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变之种种

社会上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反正总感觉又老又坏的人不少。

当然这是对坏人和老人的不正确认识,人是好是坏与本质有关,与年龄无关。但说的具体点是,由本质决定的好人与坏人确实与年龄无关,而介乎中间的人如果环境恶劣确实随着年龄增长就很难说了。

社会上还有一种说法,可我只记得后一句是“就怕流氓有文化”,而不记得前一句,于是上网一查,不但查到了前一句是“流氓不可怕”,而且还查到了整句话的意思是,不是没文化的流氓不可怕,不可恶,而是有文化的流氓其流氓行径更专业、更刁钻、更隐晦、更阴毒,其恶劣影响也必定更大,甚至可以影响社会、影响国家,因而更可怕,更可恶。

那么社会上之所以有这样一种提法,一定是社会上既有文化又是流氓或既是流氓又有文化的人多了,而且这样的人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国家了。这样的人多无外乎两个途径,一是有文化的人变成流氓了,不当流氓就当不成“真正的”文化人,二是流氓变得有文化了,没文化就当不成真正的流氓。

当年的杜月笙穷孩子一个,没文化,可当上流氓以后大礼帽、长袍马褂一戴一穿斯文了,毛笔字居然写得像模像样,文坛泰斗级的人经常围在身边,真正的谈笑有鸿儒,高级别的文化人一个;而当年上海滩的流氓可不止杜月笙一个,黄金荣比他资格老,第一号儿流氓,但因为黄金荣自始至终都没有变成一个文化人,一身短打扮,相貌凶恶,语言粗俗,最后杜月笙反超他而成第一号儿流氓。

杜月笙当上流氓后一直在洗白,但洗的只是外貌,而不是心。有人觉得他连心也开始洗白了,那是因为他有智慧,同时环境变了,他可以一直干黑事儿不沾一尘黑,但心白不了。

现在还有人在为杜月笙洗白,而且直接洗心,那可能是觉得现在有人外貌绝对的白,比白布头还白,但心不亚于杜月笙的黑,而且还不具有杜月笙的智慧。两相一比较,觉得还是杜月笙比较的白,于是以为杜月笙洗心成功。其实像杜月笙这样的人又怎能会洗心,而且竟然洗白。

杜月笙应该是先是流氓后有文化,心里倾慕文化,所以有文化之后并没有把文化全用于耍流氓上,而是用一部分文化来洗白自己。现在有人先是有文化的人而后才变成流氓,心里倾慕流氓,所以把文化全用于耍流氓上,用流氓染黑文化,就怕流氓有文化就是指这样的人。

如果非要在流氓当中分出个一二三,那杜月笙显然已经胜过现在有文化的流氓,一个是要洗白流氓,一个是要染黑文化。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如黄金荣一样的流氓,如刘汉、刘维兄弟,自始至终没文化,所以既没有用文化洗白自己,也没有染黑文化,而他洗白自己的方式比较的粗野,用不择手段的方式赚更多的钱,以为钱多就成为了上流社会的一员,上流社会的一员自然就是白的,岂不知用不择手段的方式赚钱越多黑的越很。当然这种虽然没文化但钱很多的流氓也是很可怕的,因为钱能通神,神通就广大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