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可以进校园,但必须明确标明销售的是预制菜

【本文来自《“预制菜进校园”热议背后,公众的“食之忧”如何化解》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的建议是,预制菜可以进校园。

但是,必须明确标明销售的是预制菜或者设立有明显标识的预制菜窗口,而不能和现做菜品混在一起销售,因为这涉及是否侵害消费者利益,而不是餐饮如何发展的问题了。

预制菜的发展是不可逆的,这几乎是个共识,同时也是工业化解决食物来源的手段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资源利用合理化。比如农民没有卖完的蔬菜水果一切食材,都可以被加工成预制菜,而不必烂在地里,这对整个国家的粮食利用率是正向且积极的。甚至能像西方国家一样,完成农田到工厂的现代化食材生产的产业链整合。

另一方面,预制菜由于是规模化加工,在价格上就比现做的菜有竞争力,而同时,由于加工技术的限制,营养流失严重,且大概率会存在非必要摄入的人工添加剂,之所以说非必要摄入,是怕有些人说调味品也是添加剂来混淆概念。预制菜仅仅能够提供饱腹的功能,而并不那么健康。

至少全体国民的身体素质衡量下,预制菜都不应该成为老百姓食品来源的唯一选项。

它必须得到严控的监管和控制,应该强制列为和泡面等食物一样的生产加工要求,没有食安许可证的不得制作销售预制菜。销售包装明确标明食物原料和添加剂组成。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