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催生30年,日本年轻人心态彻底崩了
不结婚、不生娃,但每个月得多交几十块钱的“单身税”,这样的交换条件你愿意接受吗?
素有“东亚测试服”之称的日本,在饱受少子化和人口老龄化困扰三十年后,决定向全社会单身、未育人士开启一场大型服从度测试。
相关新闻推文已经有超过1400万阅读
据多家日媒报道,日本将于明年4月正式推行一项名为“儿童·育儿支援金”的新制度,要求全体缴纳医保的民众按照实际收入情况,每年最高缴纳12000日元(约为人民币588元,这个数字还将逐年提升),用作政府向符合条件的有娃家庭发放专项育儿补贴。
不同收入区间需要缴纳的育儿支援金费用
全民缴费、定向补贴,在不婚不育渐成主流的日本社会,这项新出台的育儿支援金不仅因其合理性备受争议,还因为其变相“压榨”未育人士,而被外界广泛解读为日本政府为刺激年轻人结婚生娃而量身定制的“单身税”。
争议制度出台背后,是日本愈发严峻的人口问题:全国儿童数量连续44年下降、2024年出生人口自1899年有统计以来首次跌破70万、国家总和生育率跌至1.15连续3年创下历史最低......
日本学界预言,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在不久的将来人口下滑将不仅仅是国家财政和社会民生问题,而是关乎日本整个国家存亡。
然而,就在这样的节骨眼上,日本民众却对政府的“救国新政”表示不买账了。
01 “单身税”惹众怒全民出钱刺激生育,儿童·育儿支援金制度之所以一经公布就饱受质疑,还真不是日本年轻人无理取闹。
按照新政要求,从下年四月起,所有在日本参与医疗保险的民众,只要年收入超过2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79万元),不论男女老小,都要按照收入阶梯缴纳一笔相应的额外费用,数额在人民币120元到600元不等,直接从工资扣除。
200万日元年收入在日本是什么概念?
按照日本平均最低时薪1054日元 x 每年平均工作日260日 x 每个工作日8小时来计算,一年可得工资21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0.71万元)。
换句话说,不管你是单身人士、已婚未育家庭、家里孩子已经成年又或者是临近退休的中老年人,从明年开始,只要一天还在工作,都得无条件为这项政府育儿新政买单,只交钱不求回报,问就是国情如此。
儿童家庭厅关于新政策的相关发言
从日本儿童家庭厅官网介绍来看,这项新育儿制度补助范围涵盖工作、怀孕、幼托、教育、保险等多方面的支出或减免,看似全面的补助条款下,槽点却不少。
且不说这些补助金额对于刺激生育有多大效用,单是无差别面向社会所有育儿家庭发放补助这一点,就足够让一众被迫为新政买单的打工人破防。
按照新政策多生多补的原则,当家里新生儿达到三个时,可以领取最高额的补助,然而对于一般家庭来说,这年头生三个孩子无异于天方夜谭,那么问题来了,谁有能力多生娃?
答案自然指向不差钱的富人家庭,这些家庭生得越多领取的补助也越多,哪怕孩子就读学费高昂的私立学校,并不缺这三瓜两枣,然而该领的政府补助那是一分不少。
与此同时,不少收入一般的家庭,又或者是生活更拮据的单亲家庭,却还指望着政府这点微弱的补助来帮补日常开支。
在日本民众看来,这已经不仅仅是交钱替别人养孩子,而是变成了穷人打工挣钱给富人孩子上学,性质彻底变了。
也正因如此,原本在执政党口中为解决少子化而出台的育儿支援金,反倒成了阻碍日本普通民众结婚生子意愿的“剥削”政策。
新政策存在天然缺陷,哪怕官方说再多诸如“全体民众合力托举社会未来”之类的鸡汤,也只能引发日本民众更多反感,因此在这项育儿新政出台当天,大量网民集中在社媒发泄不满情绪。
与此同时,日本各大主流媒体也开始加入战团,纷纷撰稿讨论育儿支援金制度的合理性。
NHK报道日本国内民众有关“单身税”批判声不断增加
由朝日新闻出版的权威媒体AERA刊登有关“单身税”或将加速日本社会崩坏的报道
事实上,日本当局每年都会有大量税费支出应用在少子化应对上,日本民众对此早已习以为常,甚至是当前这项反响不佳的育儿支援金制度,其实早在2024年初就已经以国会修正案的形式通过了决议。
与此同时,2023年日本人年收入中位数达到360万日元,按理说每年额外再支出数千日元的社会育儿费用,应该不至于引发如此大规模的集体抵触情绪。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这次事件的另一位关键人物,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她,这笔隐藏在医保费用里的新支出,可能早就悄悄落地了,不至于像现在这般成为日本社会热议话题。
这位关键人物,就是近年来在日本政坛一路高升同时饱受争议的明星女政客三原顺子。
三原顺子个人官网的宣传图
02 政坛奇女子火上浇油
作为儿童·育儿支援金制度的制定者之一,日本儿童家庭厅政策担当大臣三原顺子已经遭受全民“大炎上”一个多月。
三原顺子有关7万亿日元少子化对策预算的发言引发争议
事件最早导火索可以追溯到今年5月底,三原顺子在接受日本电视台《DayDay》节目采访时,信誓旦旦地表示为了解决人口问题,政府去年在育儿方面的补助支出已经花了7.3万亿日元,希望民众可以谅解政府的不容易。
官方统计口径的数据还没敢公布,三原顺子就突然来这么一出自爆,甚至还进一步表示,结婚生子这种事是个人自由,急也急不来,因此政府也不会强行指定相关出生人口指标。
很显然,三原顺子不仅把花钱多少等同于政府努力程度,还传达出一种钱确实是花出去了,但具体有什么效果我们不敢保证,也不对结果负责的懒政气息。
节目一经播出,日本民众很快就被三原顺子这番漫不经心的发言激怒,人们纷纷困惑儿童家庭厅到底是个什么机构?高达7.3万亿日元预算到底是怎么花出去的?这么一笔巨款支出居然没有任何监管和目标?
更致命的是,就在这档节目播出不到一周后,厚生劳动省就正式公布了2024年日本人口动态统计数据,全年新出生人口不足70万,创下自1899年日本国内有人口统计以来的历史新低。
全国总和生育率,即一名女性一生生育孩子的数量为1.15,不仅远低于维持人口所需的2.07,同样也是日本有记录以来的新低。
此前,按照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预测,日本2024年出生人数应该为75.5万人左右,按照原本计算日本年度出生人口跌破70万关口,最快也要到2038年才会实现。
也就是说,在以三原顺子为代表的儿童家庭厅为解决少子化努力了一整年、花出去7.3万亿日元以后,日本国家人口下降的进度,比原定足足提前了14年。
这番丢人战绩换了别的官员大概早就连夜召开新闻发布会,道歉鞠躬斯米马赛丝滑连招走一波,而不是跑到电视台夸夸其谈一些努力努力白努力的官话套话。
然而类似的事情,对于三原顺子这位政坛奇女子来说,实属基操。
早在2015年一次有关全球经贸合作的公开发言中,三原顺子就因为“误用”军国主义用词引发不少争议。而她从政生涯的代表作,则是在一次国会会议中途离场迟迟不归,最终被媒体揭发原来是要赶场前往整容外科医院进行医美保健。
从三原顺子履历上看,连翻骚操作倒也符合人物刻板印象,在2010年正式从政之前,三原顺子原本是一名知名度不俗的多栖艺人,本人不仅参演过多部日本国民级别的电视、电影,还上过1982年的“日本春晚”红白歌会,并且出版过多本个人写真,但最终在1987年一起与杂志社摄影师有关的性丑闻事件后逐步淡出幕前。
艺人时期的三原顺子
直到2010年,三原顺子正式参政。在代表自民党参选区议员胜出后,尽管多年以来未拿出太多亮眼政绩,但三原顺子却一路高升并最终进入石破茂政府内阁,成为一名位高权重的内阁大臣。
原本,日本民众以为三原顺子不过是靠外貌上位的花瓶政客,也不求她能有多大的贡献,直到这次“7.3万亿日元预算”惊人发言+全国出生人口跌破70万新低+引发众怒的“单身税”落地多重buff加身,人们才意识到,原来肩负整个国家未来人口增长、负责制定育儿政策解决少子化危机的内阁大臣,居然是这么一位高手。
三原顺子过于顺利的仕途和长期雷人的言行,仿佛撕下了日本治理人口问题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钱越花越多、税越收越重,人口出生数量却越来越少,而负责制定人口增长政策的政客极有可能都是一群像三原一样啥也不懂的门外汉。
日本各级政客开会打瞌睡可以说是传统艺能
在人口下滑不可逆趋势和执政党无能治理的双重夹击下,近段时间日本民众的愤怒值已经到了临界点。
相关新闻高赞评论几乎全数指向解散儿童家庭厅
03 花式催生30年一石激起千层浪,由“单身税”争议引发的连锁反应还在日本国内不断扩大。
随着社会各界有关“单身税”的舆论不断发酵,民众的质疑声开始蔓延到整个国家应对少子化对策的合理性,这其中就包括前首相岸田文雄在2023年提出的“异次元少子化对策”。
所谓的“异次元”,其实是从多维度着手解决日本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的现状,按照岸田政府原定构想,从2024年开始日本将会正式进入全民育儿阶段,所有民众都要参与共同打造一项全社会育儿支援制度。
具体来看主要有三大改革重点,首先就是提高与生育补助有关的经济援助,其次是完善托育机构等育儿服务保障,最后是推动社会工作方式的变革来平衡年轻家庭工作与育儿之间的压力。
为了做到这几点,政府需要提高相应的财政支出预算,而这笔钱的主要来源则是全体民众的社保以及医保费用,包括但不限于提高社会养老、医疗、护理保险费用。
没错,异次元少子化对策的本质就是全民众筹增加新生儿家庭补助,以此分担国家财政压力,其核心要义就是为解决日本人口危机,必须做到民众多交钱,政府才能多花钱。
而当下备受争议的儿童家庭厅、育儿支援金制度实际上都是这项庞大对策的一部分。
不过很显然,从如今日本出生人口数据、以及民众集体反对声看来,“异次元少子化对策”还没全面落实似乎已经信用破产,与此同时,困扰日本已久的人口危机和相关治理方针,也因为“单身税”出台而再次成为国民热议话题。
从1994年启动“天使计划”算起,日本从国家层面出台综合政策应对人口危机的尝试,已经有超过30年历史。
“天使计划”出台的契机,是日本生育率在1989年泡沫经济背景下录得二战后新低的1.57,为了逆转下滑趋势,日本政府启动“天使计划”,尝试通过设立育儿休假津贴、扩充托儿所数量以及延长育儿假等七项重点措施,来恢复国民生育意愿。
以“天使计划”作为起点,日本政府在随后多年间陆续又推出“新天使计划”、实施少子化社会对策基本法、落实儿童及育儿支援法等多项国家层面的催生举措,重点都是围绕通过加大育儿补助的形式刺激年轻人多生孩子。
从具体的财政支出来看,自2004年有正式记录统计以来,为了解决少子化难题,日本政府过去20年累计支出超过66万亿日元的专项资金,相当于同时期公共支出费用总额的一半。
然而钱是花出去了,成效不大。
在不断提高的育儿补助中,日本的人口增长趋势依然呈现持续的整体下滑,为了解决本土劳动力短缺的燃眉之急,日本近年甚至打破“排外”传统,开始广泛引入外国劳工,人口问题之严重程度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民众对于日本政府多年来的少子化对策,其实早有怨言。
当执政党频频提高财政预算的同时,日本财政赤字状况却日渐失衡,国会对各项公共事务的预算审批日渐严格,但是解决人口危机作为一项贯穿日本数十年的国家级任务,与之有关的税收、预算提案往往能大开绿灯。
也正因如此,这项备受争议的“单身税”一出台,民众就质疑这不过是执政党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巧立名目设置的新税制罢了。
可以说这次“单身税”不满爆发背后,除了新政策本身合理性存疑外,更多是日本在过去30年在人口问题上所有矛盾的集中爆发,提高生育率成为了政党的日常竞选套路,打着减轻年轻人生育压力的同时却在不断设置新的隐形税收。政府以“少子化对策”为由获得越来越多的财政预算却未能改变人口下滑的趋势......
如此催生30年后,日本民众的心态终于崩了,“单身税”的出台不过是压垮日本年轻人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04 结语
在全球“反出生主义”盛行的今天,日本治理人口问题的经验与教训都是一面宝贵的镜子。
日经新闻在去年5月进行过一项大规模民调,试图了解在少子化危机愈发严峻的当下,为什么日本年轻人依旧不愿意生育儿女。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8成人是考虑到子女教育和住房压力,有超过6成人则表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生育后将会难以兼顾工作,真正主观上不想生孩子的结果只占2成左右。
当年轻人在饱受社会毒打的时候,日本政府依然试图通过依靠微薄的育儿补助提高年轻人生育意愿,忽视根源的就业、住房等现实问题,换个角度想,对于更替频繁的日本执政党而言,把少子化对策的财政预算花出去,显然是一件比打造适育社会容易得多的事。
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曾经提出过一个经典理论,在全球人口以指数级增同时,食物供应等生存资源却只能以线性增长,最终大量人口将会因为粮食增长速度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而死亡,这种情况也被称作“马尔萨斯陷阱”。
在历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的生产力已经有了指数级提升,粮食不再是人口增长需要担忧的因素,取而代之的是住房、就业、养老、医疗等问题成了影响全球人口数量的新变量,马尔萨斯陷阱中的粮食危机不过是换了一种更加隐蔽的形式存在。
马尔萨斯的支持者一度坚持,为了预防马尔萨斯陷阱,人类需要进行严格的人口规划,通过节育等手段降低人类人口增长速度,如今看来或许没有这个担忧的必要。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最新调查显示,受到育儿成本考虑,全球生育率正在空前下降;《柳叶刀》一份报告预计,按照当前人口增长情况,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生育率不足以长期维持人口规模。
人口增长危机早已不是日本专属,而是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难题。
高科技发展与AI冲击、个人意识的觉醒、摆在各国年轻人面前大同小异的困境,催生30年失败经验在前,日本的今天,又将是谁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