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新: “王孟石出版社”的题外话

                                                       “王孟石出版社”的题外话

金新

500

       学军中学退休教师微信群有人发上“杭大之声”公众号的《<杭大人>月刊2023 年9月号》,开门见山注明“ISSN 2641-9068”“杭大人出版社”,这应该是国外注册的出版社。

       其实,在美国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甚或阿狗阿猫都可以注册出版社。

      记得30多年前与一个到浙江教育学院进修的温州教师一起吃饭谈出版阅读书籍的事,内容之一就是台湾一姓王名孟石的教授以自己姓名注册的王孟石出版社出版的《一目十行快速阅读》。记得学军中学一位作为绍兴徐文长后裔的“明师”(非名师)也在座,其喝眼镜蛇血酒之际见证了全过程。记得当时老夫还年轻正头顶着民主党派青年工作委员年会主任的“乌纱帽”,由于出版牵涉到很多法律问题,于是副主任曲宽海律师也参加了。记得那个酒店在环城西路一个闹中取静处。记得当时相谈甚欢……

       把这事在微信群里“蜻蜓点水”了一下,徐后裔发来微信:“你这个傢伙什么事情都记得蛮牢,你的脑容量该多大啊!”

       其实,在互联网时代,这“杭大之声”公众号等同于“ISSN 2641-9068”“杭大人出版社”。眼下很多纸媒,比如《环球时报》《长江日报》《参考消息》等都在发小视频赚流量。所谓大兴“融媒体”者,就是传统媒体看到了互联网时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未雨绸缪。

       当然,在“饿瘦的骆驼比马大”的思维定势之余,“杭大之声”公众号开门见山注明“ISSN 2641-9068”“杭大人出版社”,这对于不写文章或不会写文章的新闻出版门外汉还是具有一定震撼力抑或号召力与影响力的!

500

       当然的当然是,这对于即便“文曲星”的人,趋向淡然处之的境界也得有个过程。记得30多年前著名杂文家朱国良出第一本书《剑气箫心集》,也居然激动得难以平静自己的心灵,大喊道:“我终于出书啦!”眼下他已著作等身——《浮生梦想》《砚边闲话》《冷雨敲窗》……他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浙江工人日报》编辑,《浙江日报》记者,《浙江日报》理论评论部副主任,浙江省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杂文学会秘书长……你现在让他看一个公众号上的文章而前注“ISSN 2641-9068”“杭大人出版社”,估计晓得国外新闻出版“放任自流”的他会笑得合不拢嘴:“你这家伙好逗呀!”

        其实,国内绝不可能有名之以“王孟石”的出版社,“杭大人”亦然。

       日前,老杭大中文系1963年毕业生同学会,有杭大校友发来当年的毕业照,看着老照片不由为吴战垒感叹万千,以生命点燃学术之火的人有时需要付出人生难以承受的代价。难怪吴先生去世后女儿吴蓓与儿子吴敢要接着编《夏承焘全集》其妻要阻止。据《钱江晚报》刊发的《夏承焘日记全编出版的背后,是吴家父女近30年的努力》一文披露:“父亲走得很突然,家里保留了一部分夏承焘的手稿。母亲看了伤心。你爸爸,为夏先生花费了太多的精力。你们两个人不要再做这个事情。”

500

      本期《杭大人》的“编辑心语”武断地说:“杭大人是多才多艺的。”这个全称判断实在荒谬得可以。全称判断系断定一类事物全部都具有或都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其形式是:“所有S是(不是)P。”这个术语的解释为——

     “表达一般为全称判断,而经验的对象是个别的。所以,经验如果用来证实理论,那么它将是无法穷尽一般的理论的。比如,再多的白羊也不能证明所有的羊都是白的, 而只要一只黑羊就能证明所有的羊都是白的这个理论是错误的。所以,经验的真正意义在于可以证伪科学理论。”

       大而言之杭大人,中而言之杭大中文系人,小而言之杭大中文系1963年毕业人,难道没有一只“黑羊”吗?

       糊涂!

                                                            匆匆于2023年9月19日22时50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