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阵雷达近防炮是对付低小慢无人机的有效办法,造价并不高!
【本文来自《俄S400被乌军偷袭成功,俄军队为什么就不布置近防炮防御呢?》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中国人的上帝就是自己
俄国至少应该对防空区域进行不间断的信号干扰,无人机也是要有通讯才知道飞去哪,才能打得准。无人机通讯被干扰了,自然也会失效。
电磁波干扰是有方向的,不是漫射干扰,理论上讲,干扰频率的照射面越窄,功率越大,照射面越宽,功率越低,我玩无人机的,见过无人机反制枪,都是要加装瞄准镜才行。既然是有方向的,你知道无人机从哪里来,你瞄向哪里?
实际上发现低小慢无人机最有效的办法是相控阵雷达(方形雷达)近防炮,发现后随即近防炮消灭。我回复里刚刚补充,你可以刷一下回复。
其中,我插入的我军近防炮,第一张和第三张,都是方形的相控阵,第三张就是我军625防空系统,这一款是供应出口的,我们自己用的是第一张那种……
===========
20230926更新
有很多网友认为近防炮造价很高,甚至超过一亿,这我不得而知,或者1130可能很贵吧。但625的造价并非如此。
什么是625防空系统?
就是25mm6管加特林机炮,加装相控阵雷达(农民都能用的相控阵,你说军用版的造价高吗?),然后还有光电测控系统,装在大八轮上高度机动。最重要的是,除了625加特林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加装4-8枚单兵肩扛导弹。
珠海航展上的出口版(上图应该配错图片了,展示的是老版本射速不高的双联4管机枪,与下图加特林近防炮不符合)
我军陆军列装的版本
从图片上看,625近防炮车上的单兵防空导弹是方口型的,应该就是红缨-6B防空导弹。这种方口的特征是中国肩扛导弹特有的,单体本身不带弹翼,弹翼装在方口里的,导弹离开发射筒后就带着弹翼箍飞出去,弹翼提供稳定性。(注意看方口前X型的裂缝)
这种单兵肩扛防空导弹我在央视7军事频道上看见过士兵们如何训练打靶,那个挺折磨人的,要你跑几公里然后马上停下进行瞄准射击,还是女兵,有点摧花的感觉🤣
好在可以装在车上,那么就不需要人跑了。装在625体系上,八枚导弹还可以接受车机雷达的发射前瞄准,我觉得500-6000米有效射程,以及自动追踪,对付巡航导弹问题不大,对于欧洲那些隐身巡航导弹,如果单兵导弹无法追踪,那么就靠光学探测和近防炮来干掉它了。
这种大八轮的625近防炮车实属机甲暴力,自带探测雷达(含光电雷达探测),不依靠野战防空雷达数据,不需要各种电缆连接,驻地停车展开即可完成防御任务,机动性提高了很多倍。
需要说明的是,加特林转管机枪射速很高,耗弹量很大,但是因为有了火控雷达的参与,消灭一个目标并不需要很长时间,也就秒挂吧。之所以没有用30mm炮弹,也是为了考虑增加载弹量。625即便是弹药打完了,像加特林机枪的这种弹链都是模块化的,地面上625阵地配备几辆后勤保障供应车直接就可以换弹链。
最后,说到造价了。
说实话没有具体的价格公布,什么1130一亿元一台也就是瞎猜而已,不能作为标准答案。对于625近防炮车的造价我们可以从车体几个模块化来考虑。
首先是大八轮的底盘,和运兵车是一个车架,这种底盘造价贵吗?
6管25mm跑就更不要说贵了,如果要说耗材的话,除了25mm炮弹外,还有就是要频频更换的枪管。
单兵肩扛导弹能有多贵?美国“针刺”防空导弹黑市上一枚也就3万多美元,你说红缨-6B防空导弹能有多少钱!
相控阵雷达,我虽然不知道多少钱,但是农用相控阵S5000能有多少钱呢?军用的虽然更高级,但是在白菜化中国相控阵雷达面前,我觉得也贵不到天上去。
至于光电雷达系统,包括光学雷达跟踪、激光测距、红外热成像跟踪、电视CCD跟踪都一体化了,在国产很多战车直升机上都有配备,已经是基础制式的玩意儿了。
所以就这么一个机甲暴徒,应该贵不到哪里去,顶多几百万元而已,顶配也就一千万摸边吧。
哦,对了,我说的是软妹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