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助力中国崛起
网上有很多文章在骂应试教育,在我看来,这些要么不了解应试教育在社会公平方面的重要意义,要么就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
应试教育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不堪,从中国有科举制以来,考试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有必要给其正名。
首先,应试教育从科举制以来至今,仍然是底层人民上升的通道,相对于中世纪贵族为特征的阶层固化,中国很多官员甚至是高级官员都是穷秀才出身,考试是相对公平的, 这才给了底层人民上升的通道,有利于智能人口进入统治集团,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稳定,而考试失败的人则往往成为社会破坏者,比如黄巢、张角、洪秀全等。今天如果没有高考,农民儿女上名牌大学的机会微乎其微。
其次,考试制相对于分封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中国古代的进士并不是只读四书五经,它们还要读经史子集,大量涉猎各种知识,在当时的交通和信息闭寒条件下,这是他们扩大视野的最好方式,没有充足的理论功底和知识面,八股文也不是那么容易写出来的。今天我们的很多科技明星,都是当年的学霸,这点勿庸置疑。
第三,社会需要最多的不是创造型人才,而是普通的劳动者,任何一个行业从事研发的都是少数,晚多的人还是按部就班,积年累月重复相同的劳动,应试教育为中国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中规中矩的普通工程师,在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工厂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有很多人说美国学生上了初中四则运算都做得不利索,美国照样是世界第一。但是这显然是弄错了因果关系,美国每年都要吸引数以十万计的外国人才,把美国推上世界第一宝座的,绝对不是上了初中还不会四则运算的公立大学的学生。私立精英学校的学生也是很拚的,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在加州一所公立高中惠特尼高中“蹲点”一年,写出《梦想的学校》,描述该学校学生每天4小时睡眠,喝4杯拿铁,拿均分4.0分。
第五,中国是一个超大型的国家,人口众多,就算是没有残酷的应试教育,也不乏类似的残酷竞争环境,让考试为中国学生的困境背锅,实在是太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