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以色列的狂妄自大何以招致军政灾难?

随着巴以大规模冲突进入第23天,许多事后复盘的信息也逐渐明了。《纽约时报》根据对多国官员的采访,以及对以色列政府文件的回顾,复盘了这场以色列的军事灾难是如何发生的。其主要原因是,以色列官员完全低估了哈马斯于10月7日发动袭击的规模。

10月7日凌晨3点,以色列国内安全部门负责人罗宁·巴尔观察到了哈马斯的军事行动,但他无法确认这是不是又一场军事演习。在辛贝特(以色列国家安全局)总部,官员们花了几个小时监视哈马斯在加沙地带异常活跃的活动。一开始他们认为哈马斯只是在进行一场夜间演习,而对发动大规模袭击没有兴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哈马斯动静越搞越大,但辛贝特也只是认为哈马斯可能会发动一场小规模袭击。实际上,如果他们监听了哈马斯的手持无线电通讯,那么他们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很可惜早在一年前以军就不再监听这些网络了,因为他们觉得没有任何意义。辛贝特最终只是派遣了一支小规模的名为“龙舌兰”的精锐反恐小组,前往以色列南部边境。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在大规模的火箭弹弹幕掩护下,哈马斯武装人员突破了隔离墙,袭击了周边的以军哨所和定居点。闻讯赶来的以色列机动力量,主要是各种特战单位,由于人数较少很快陷入了不利的绞肉中,蒙受了巨大的伤亡。在冲突发生的头几个小时里,以色列的指挥系统基本瘫痪,高层无所作为。

讽刺的是,当晚辛贝特直到前线被突破前,都不觉得这是一件需要叫醒内塔尼亚胡的事情。以色列政府狂妄自大地认为,哈马斯已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威胁,不足为惧,甚至连情报工作都偷工减料了。

这种作风倒是有点让我想起了《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名言,“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对于以色列政府来说,这也是个死穴,被哈马斯钉住了一打一个准。和平积弊攒出来的毛病,要了无数以色列士兵的命。

而且这种和平积弊带来的系统性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今年,以色列安全方面的官员试图警告内塔尼亚胡,他推行的极端政策,比如说司法改革,所引发的政治局势动荡会削弱国家安全。然而,内塔尼亚胡充耳不闻,就是要一路走到黑。

再往前推,实际上自2021年5月以来,以色列军事情报机构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就不再认为,哈马斯会从加沙地带发动致命性的袭击。相对的,官员们认为哈马斯的主要目标是煽动约旦河西岸针对以色列移民的暴力活动。换句话说,挖法塔赫的墙角。

内塔尼亚胡和以色列的高级安全官员普遍认为,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才是以色列的头号威胁,因此他们分散了对哈马斯的注意力。当然,这种认知不能说完全错误,毕竟真主党多次在南黎巴嫩给以军带来了小小的震撼,让以军不得不撤出南黎。但以色列政府不当忽视真主党可能联动哈马斯发动袭击的可能性。

另外,美国方面近些年也不再对哈马斯进行情报工作,他们也认为哈马斯是一个已经被以色列压制住了的威胁。

当然如果说全是军方和情报部门来背锅也不合适,内塔尼亚胡并非没有收到任何警告。7月24日,两名以色列高级将领出席了议会会议,警告不要通过内塔尼亚胡司法改革的相关法案,这将带来进一步的政治动荡。由伊朗、叙利亚、哈马斯、真主党和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组成的抵抗之弧(抵抗轴心),认为这是以色列最软弱无力的时刻,也是发动攻击的时刻。高级官员们准备的文件显示,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表示,有必要为重大战争做准备。

然而,来自军方将领的警告被无视了,右翼政客们仍在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而不惜摧毁国家的政治稳定。军方的担忧在8月和9月加剧,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哈勒维公开表示,“我们必须准备好应对一场多方向的军事冲突”。而军方的警告,被内塔尼亚胡和其盟友们认定是一种反对司法改革的政治行为,甚至被攻击为军方在刻意制造恐慌。

最后,内塔尼亚胡也无视了来自于约旦方面的警告。约旦表示,以色列政府在阿萨克清真寺的暴力活动,会加剧巴勒斯坦内部与以色列对抗的情绪。但内亚尼亚胡政府仍在纵容甚至支持极端右翼分子,攻击正常参与宗教活动的穆斯林。果不其然,这给哈马斯送上了一面道义上的大旗,“报复以色列对阿克萨清真寺的无理行径”。

实际上,内塔尼亚胡对于哈马斯有时候是绥靖的,他甚至想要利用哈马斯来制衡约旦河西岸的法塔赫。因为哈马斯越强,法塔赫越弱,那么内塔尼亚胡与法塔赫谈判的时候,就越有筹码。而内塔尼亚胡给哈马斯塞过钱,这在以色列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了。交“岁币”或者说“养寇自重”的底气,无非是以色列人觉得哈马斯不过是一帮武装起来的叫花子罢了,靠钱就能摆平,结果没想到人家是真想要抵抗。何其傲慢。

如今,内塔尼亚胡还在甩锅,试图将10月7日的军事、政治灾难的责任推到军队和情报部门头上。军队和情报部门当然有责任,战术和战役上的问题数不胜数了。但内塔尼亚胡和其领导下的一批右翼分子就没有责任了吗?当政治家成为虫豸,为自己的政治利益而不断掏空国家利益时,国家早晚大难临头。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