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做音乐现场鸽子,我连考试都敢鸽(bushi

微信公众号:跳海大院/meerjump

这年头,让人破防的事儿有很多,最常踩中雷区的就是鸽鸽们。 

作为人群中的特殊物种,他们总能找到一切理由放你鸽子,约好下个月一块去看演唱会,调休都请了他“那个家里没人,我得在家看门”,约好周末去听乐队live,票都买好了他“要不改天吧,今天有点事”。

总之,问就是一句“有空有空”,“到时候见”,信誓旦旦仿佛不信任他是你的问题,但等到出发前就开始假装失忆,各种奇葩理由张口就来,徒留一颗被鸽王狠狠伤过的心。

500

500

但有这样不讲武德的鸽子精,自然有为了现场破除万难的“现场人”做对冲。

小红书音乐 #听现场不鸽倡议 话题下,苦鸽子精久矣的现场人站起来了,他们用自己破除万难的经历,带头响应倡议。

比如在照顾孩子与圆梦现场之间,他选择把孩子也带到现场,一步到位解决难题。

500

有人跳舞跳的太用力,秋裤掉了都不知道,只剩一只拖鞋也要摇出什么都没发生的架势。

500

500

@闭眼听歌

还有些悲惨的打工人来音乐节还要带电脑,主打一个效率,问就是一句:

“嗯?打工关我看音乐节什么事啊?”

500 

可以说,唐玄奘西行八十一难都没他们努力,凯鲁亚克一本《在路上》不能概括他们的行动力。

50天看10场演唱会是常有的事,所谓至暗时刻就是努力工作也不能去看喜欢乐队的现场。

总之,在不鸽现场届,他们就是骑驴的唐吉柯德,加班、带娃都要去,狂风、暴雨不是阻力,完美表现现场人,现场魂的意志力。

去现场的瘾,怎么就戒不掉

要说看现场这事,在乐迷心中大概就是贫瘠生活里的一道光,尤其是在被工作锤的垂头丧气的时候。

只要一想到自己手里抢到的票,立马就像打了鸡血。

很多人直接把抢到的票打印出来,放在自己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

每看一眼,甭管工作多难,学习都多乏味,眼前的困难立马就烟消云散。

这一眼,仿佛看到的不是门票,而是一句“挺住,马上就要到了。”

500

抢到断眉演唱会的@wayne ,在去之前特意打印了歌词,同事以为她最近在为备考奋战。

只有她心里清楚,这密密麻麻的不是备考是青春。虽然他自称英语专业出身,但哪次备考都不及对这场演唱会来得用心。

甭管条件允不允许,这些歌词都必须背下来,这样的话才好在偶像互动的时候立马就接上。

500

抢到票之后像是给生活打了一针强心剂,而在抢到票之前,你会发现这帮为了看现场的人被激发出的那种排除万难的主观能动性。

抢票之前要做题,那就把专辑拿出来好好复习。

从专辑的发行公司到发行时间都烂熟于心,专辑的作词作曲算是重难点,也是最容易考的部分,要拿出纸笔记下来。

不怕不考,就怕考的时候没准备充分,错过了能抢票的机会。

500

有些票难抢是因为抢前的题目难答,但绝大部分抢票,难在手速上。

对抢票人来说,不怕抢到票的现场离自己远,只怕自己抢不到。

只要能抢到票,哪怕是打飞的也要去另一个城市亲眼见到自己的偶像。

跨城市、跨国,哪怕需要绕地球飞一圈才能看到现场也在所不辞。

500

都说勇敢的人先拥抱世界,对于如此拼命的现场人,现实也总是会对他们格外仁慈和心软。

他们的经历仿佛无时无刻不在印证那句老话:“只要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都说哺乳期不宜出游,但一部分身处哺乳期的现场人并不信这种邪,网友“泡椒风爪”在自己哺乳期的时候还是决定去一趟现场。

去之前她做了充足的准备,到了现场后还是出现了一些突发状况,好在她在现场附近的急救车里解决了问题。

像她这样的现场人,不在少数,还有个哺乳期妈妈表示,自己用救生毯围着自己解决了突发状况。

500

不过,不是所有的现场人都这么幸运。

在现场时常能看到捧着电脑加班,举着手机学习的人。

他们现场人之外的身份,或许是“上辈子作恶多端这辈子做客户端”的程序员,演唱会前接到领导人物要改材料,带着电脑冒雨全程码字,担心打着打着把歌词打进去,又焦急地怕自己错过开场。

500

他们也可能是学生,在现场看数学课,开场前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现场对他们来说是一场美梦,在进入这场梦之前,要把现实生活里一切的顾虑都处理妥当,这样才好彻底沉浸。

在现场,他们的唯一中场休息时刻就是演唱嘉宾开口说话的时候,甭管坐下的时候有多疲惫,只要一开唱立马从椅子上弹射起来蹦迪。

只有在现场才能体验万人蹦迪,甚至还能被人举在肩头蹦迪。

500

当然了,现场是一场梦,醒了之后还是得面对现实。

有网友就因为去看演唱会,到了查寝的时间没能回去,结果这个小插曲成了她没被评上奖学金的关键黑点。

不过她并没有那么失落,因为她至少没错过那场终生都不会遗憾的音乐节。

500

其实每个现场人最怕的都是散场后的后遗症。

“一听到道别的时候,就好像听到有什么东西在坍塌”。

“看完现场后的第二天,都是什么都都做不进去的”。

500

“听不到音乐的人,以为跳舞的疯了”

很多人不明白,现场到底有什么魅力,明明那些歌在家也可以听,却有一群人跨越山海也要去,掏空腰包也要去。

把话说大些,Live人对现场的追逐,有点像悉达多不顾父亲反对,毅然跟随沙门踏上寻找自我目标的路途:

“我不想再当苦行僧,也不想信奉什么教义,我要学习我自己,当自己的学生,我要了解我自己,了解悉达多的秘密。”

在整个世界都在加速下坠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就像活在真空之中,徒劳而窒息的生活着。每日角色就是格子间的女工,纺织牵着自己鼻子走的那根绳。

面目被抹去,性格被异化,每到夜晚就开始自我厌弃,觉得自己的人生就一团失去水分风干十年的海绵,每个毛孔都写着“无”。

500

500

但在现场时,那股自内而外的生命力,一群人汇聚在一起的能量场,却能让人再度找到被锁在内心深处的“我”。

我不再是某种社会角色,而是最本真纯粹的自己。

现场人是这样形容的:“就像疲惫生活的解药,一种新的解压方式”。

它不是《黑客帝国》中的两颗小药丸,是选择真实还是沉沦虚幻,而是让你在现实中得以拥抱一场梦。

500

500

我们仍然活在这个浮世绘中,但在现场,我们却可以短暂逃离现实生活,在这里,我们依旧年轻,依旧稚嫩,幸福是这样触手可得。

如果说自由,是现场的第一重魅力,那么平等,就是现场的第二色。

在现场,大家的身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在自信做自己。

你不用打扮得花枝招展,画上三小时的精致眼线去把自己打造得无懈可击,完全可以用最舒展的面目出现。

500

像村上春树《斯普特尼克恋人》中的堇,每日顶着乱蓬蓬的头发,穿着宽大的旧皮衣。

现场没有人在意你穿的什么衣服,化了什么样的妆容,你可以把手搭在旁边陌生人的肩膀上一起排甩,和陌生人一起尽情摇摆,而被你搭上的人很可能就是倪妮、易烊千玺。

500

500

不用在乎什么16型人格,是I人,就勇敢踏出第一步,是E人,就正好收获新朋友。

500

500

而现场的第三色,则是博爱。

正如蔡康永所说“人是依赖回忆而建立他独特的生命体验的,我们到人生的越后面,所依赖的越多的无非是自己的回忆,跟别人共度的回忆,自己创造的回忆。”

500

500

在现场大家素昧平生却相聚在一起,就像一滴水汇入了水中,个人的记忆与集体的记忆交融,创造出一段共享记忆。

500

对于很多人自身而言,现场一样意义非凡。

500

500

不管什么年纪,音乐现场就像一个让人不愿醒来的梦。

它是青春的赴约,学生时期迷恋过的偶像活生生站在眼前。

是61岁跟衰老战斗,跟病魔战斗,就算不能站立也以超乎想象的状态唱着安可曲《パンク蛹化の女》的户川纯。

我们虽未见过那位正值青春年华的昭和歌姬,却在上海现场看到了一位“燃烧生命”的永远的千年女优。

500

500

是3小时10组妆造33首歌的杨千嬅,也许在港星中她不是唱功最好的,但她每首歌都格外用情。

“我什么都没有,只有胸口一个‘勇’字。”

500 

也是两个多小时唱跳完全不划水的蔡依林,从早年被工业包装精美的“百变天后”,到现在自我意识觉醒的“myself”,她的业务能力依旧能打,整个人却焕然一新。

500

“不管你们想要一个礼拜释放一下你们心里的野兽一次,还是一年来一次,我都非常欢迎你们,来这里发泄一下成为另外一个人,然后出去这个场馆之后继续过正常人的生活相信我因为我平常也不会穿这样出门好吗,所以今天来这里,我们一起疯狂的释放自己的人生,我们一起来成为最厉害的追星族。”

不在现场,永远无法感知这种粗粝的、鲜活的、双向奔赴的梦。

500

俗话说,多听音乐没烦恼,live love一样好。

基于对音乐现场共同的热爱与对不鸽侠的赞美,10 月 17 日至 11 月 16 日,小红书音乐在全国 36 座城市和 60 家有影响力的 Livehouse 共同发起「听现场不鸽倡议」,号召乐迷们更“无痛”地去现场听音乐,不鸽乐队、不鸽朋友、不鸽自己。

500

500

小红书还在Livehouse 现场设置了 20000 份限定周边、刮刮卡、涂鸦海报等互动玩法,让去看演出的乐迷们玩得更高兴。

痛仰乐队、刺猬乐队、朱婧汐、陈婧霏等乐队和音乐人都加入不鸽号召,用或硬核、或柔软、或张牙舞爪或奇异迷幻的音乐同乐迷相约现场见。

500

也有越来越多的小红薯加入#听现场不鸽倡议 ,去投稿、分享他们看演出的美好瞬间,对下一场演出约定说:“这次一定。”

500

500

陈绮贞说:“你的青春会一直活在你的疯狂里,你的浪漫会一直活在你的相信里面”。

音乐是最接近灵魂的声音,现场只有一次和无数次,所以勇敢的去踏出那一步吧,不鸽,去爱,去相信。

500

因为无数现场人已经切身证明了:

“人活着不该太理智,疯狂让我们感觉到还在呼吸。”

500

@祺白石

这些不被理解的事情,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瞬间。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