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游滇贵之十一 茅台镇的酒

      从丙安到茅台镇最漂亮的道路是沿赤水河的国道。在这一段赤水河已经走出大山,国道沿河而建,起伏和弯路都不大,而且两岸风景不错。关键是从赤水市到茅台镇160公里都按旅游公路标准建设,串起了沿途众多的景区,还有多的驿站、休息区、观景台等,成为国内最长的峡谷旅游公路。

      旅游公路的一个标志是世界最大的汉字摩崖石刻,“美酒河”。

500

      这个字刻在四川省古蔺县,对岸是贵州省怀仁市,离这里不远的地方,贵州习酒酒厂和郎酒酒厂隔河相望。

500

      茅台镇还有十余公里时,酒糟味就已经很浓郁了。到了茅台镇更是遍地酒庄,处处酒厂,酒糟味道挥之不去。奇怪的是蚊子居然不怕,照样出来继续它自己的生活。

500

500

500

500

500

      茅台镇上的人都很热情,我们无论在街上、公园还是纪念馆里,100米的路最少有三拨人上来热情问候,需要带路吗?需要讲解吗?最后都会问:要买酒吗?每家酒庄进去都会被热情接待,免费品尝各种酒。

      这里的酒庄真多呀!

      我倒是感觉,好酒之人到这里可以非常过瘾,而且真能喝到好酒,地道的酱香型回沙工艺古酒,那所谓的“12987”,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哇----前提是你要懂酒,从上千种酒里找出好酒。

      真正的茅台酒厂出的也可以喝的到,要到茅台大酒店,只能买后在酒店喝,瓶子不能带出去。

      赤水河流域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白酒的母亲河,有白酒金三角之称,产量占中国白酒的一半。

500

500

      这个三角的三个顶点是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其实是白酒的金字塔,塔的顶端是茅台。

500

500

      我非好酒之人,更不懂酒,这次在茅台镇滴酒未沾,可惜了,白闻一天的酒糟味了。所住酒店一楼就是酒庄。

      茅台镇的另一个特色是当年红军路过的地方。

500

      1936年3月16日,二渡赤水的红一、三军团主力,分别占领了仁怀县城和茅台镇,驻扎到18日早晨,奉命拔营去三渡赤水。就在这三天两夜间红军同茅台酒结下了深深的缘分。以至于周总理在解放后说:茅台酒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大贡献。

      茅台酒的命名同开国少将熊伯涛将军有关,熊将军的儿子熊湘江是我们一个直属队的战友。

500

      以前茅台镇的酒并没有统一的名字,都叫茅台镇烧酒,最有名的三大坊,成义烧坊,又称为“华茅”;荣和烧坊,又称为“王茅”;恒兴烧坊,又称为“赖茅”。红军进茅台后专门对三大坊进行了保护。

      熊将军是好酒之人,进茅台镇前缴获了十几瓶酒,大呼过瘾,睡觉都要枕着一瓶,后来他把这个经历写了一篇文章,就叫《茅台酒》,这篇文章发表后,影响很大,还被1937年的巴黎《救国时报》转载过,后被红军正史《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收录。

      建国后三大坊收归国有,茅台酒商品名称就是根据这篇文章定的。

       红军到达茅台镇时,缺少药物,长时间行军作战已经有不少人患有皮肤疾病和脚疾,用茅台镇的烧酒擦拭和侵泡有奇效。这才有了众多红军将领对茅台酒的好感和美好回忆。

500

      如今茅台酒至高的地位也同众多开国将领的喜好有关,最艰苦时刻的留下了美好回忆。

      

500

      红军当年的渡口,如今修建了坚固的铁索桥,成为标志性建筑。

500

不好酒的我到茅台也是收获满满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