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容到芯片——钽的进化
第73号元素钽(Ta,读音为“坦”),密度16.6g/ cm3,熔点2996℃,是和钨类似的“重量级”元素。
它看似陌生,却频繁地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中。目前全世界钽的年产量有2000多吨,大约三分之二被用于制造电容器。
钽在自然界中非常稀有,只占地壳的百万分之二。根据2015年的数据,全球钽资源储量逾10万吨,其中澳大利亚占比超60%,巴西亦占有30%多,加拿大和非洲中部的卢旺达、刚果(金)等国也是钽的重要出产国。我国的钽资源较为稀缺,且与国外品位可达万分之三到万分之六的钽矿相比,我国钽矿品位普遍在万分之二以下,钽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达80%以上。
钽是岩浆从地下深处带来的。我国钽矿主要出产于江西宜春、内蒙古白云鄂博、新疆可可托海等地,2014-2015年又报道在江西、陕西发现了大型钽矿。在本号之前的文章中,江西宜春、新疆可可托海都是以锂矿的身份出现的,而钽和锂就从岩浆中相伴而生;内蒙古白云鄂博则是岩浆成因的稀土-铌-铁矿。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硬岩锂矿最丰富的国家(例如天齐锂业收购的世界最大锂辉石矿之一的Greenbushes矿),其丰富的钽资源也伴生于其中。
就像元素周期表上的“隔壁邻居”铪(Hf)和锆(Zr)一样,钽和同族上一个周期的41号元素铌(Nb)的性质接近,常常共存。具有工业价值的钽矿物有钽铁矿((Fe,Mn)[(Ta,Nb)O3]2,铁和锰、钽和铌可以相互取代,含锰高的叫钽锰矿,含铌高的叫铌铁矿)、重钽铁矿(与钽铁矿成分类似,但晶体结构稍有不同)、细晶石和烧绿石(( Ca,Na,Th,TR) 2 ( Nb,Ta,Ti)2 (O,HO,F),Th是钍,TR代表稀土元素,这两种矿物结构相同而成分略有不同)、黑稀金矿((Y, Ce,Ca, U,Th)(Nb,Ta,Ti)2O6,Y和Ce分别是稀土元素钇和铈)等。
从钽矿中提取钽的方法是湿法冶金。
用氢氟酸处理钽矿(以钽铁矿为例,铌的反应类似),钽被溶解为氟钽酸(H2TaF7),铁、锰也被溶解为FeF2、MnF2,碱土元素(如钙)和稀土元素(如钇)则形成氟化物沉淀。
利用萃取法把氟钽酸和氟铌酸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向氟钽酸溶液中加入氟化钾,沉淀出氟钽酸钾(K2TaF7)晶体。
在约900℃的高温下,以氯化钾、氯化钠等熔融盐作为溶剂和分散剂,用金属钠还原氟钽酸钾,生成金属钽,再通过水洗和酸洗除去钠和盐,得到微米级乃至纳米级直径的钽粉。近年来,也有一些新的还原工艺被开发,以得到尺寸更小的钽粉。
之所以要把钽粉的尺寸做小,是为了提升钽电容器的容量。
在钽电容器中,钽金属是阳极导体,其表面被氧化上一层薄薄的氧化钽(Ta2O5),构成电容的电介质,这是利用了氧化钽膜结构致密、抗击穿能力强的优势。根据电容大小的公式(C=εS/4πkd),电容量正比于电介质的介电常数(ε,一般来说,介电常数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氧化钽的介电常数是比较大的)和电极的面积(S),反比于两个电极的间距(d,氧化钽膜厚度仅几十到几百纳米,但太薄的氧化膜的耐压能力不足)。钽阳极是由钽粉经烧结得到的海绵状多孔结构,显然,原料钽粉的颗粒越细小,所得钽块的表面积就越大,在相同的尺寸、重量下就能获得越大的电容量。
还原得到的钽粉还要经过1000多度的真空热处理,这一方面是为了脱除酸洗引入的氟、氯、氢等杂质,另一方面使超细钽粉集合成直径几微米到十几微米的团聚体,提高粉体的流动性,以利于后续的钽块成型。但热处理难免导致钽被部分氧化,还要用镁作为还原剂进行脱氧。
钽粉经压制成型,其中插入作为阳极引脚的钽丝,在1200-1300℃烧结,钽粉颗粒相互连接,得到多孔钽块。
对钽块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把钽块整齐地悬挂在导体上,浸入稀酸中,接上电源正极,通电氧化得到氧化钽膜(被称为“赋能”)。若在钽块上施加负电压,会把氧化膜还原破坏掉,这就是为什么钽电容器有极性,正负极不能接反。
用二氧化锰(通过浸渍硝酸锰或高锰酸钾得到)或导电聚合物填充钽块内的孔隙(“被膜”),作为固体电解质,也就是电容的阴极。再在电容芯子上浸渍石墨浆料和银浆,构成导电的石墨和银涂层,连接到阴极引出端。最后经过封装,得到各种规格的钽电容器。凭借电容密度高(小体积大电容量)、稳定性好、工作温度范围宽、等效串联电阻低、高频性能好等优点,钽电容在电子工业中应用广泛,包括应用于宇航领域。
有没有发现,还差一种关键的材料没有介绍?
对,那就是作为阳极引脚的钽丝。
钽丝也是由钽粉制得的。
钽粉被装入圆筒状的橡胶包套(上图),置于冷等静压机的缸体内(下图中央的圆柱形容器是缸体,左侧的牌坊状结构是加强框架),液压泵给缸体内加压到上千个大气压,使液压力均匀地作用在钽粉上,压实成钽条坯料。
烧结钽条的炉子叫真空垂熔炉(上图)。坯料被垂直悬挂在炉体内,连接上下电极,依靠坯料自身的电阻热加热到2000多度,烧结为致密的钽条(下图,伴随着体积收缩和变形)。
钽条经过轧制和拉拔,以及各道次冷加工之间的退火软化,瘦身为直径仅零点几毫米的钽丝。
除了电容器,钽的碳化物可被加入硬质合金中制成切削工具;钽的高熔点特性使之可以用于高温场合;凭借极强的耐酸和耐液态金属腐蚀能力,钽也被用于化工行业;钽还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多孔钽作为骨科植入材料,力学性能与骨骼接近,还能诱导骨细胞在孔隙中生长,促进骨骼的修复。
提供这些钽材料的是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中色东方)。
它原名冶金部905厂,是1965年因国家“三线建设”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搬迁到宁夏石嘴山市的。在贺兰山脚下的漫天风沙中,他们在简陋的条件下建立起我国第一条铌生产线、第一条钽粉生产线和迄今唯一的铍生产线,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冶金、化工、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领域,为两弹一星等国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钽的同族“弟弟”铌有约90%被用于钢铁工业,起到提升钢材强度和韧性的作用。铌合金是一类重要的低温超导材料,已被用于核磁共振成像、可控核聚变等需要强磁场的领域。铌的耐高温特性则在航天领域获得应用。
(请看:离我们最近的超导——铌基低温超导材料)
铍(Be)最大的用途是制成铍铜合金,即“铍青铜”(上图),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导电导热性、耐磨、耐腐蚀、碰撞不起火花等优点,被用于精密仪器(如导航用的陀螺仪)、电子器件和轴承等。在核工业中,铍对热中子(低能中子)的吸收弱而散射能力强,起到中子反射和减速的作用;又能吸收一个高能中子而释放出两个中子(中子倍增),被用于中子源(比如引爆原子弹);在核聚变反应堆里,铍是直面聚变等离子体的防护材料。
随着时代发展,905厂几经演变,2008年经中国有色集团重组而成立中色东方。目前中色东方是世界三大钽产品生产企业之一(另外两家是美国的Cabot和德国的H.C.Starck),电容器用高比容钽粉的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先进钽材料的另一个维度——纯度方面,我国也已达到先进水平。
在芯片内部,需要布设铜导线来把晶体管连接起来,这是通过在硅或二氧化硅基材上沉积、电镀铜得到的。铜的导电性虽好,但铜与硅或二氧化硅之间的结合力很弱,又容易扩散到硅材料中,降低了电路的稳定性。
应对之道是在铜和硅、二氧化硅基体之间增加阻挡层,一方面阻挡铜向硅的扩散,另一方面强化铜布线与硅基底之间的连接,同时还要求阻挡层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性。钽和氮化钽是目前最常用的阻挡层材料。
在硅片上沉积钽的方法是磁控溅射,即在真空条件下,氩气在电场和磁场作用下电离为Ar+离子并轰击到钽靶材表面(上图的靶材中,银白色为钽,黄色是铜背板),把钽原子撞出来,飞溅到硅片上,沉积出一层钽。沉积氮化钽的方法包括在磁控溅射钽时引入氮气,以及使用挥发性的钽化合物(卤化物或有机化合物)和氨气进行原子层沉积(ALD)。
用在芯片里的原材料,突出一个“纯”字。钽靶材的纯度要求达到99.95%(3N5)以上,最高可达99.9999%(6N)。这是通过电子束精炼得到的。
高纯钽粉经过冷等静压成型和烧结,制成电极棒,从电子束精炼炉上部插入。
在真空中,用电子束轰击钽电极和坩埚中的钽料,电子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使钽受热熔化。钽电极的熔滴落入下方的坩埚,在高温和真空条件下,杂质挥发脱除,钽得到提纯。在水冷坩埚中,钽液凝固,被拉锭机构持续从下方拉出。由此,钽电极被熔炼成超高纯钽锭。
(还记得钽的密度吗?16.6g/ cm3。这根看似纤细的钽锭,重量足有一吨!)
超高纯钽曾是一种“卡脖子”材料。为了解决先进芯片关键材料受制于人的问题,我国超高纯金属靶材的领军人物——姚力军博士创办了同创普润新材料公司,在浙江丽水布局了6台我国最大的电子束精炼炉(单电子枪功率最大800kW,由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有研工研院自主研发),电子级超高纯钽的规划年产能达400吨,位居全球第一。另外,东方钽业、南方钽铌等企业也有超高纯钽生产能力。
在我国超高纯金属靶材的龙头企业——姚力军博士创办的宁波江丰电子,切割后的钽锭经过锻造、轧制,得到圆形的薄钽板。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塑形,还使钽板内部的晶粒均匀、细化、朝向有利于溅射的取向。
利用热等静压焊接的方法(以惰性气体为加热、加压介质,在高温高压下使两块紧密贴合的金属连接为一体),把钽板靶坯与起到固定、导电、导热作用的铜背板焊接起来,制成完整的靶材。
(靶材生产的详细过程请看:振中靶芯——高纯钛溅射靶材的生产)
一台电脑、一部手机,乃至小小一块芯片,就包含着小半张元素周期表,需要成千上万种原材料的组合。虽然在大部分时候,很多关键材料默默无闻,但它们构成了工业体系的基石。我国的产业升级,在这些并不引人瞩目的领域里,同样在持续而坚定地进行着。
相关阅读:
虽无球差校正眼,但怀扫描透射心
从一闪而过的荧屏画面中解析工业生产流程
破解材料密码,见证中国科技进步
做一个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工业党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材闻窗外事”
参考资料和素材来源:
浙江卫视. 《二十六县纪事》第五集《山海》.(超纯高钽和钽靶材的,28:59开始)
http://www.zjstv.com/zcloud/video/10099793.html
新华网.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宁夏:东西联动 为开放合作创新赋能. 20230531
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8842587693391403741
宁夏卫视. 《宁夏新闻联播》20190623何季麟:扎根西部铺“钽”途.
http://news.cctv.com/2019/06/23/VIDE9B48orzcUMLtVvU6CoUe190623.shtml
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企业宣传片.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jE1MDc4NDg4.html
中国有色网络视频. 小品种 大文章——走进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
https://tv.cnmn.com.cn/Play.aspx?id=10219
中色东方钽丝分厂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https://tv.cnmn.com.cn/Play.aspx?id=1421
贵州卫视. 《贵州新闻联播》20160721坚持军民融合发展 振华新云电容器年产值超9亿元.
http://news.cctv.com/2016/07/21/VIDETosWu7lNTRsOzYnPXE8p160721.shtml
曹飞,杨卉芃,张亮,等. 全球钽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 矿产保护与利用,2019,39(5):56-67,89.
周宏明,郑诗礼,张懿. 钽铌湿法冶金技术概况及发展趋势探讨. 现代化工,2005,25(4):16-19.
何季麟,刘红东,卢振达,等. 高比容钽粉关键技术及应用开发研究. 材料导报,2000,14(5):8-9.
刘建清. 钽电解电容器生产工艺和漏电流分析. 电子测试,2020(13):127-129.
任志东,白掌军,李树荣,等. 真空电子束熔炼制备超高纯钽锭工艺研究. 湖南有色金属,2020,36(6):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