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创新的国货怎么当自强?
9月10日,李佳琦在带货一款花西子的眉笔时,被直播间网友质疑“花西子的眉笔越来越贵了。看到消息后,他不耐烦了:“哪里贵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这个价格好吧,不要睁着眼睛乱说。国货品牌很难的,都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李佳琦此言一出,迅速引发网友热议,但舆论形势基本呈现“一边倒”的局面,即对他的指责。
而李佳琦的79元言论,虽然自己和花西子出个包复刻网络漩涡的中心,哪李贵了”成为热梗。而一众国货品牌纷纷推出79元套餐,吃李佳琦言论红利。
一鲸落万物生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中国白酒的产量在2016年到达峰值,随后便一路下降,到2021年,规模以上酒企产酒量刚刚超过700万千升,几乎只有峰值时的一半。而同期奶茶市场则完全不同。全球茶饮市场规模持续上涨,2018年,全球茶饮市场己突破2000亿美元,直至2020年疫情爆发前,全球茶饮市场规模一直稳定上涨;预计未来到2025年市场总规模将达到3185.6亿美元。
最近,在“花西子”事件的影响下,许多老国货重新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其中又以蜂花最为引人注目。这款仅售79元的洗护套餐,五斤半的分量,无疑完美地符合了网友们对于国货的理想形象:不仅价格亲民,而且分量十足。在互联网狂欢的推动下,蜂花在连日来频繁登上热搜,甚至因为产能不足而一度卖断货,以致于在直播间里打出了“理性消费”的提醒。
郁美净连夜注册抖音账号,一天涨粉超80万,直播10小时销售额超100万;蜂花一天涨粉近50万,近期直播间销售额超此前20倍;活力28品牌直播间在线人数超10万,大部分产品被抢购一空……网友一面隔着屏幕着急“教学”,一面踊跃下单给予支持,纷纷留言:这“泼天富贵”终于轮到了老牌国货。
而A股市场同样如此,9月18日拉芳家化、倍加洁、塞力斯、美邦服饰等一批上市国货品牌强势拉升涨停。国货仿佛正在进行一场大联欢不仅是蜂花,莲花味精、孔凤春、戴春林、谢馥春、上海硫磺皂、白玉牙膏等一众老牌国货纷纷出动,大打情怀牌,借势营销,希望被消费者看到。不少网友也下单力挺国货,表示“这泼天富贵接好了”。
品牌直播间也迎来了销量、销售额的翻倍增长。据飞瓜数据,蜂花9月11日开播的直播间,目前销售额已超2500万元,销量也超过了25万单。此前,蜂花直播间的销售额很少超过百万。红星资本局发现,9月11日开始的这场直播已持续了三天,其销售额则是从12日开始,出现了10倍的暴涨,一直持续到了13日。
以味精为主要产品的莲花、运动品牌鸿星尔克也纷纷上线了79元套餐。鸿星尔克还与国货品牌联动,让主播直播洗头,并卖起了蜂花、白象等国货产品。而此次“活力28衣物清洁旗舰店”,凭借主播大叔的“非专业性”,硬生生成为了新星主播第一名。目前,“活力28衣物清洁旗舰店”直播间内产品23种产品只剩产品在售,其他均标明“已抢光”。
乱象丛生
一个产品的诞生大致要经历这么几个步骤,先进行市场分析,找到用户的需求点和痛点,然后公司内部提案研发,开始按照要求搞配方搞工艺,如果能看到这个内部的材料的话,就会看到一个产品的配方编号,编号的数字就代表这个配方调整了多少次,而一个产品打磨可能会需要30到40个配方编号,高的甚至有可能上百。
然后实验室打样测试调整,反反复复直到满意的版本出现,备案拿编号,接下来就是跟原料商生产线对接工艺,工厂这边做出来测试,测试完再调整,直到满意的版本出现。后面要做一系列的检测报告,然后开始量产开卖,这是一个正常产品的流程。
近年来有些国货护肤品一段时间风特别大,好多主播都在卖,但是一段时间后,这些产品就销声匿迹了,而这种产品可能就是供应链产品。
而这些供应链产品就完全不同,大牌哪个产品卖的好,工厂拿回来直接拆解,然后做一个差不多的贴牌直接开卖,这些产品当然有价格优势。
另一种供应链产品是这样因为很多工厂会给许多品牌代工,所以他们有这些品牌的配方和工艺,这些代工厂也有自己的小实验室,这些代工厂会去寻找老板做品牌。老板带资进厂,这样9块9,29块9,99块9的产品就诞生了。
肯定有人会说,这不挺好的平替呀,但是这些产品,送到检测部门和实际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可能是不一样的,而这些产品,往往还有非常高的佣金率,又有大牌平替的名号,消费者上当的概率大大增加。
而除了上面这种供应链国货的乱象,抄袭可谓是随处可见,Novo遮瑕膏的包装和Lamer的面霜一模一样。他旗下的口红眼影粉底等产品更是和多款国际大牌相似,遮盖了品牌商标,长得比双胞胎还像,亲妈来了都分不出来!尊重原创是基本的道德原则,保护原创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原创,才能促进行业百花齐放。
还有更离奇的故事,这次事件爆火的精心护肤品和雪莲冰,都有不同的命运。雪莲冰本来是厂家某款冰块的口味,然而被盯上后抢注商标,使得厂家不得使用雪莲作为产品名。
被蜂花误认为卖味精的精心的故事就更惨了,本来是北京协和医院研发的护肤品牌,由于当年没有注册商标的意识,导致商标被别家抢注,结果官司还打输了,被迫改名精心。
最后还有这些国货涨价,薇诺娜涨价涨的有多离谱,大家有目共睹,其他品牌也不甘示弱,本土品牌林清轩的王牌单品「红山茶花修护精华油」,30ml的产品在2012年首次推出时的售价为377元,十年间品牌进行了四次升级,2022年,该产品升级的4.0版本定价达到699元。
但配方其实平平无奇,甚至还炮轰香奈儿,说她蹭热度,就是因为他家的产品添加了山茶花。但有一说一香奈儿的logo实际上就是山茶花,谁蹭谁的热度真不好说。另外宣传的60多项专利,有多少项是外观专利。价格更是直逼一线大牌,让消费者直呼“香奈儿是它的平替”。
国货乱想需要整治,也需要企业家们静下心来好好做产品。而不是想着赚快钱。
创新不足
79元套餐爆火的蜂花,其实硬伤明显。被人称赞的大瓶的护发素如果仔细研究成分并不好,其中的甲基氯异噻唑啉酮 、甲基噻唑啉酮两种防腐剂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眼睛、皮肤也有刺激作用!
在欧盟的严格管控下,欧洲的化妆品中很少能看到这种防腐剂了。而在我们国家,含有这防腐剂的产品却是随处可见。而且有效成分较少,需加大用量。用的廉价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效果较差,所以很多人感觉并没有明显的顺滑效果。
如今蜂花借着这股互联网风潮重新翻红,是不是也应该改进一下用料,粗狂的包装或许可以成为营销的卖点吸引流量,但是粗犷的产品早晚还是会被消费者抛弃。别只做昙花一现的品牌,才是国货应该的榜样。
“国货热”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现象,更代表着消费者对中国本土品牌和产品的热爱与信任。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自愿选择购买国货,无条件支持国内品牌。甚至在年轻人中,一种名为"国潮风"的流行潮流正在风靡,可见其影响力之广。
这种趋势不仅推动了国内品牌和产品的发展,更是消费市场向品质、创新和技术导向转型的最好例证。这也激发了更多国内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的热情,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现象的持续发展。
不过,在国货崛起的大潮中,我们也必须承认,许多国货品牌在质量、创新和价格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他们没有将精力放在提升产品品质和研发创新上,而是过分依赖营销手段来博取关注。
一些被热搜的“国货”,如果仅仅依靠短期的热点和营销手段来获取流量和变现,那么这些品牌很可能会在短期内掀起一股消费狂潮,但最终却因为缺乏实质性的竞争力而走向失败。
对于那些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老国货”来说,过度依赖流量营销很可能会对自身品牌造成负面影响。一旦流量消散,一切可能会留下狼藉。
而对于新兴的国货品牌来说,缺乏实质性的竞争力也是其发展的瓶颈所在。如果一味地追求营销而忽略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创新,这样的品牌同样无法走远。
当前市场上的很多国货品牌任然在追求价格优势和品质稳定等传统优势,而缺乏前瞻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这也限制了他们跟上市场快速变化的步伐。
这次很多翻红的国货都给人的感觉是他居然还在,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如何在创意纷呈的情况下,保持竞争力,是不是应该加大创新研发的投入和力度,且要善于发现把握新的商业机会。了解国人情况的不应该就是我们自己吗?无论是数据还是文化,难道更了解我们的不应该是我们自己的本土品牌吗?
国货当自强
9月15日晚,鸿星尔克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举办了“鸿耀中国”时尚大秀,将独特的时尚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完美融合,还携手一众优质国货产品共同出席这场大秀,致敬所有国货品牌。鸿星尔克来用自己的行动展现国货魅力,为观众呈现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国货时尚作品。
而这次的秀也展现了鸿星尔克的格局,在品牌走秀结尾,将众多国货品牌汇聚在了一起,组成了一面logo墙,带上了蜂花、雪王也就算了,甚至还带上了竞争对手的品牌比如三六一度、安踏等等,而且自己的品牌logo也不是在最显眼的c位。
更绝的是最后的谢幕方式,是工作人员和走秀的人员们,手持各种国货品牌的产品出场,真的有种众神归位的感觉。这走的不是简单的T台路,明明是良心国货富强之路,先把蛋糕做大,再考虑分蛋糕的事情,是竞品又如何,只要我们出生在同一个国家,我们就是一家人。如果巅峰留不住,那就重走来时路。
当“国货”这两个字再次走到历史的前台,会不会彻底扭转大家对于国产的印象?国货能否自此真正崛起呢?我们已经失望过很多次,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也许没有人更比这一代的年轻人希望国货好,但国货当自强,研发、开拓才是自强之路。
结语
我们期待着在市场氛围开放的大环境下,涌现出更多真诚、靠谱的国货,和消费者互相成就,实现品牌和消费者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