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毛泽东时代的大凉山“扶贫”

转载者案:昨天看到观网不少大凉山扶贫干部发帖诉苦,出于善意提了个小建议,不想有个瑞士的热心肠网友,说这个建议“没用”“环境如此没法改”。特转此老文以飨诸位观网水友。

基层问题核心仍旧是如何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特别是在今天,干点什么都束手束脚,需要在名目上做好文章。一些说法可以理解,但是不能不批判。

转载链接如下:https://www.163.com/dy/article/G3252MER0514C63D.html

导 语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凉山地区推行民主改革和土地革命,全面废除奴隶制和奴隶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建立起劳动人民的集体所有制,开展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运动。少数民族民众体会到当家作主的尊严和光荣,民族团结增强。凭借“三线建设”的东风,凉山地区的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得到迅速发展,进而反哺农业。但随着市场化私有化的扩张,传统的血缘政治力量得到了恢复甚至是加强,原有的集体所有发展模式被解散。

2020年11月凉山州成为四川省最后实现脱贫的地区,但这场声势浩大的减贫行动留给我们的思考从未远去。除去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什么样的制度是适合的?内生动力从何而来?或许我们可以从毛泽东时代的“扶贫”历史中得到一定启示。

作者|子午

转载编辑 | 侯笛

后台编辑|童话

ps:该部分为文章内容,非观网编辑。

500

美姑县巴普人民公社的社员们正在开垦过的

油菜地里施肥 | 图片来源:新华社

“扶贫”不应当只是发钱,即消费资料的再分配或曰“三次分配”。伴随着土地流转、资本下乡,以及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上涨,发给穷人的钱最后又可能会流到资本口袋里。所以,扶贫要想服务于社会的平等化,不能局限于仅仅服务“劳动力的再生产”,替资本企业培养打工人;而应该让生产资料成为穷人的集体财产,发展出贫困地区的内生力量,自己掌握生活资料的分配,才能彻底地摆脱贫困。

500

关于生产资料的所有与分配,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里精辟地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如果生产的物质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那么就要产生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消费资料分配方式。

500

500

在旧社会是奴隶、上世纪60年代担任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巴普人民公社柳洪生产队党支部书记兼队长的额其一土(左一)和社员们一起研究如何实行玉米定向培植和宽窄行种植法 | 图片来源:新华社

500

500

美姑县牛牛坝人民公社阿普足生产队的社员,在劳动之余组织小型歌舞活动,热情地歌颂自己美好的新生活 | 图片来源:新华社

500

500

1960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铁工厂的彝族和汉族工人们为了支援农业技术改造,同心协力积极制造新式农具。图片来源:新华社

到1978年,凉山州全州建稳产、高产农田35万多亩,有效灌面38万亩,喷灌6万多亩,集体经济时期凉山州社会经济逐年增长。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农村在地工业被提倡,鼓励社队企业利用本地资源、集中农业剩余发展加工业和小型工业,社队企业吸纳了大量富余农村工人就地安排就业。

凉山地区的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是在新中国工业化战略、特别是三线建设的过程中被带动发展起来的。

1958年8月15日,冶金部建立了西昌钢铁公司筹备组;1964年,毛主席正式作出三线建设决策。1964年5月以后,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攀西地区“三线建设”上马。“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除攀枝花钢铁基地因从西昌专区划出外,磨房沟电站、军民两用飞机场、卫星发射基地,还有成昆铁路的367公里路段,都在西昌、凉山州境内,三线建设的历史就这样在凉山大地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500

始建于1970年,于1982年交付使用,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解放前,凉山境内没有现代工业,仅有4家濒临绝境的小工业企业。从50年代后期开始积极发展现代工业,特别是国家在西昌地区进行的大规模“三线建设”,带动了凉山的地方工业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在西昌建成了中央属的重点项目、中国最大的冶金中试基地——冶金部410厂,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

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凉山州已建水电站1480座、机组1547台、装机容量59830千瓦,加上省属磨房沟电站,装机容量达到97330千瓦。农村小水电站的建设,六七十年代在省内外已小有名气,“文革”中还参加过“广交会”的展览,被誉为“彝乡明珠”,少数民族群众称赞这是共产党给他们带来的“幸福光”。

从上世纪50年代零的突破到70年代末,凉山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已发展到313个,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发展到939个,职工总数达到46003人,工业总产值24800万元,为1949年的47.3倍。

500

有了工业发展对农业的反哺和扶植,凉山州的农业机械化和社会企业也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距、地区经济不平等的有效举措。

1970年6月,冕宁县农机厂试制成功地区第一台水稻插秧机;1974年4月,凉山州农机厂制造的2-4号水利启闭机送展广州交易会,河南省水利局选定为援外配套产品;1976年1月24日,西昌农业机械厂完成铸钢外结晶技术改造项目,获得西昌地区科技成果一等奖;1980年12月,凉山州农机一厂试制的“拖靶机”获得成都军区科技成果四等奖……

80年代初,集体经济组织解散后,凉山彝族农民转向了寻求家支和邻里合作,以至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大小凉山地区出现了一股搬迁潮,人们通过相互调换土地的方式,与自己的家支成员聚居在同一村子,形成了今天以一个或少数几个家支构成村落主体的局面,传统血缘政治力量得到了恢复甚至是加强。与之相伴随恢复的是血统等级婚姻和习惯法,甚至出现了以家支为纽带掌控村落公共事务和利益分配;社队企业逐渐转变成了私人承包的乡镇企业,以家支为纽带的工头制度使得企业得以顺利实现以灵活雇工的方式获取廉价的劳工,工头成为先富群体……

今天,人们应当从毛泽东时代的“扶贫”历史中得到一定启示。

500

《七律· 到韶山》 ——毛泽东

—END—

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红色江山” 2021年1月24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