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的《彼得大帝遗嘱》及其影响
在18世纪60年代,在乌克兰、匈牙利、波兰政界人士的参与下,法国外交官撰写了所谓《彼得大帝遗嘱》。
在这份伪造的文件中,揭开了“俄国人要征服欧洲大部分的伟大构想”。这是一份锋芒毕露,并且非常详细的征服欧洲的作战计划,它规划了俄国近10年,以至上百年、数百年的目标,任何人看后都会被文中大胆的推断和毫无顾忌的权术而感震惊。
但历史学家认为这份遗嘱是杜撰的。1724年冬,彼得大帝在巡视完芬兰湾后,得了急性肺炎,一病不起。第二日凌晨8点,彼得大帝与世长辞。他甚至都来不及指定新的皇位继承人,又怎么可能写下这么长的一份遗嘱且有头有尾,有条不紊。
由于面世后引发巨大反响,这部精心伪造的《彼得大帝遗嘱》被认为是恐俄症书籍的巅峰之作。甚至到1879年,已经揭穿了该遗嘱是彻头彻尾的骗局。但该文件对后来几代政治家的影响仍然非常巨大。比如,众所周知的是,直到1945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与“遏制”理论之父乔治-凯南谈话时还曾提及该文件。伪造的《彼得大帝遗嘱》的支持者们对丘吉尔产生了直接影响。1946年,丘吉尔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这份假遗嘱的主要思想至今都控制了西方的记者、政治家和关于车臣问题、摩尔多瓦问题、波罗的海三国问题、格鲁吉亚问题、乌克兰问题的专家们的大脑。每当俄罗斯帝国的边缘地带爆发冲突,立即就会令人作呕的重谈俄国人的米赛亚企图的老调。这些观点包括:既然俄国追求的是统治全世界,那就必须要对其严加防范;俄罗斯一有机会就准备撕裂欧洲文明,随时准备吞噬文明、民主、无辜的欧洲。
尽管有大量的证据能够证明该遗嘱是伪造的,但其毁灭性效果至今仍很明显,恐俄症深藏在欧洲人的潜意识之中。而恐俄症正是俄乌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