地区评理”时,对方突然在电话中情绪失控爆粗辱骂;随后双方便开始在电话中争吵起来,疑似孝义市教育科技局局长郭某宏的男子也不断爆出粗口进行辱骂。这名家长称要举报郭某某后,郭某某回复:“你爱找谁就找谁去”,“我啥也不怕”。

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然而,由于教育界内卷现象十分严重,“减负”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推进下虽然进展很大,但在执行过程中难免有漏网之鱼,又或改头换面死灰复燃。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山西省孝义市教育科技局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的所谓学生“成长档案”,表面上看似乎没有问题,但在执行过程中分明存在过度拔高不切实际的做法。要求一年级、二年级的小学生填写“成长档案”,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不是完全不行,但低龄小学生单靠自己往往完不成或做不好,必须得有老师或家长的帮助才行。至于这种“成长档案”究竟对孩子成长有多大促进作用,还是未知数,尚值得进一步研究。对于低龄小学生来说,若是将所谓“成长档案”的填写作为一种游戏行为,在引导小学生做的过程中倒是能够显露出儿童的天性,而这正是教育所需要的,这也正是因材施教的基础。这项工作如果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应当不会回避或者屏蔽小学生的缺点和毛病;但如果在家长帮助下进行,大概其会屏蔽或回避小学生的毛病和缺点,因为讳疾忌医是人类的通病,概莫能外,中国当下的家长们尤其如此。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不可不了解这一点。如果学校或教师不负责任,把所谓“成长档案”交给家长来完成,最终的结果可能在形式上很好看,但因为内容往往不可靠,很难反映小孩子的真实情况,因此在实际上却没有什么更大的价值,仅仅是看起来更整洁更漂亮而已,正如俗话所说的“绣花枕头一包草”。

孝义市教育科技局或孝义市崇德学校要求小学生交到学校的“成长档案”必须是彩印的,还不能是黑白的,分明是形式主义、奢靡之风在作怪,是在故意难为学生及家长。由家长帮助填写的小学生“成长档案”,本身的作用靠不住,实际价值又值得怀疑,既然交到学校了也罢,却又因“兴趣爱好写得少又被打回来。”试问孝义市教育科技局或孝义市崇德学校,究竟需要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儿童有多少“兴趣爱好”?低龄小学生能有什么真正的“兴趣爱好”?殊不知,儿童的天性是玩乐,是在玩乐中学习认识自我乃至认识世界,“玩儿”才是儿童发自内心的兴趣爱好。当然,儿童往往会有千奇百怪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又是天天在变化的,早上喜欢的,下午未必喜欢;今天喜欢的,明天未必喜欢。因此,低龄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往往当不得真。一个人真正的兴趣爱好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固化起来的,随着阅历的增长、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成年人的兴趣爱好也在不断变化更替中,何况低龄的小学生呢?低龄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正是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一起培养的,而不是仅仅填写后再经彩色打印出来看起来好看而已。孝义市教育科技局或孝义市崇德学校不能扎扎实实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仅仅要求小学生及家长多填写几条,不仅仅是形式主义,而且是在自欺欺人弄虚作假欺世盗名。若是指望着这等行径为小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概是会令人失望以致绝望的。“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为假时假即真。”近些年来教育改革沦为一波又一波的折腾,大概与这等人、这等事是分不开的。

学生家长打电话向孝义市教育科技局局长郭某宏反映孝义市崇德学校一二年级学生需要填写“成长档案”问题,并质疑这种行为和教育部门提出的“减负”不符,这是学生家长的正当权利。即使学生家长提出向上级举报,这也是学生家长的正当权利。身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郭某宏理当虚心接受学生家长的质疑和批评,并作出解释说明,表明调查并整改的态度;然而,当学生家长声称准备向上面举报时,却突然情绪失控爆粗辱骂,与学生家长在电话中争吵起来,疑似郭某宏者不断爆出粗口进行辱骂。该家长称要举报郭某宏后,郭某宏竟然回复:“你爱找谁就找谁去”,“我啥也不怕”。如此行径,哪里还有一名领导干部——所谓“人民公仆”的模样,分明是地痞流氓土皇帝的作派。能说出也敢说出“爱找谁就找谁”,“我啥也不怕”这样的话,看起来这位教育科技局局长郭某宏不仅口气大得很,而且官威也大得很,甚或说势力大得很,或者说靠山大得很。但凡一名公务员敢如此说话,身后必然有所依仗,至于其所依赖的“靠山”到底是石山还是冰山,是吕梁山还是太行山,尚待“有关部门”与媒体记者进一步挖掘,以便草民百姓见识一下那些所谓“人民公仆”的模样,看看他们究竟是“人民公仆”还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动辄骂人的“官老爷”。孝义市不过是吕梁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这个教育科技局局长充其量不过是正科级,然而郭某宏的官威何以如此盛大呢?莫非真是“土皇帝”不成?对已经造成恶劣影响、严重败坏领导干部形象的郭某人,在孝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情况通报》中,就连这位教育科技局局长的大名也未提及,到底是不敢呢还是包庇呢?仅仅说一句“责成市教育科技局负责人对学生家长反映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并作出深刻检查”就试图平息舆论,既没有查实情况,也没有责令停职检查,看起来既是不敢又是包庇,指望其“转变工作作风,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大可以不必妄想了。不过,无论如何,孝义市、吕梁市乃至山西省,借着郭某人的所作所为的东风,大可以在互联网上名扬世界走向宇宙了,至于是臭名还是恶名,只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据纵览新闻报道,根据孝义市政府网站公开信息显示,郭某某系孝义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党组书记、局长,主持教育工委和教育科技局全面工作。一个教育科技局的局长,却对反映问题的学生家长爆粗辱骂,实在有失体统。既无官德,又缺私德,可谓无德;应对无方,只耍官威,可谓无才;不计后果,胡作非为,可谓无识;情绪失控,爆粗辱骂,可谓无能。如此无德无才无识无能,却主管一地的教育与科技,不能不令杞人忧天。近年来媒体屡屡曝出一些地方一些学校的丑闻,大约与当政者失德失能无才无识有莫大关系。

孝义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可谓历史悠久。唐代贞观元年,因邑人郑兴“割股奉母”,孝行闻于朝廷,唐太宗敕令改永安县为孝义县,延续1300多年,于1992年撤县设市。如今,孝义还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如此孝义,当下却以丑闻天下传扬,实在可惜!“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