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品味一下”丁克“的含义,就能发现这是个拙略的陷阱?

【本文来自《作为即将退休的丁克,我从不后悔当初的抉择,并且会对我的抉择负责》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看到有人自称”丁克“,感觉挺悲哀的。

我没有什么慈悲心,也没想过救苦救难,但看到被索罗斯为核心解构别国社会文化为己任的反人类机构忽悠,还是觉得可怜。

”丁克“被赋予了”光环!其实就是俗话说的绝户,多少华丽词藻也掩盖不了背后的悲哀。

过去说书的总是说坏人”踢寡妇门、剜绝户坟、打瞎子、骂哑巴“么?为什么?因为不用担心这些利益被侵犯者的报复,他们身处”弱势“。一个国家都是这样的人会怎样呢?这个国家会变成殖民地,所有财富都会被劫掠一空。

说到对自己国家、文化的影响,就不得不扯点”高大上“了。

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丁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美国人潇洒,可以有”丁克“,这不值得羡慕,因为他们的价值观里面,走上街头做僵尸和在公园里搭帐篷”安度晚年“没什么区别。美国人没有什么文化值得传承的,侵略和欺骗不需要口手相传。中国略微有些不同,”礼仪传家久诗书济世长“是芸芸市井众生羡慕而不可及的状态。当然,对绝户例外,传给谁去?同样在丁克面前,党中央要求领导干部搞好家风建设也就是空话了,因为子孙都被”丁的一下克掉了“。

人类生存的意义在于传承,一切好的思想、文化、技艺,都需要传承下去。五千年文化生生不息不是”丁克“能做的,也不是”丁克“能想的。

其实,仔细品味一下”丁克“的含义,就能发现这是个拙略的陷阱。

丁,双倍收入。意味着”好生活“么?夫妻开双班出租、跑长途、开煎饼摊都是双倍收入,一样在温饱和富裕中挣扎。双倍收入其实是个心理学的提法,对那些不满意自己现在收入的人来说充满了新引力,带来了无限遐想。巴菲特、马云支流应该不会受双倍收入的吸引而向自己的”对立面“开刀。

克,是没孩子。饱受鸡娃蹂躏的年轻父母们体会最深,”如果没有……“的遐思也会时常冒头。于是有孩子的吐槽带孩子的苦,但不会太多分享带孩子的乐;没孩子的知道了有孩子的”苦“,更不知道有孩子的”乐“。孩子成了生活水平不能提高的障碍。这就是”好生活“的”对立面“。心理学话术,不用告诉你应该向哪里走,只是告诉你哪个方向有多少诱惑,然后弄个”对立面“,剩下的靠你自己选择就够了。

掉在陷阱里的”丁克“其实挺可怜的。

我有个女同事,绝对的”精美“,也是绝对的”丁克“,殁年49岁,临行前老公和几位同学送行,走后老公带着两套房另谋高就了。一粒尘埃,掉落就掉落了,什么痕迹都没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