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幻季暨科幻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2019年4月24日下午,“未来定义权:科幻与产业创新”科幻季暨科幻论坛在清华大学伟伦楼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主办,《科幻世界》杂志社,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国电影家协会高新科技委员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等企业为支持单位,同时得到了人民日报等媒体的大力支持。

会议以“未来定义权:科幻与产业创新”为主题 ,汇集了行业权威、专家学者、企业和媒体代表共计160余人。

500

大会现场

莅临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包括: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教授;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王晓辉博士;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科幻季执行主席林天强博士;科幻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暨副理事长王晋康先生;《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先生;科幻作家,中国科普作协会员江波先生;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朱海荣先生;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影视人才培训基地总经理助理路彬先生;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先生;中国科协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主任,第九届常委会企业自主创新专门委员会委员郑浩峻先生;未来事务管理局局长姬少亭女士;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高新科技委员会秘书长,中视视听(北京)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总裁张东辉女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执行副会长徐海燕女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副秘书长高泽龙先生。

本次大会聚集了科幻、文化、数字经济、科技等领域权威,以主题发言、高峰对话等相结合的形式,围绕科幻文学创作、科幻影视发展、科幻产业开发、科幻与文化等问题展开深度交流;共同探讨了科幻产业未来趋势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在大会上发表致辞。他表示,科幻是一种素养,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到了今天已经逐渐走过了单纯的博眼球的魔幻阶段,需要在魔幻当中注入科学因素,需要受众有足够的科学素养。所以,首先要促进受众的素养提升,通过科幻促进人才的成长。同时,科幻是一种新文化,距离被广大群众广为接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需要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这样科幻文化时代才能够真正的到来。

朱岩院长强调,科幻本身也应该是产业。在有了足够大的文化市场情况之下,可以开发大量科幻衍生的产品。把科幻的价值能够做到最大化。无论是漫威或是迪斯尼的很多类似的科幻作品,其开发过程都是值得学习对象。所以,科幻产业到底怎样建立,尤其是在如今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时代,该如何建立一种“互联网+科幻”的产业,也是值得探索的一个方向。

500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 朱 岩

科幻作家,科幻博导,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创始人吴岩为大会视频致辞,他表示,科幻文学和影视艺术是当前最前卫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产业升级最主要的风向标。

科幻作家,中国科普作协会员江波在大会上做“科幻创作漫谈”的主题发言。他表示,科幻小说的创作有一种内在的驱动,第一点是坚持本身很难,要有恒心和毅力坚持做下去。第二个点是在坚持过程中要保持自己的初心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人们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个情况,在完成一个很好的目标的过程中,会逐渐忘记做这件事最初的想法,甚至到最后目的发生变化。当前科幻热潮下,作为科幻作者,在这点上是需要不停的提示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最初想要做的是什么,而不是说被利益所驱动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500

科幻作家 江波

《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在大会做“《三体》后面的世界”主题发言。他介绍,最初《科幻世界》杂志社在拿到《三体》稿件时,大家都给了很高的评价,考虑到按照常规操作《三体》当时只能卖到五万册的情况,所以在《科幻世界》杂志上做了连载,有一百多万的读者会接触到《三体》这个世界。《三体》在出版后,正好是微博、微信蓬勃发展的时期,很多大V都在微博、微信世界里吸引了很多的粉丝,挑起了非常多的话题。中山大学李淼教授也受影响写出了《<三体>中的物理学》这样的科普书籍。 

500

《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 姚海军

中国科协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主任,第九届常委会企业自主创新专门委员会委员郑浩峻在大会上作“传播科幻产品,提升文化价值”的主题发言。他表示,从科技到科普是传播的关系,把科学技术这些信息从少数人所掌握的变成多数人所能够理解的和所掌握的内。科普到科幻是一个想象的过程,科学技术被更多掌握后,必然会产生很多想象,就会产生很多科幻的东西。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科幻都是能够理解的。从科幻到科技是论证研究的过程。例如,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情,靠科学、推理和想象。所以,其实科幻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科学科幻,科学家从自己的理论和专业背景出发,理论是科学家想象的一种严谨的一种科学的研究和论证。而科幻作品是一种不太需要严谨科学道理的想象,科幻的作品是一种天马行空的,可以概括成是科技的前沿理论,而前沿理论意味着更大的价值,科技的文学就是科幻产品和作品。总的来说,科技、科普和科幻的关系是从少数到多数,从多数到想象,少数到科幻再从少数到少数。

500

中国科协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主任 郑浩峻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朱海荣在大会上做《从〈流浪地球〉看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的机遇和问题》的主题发言。他表示,美国电影产业产值600亿美元,其中电影票房仅为110亿美元,其他500亿美元全部是衍生产业,中国电影和美国电影中间的差距更重要是衍生产业方面的差距。在电影衍生产业领域中真正能够创造衍生产品和产业价值的,最重要的一个类型就是科幻电影。目前,国产电影没有把衍生产业纳入到整体的运营框架,造成中国电影衍生产品开发是一种滞后开,也造成中国适合开发衍生产业的作品非常少。同时由于中国出品方制片方对衍生产业没有概念,对于IP不重视、漫天要价的情况都存在。并且,国内电影的衍生品开发及授权体系没有建立,没有专业团队负责,没有素材意识。而中国产业界和消费者两个层面的IP消费意识都还没有形成,造成中国衍生产品开发非常表面化,很多产品没有真正的走向实用化。此外,专业人才和团队缺乏,以及来自盗版的冲击都是制约中国衍生品产业发展的因素。

500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公司副总经理 朱海荣

科幻季执行主席林天强在大会上做《科幻,清华与未来定义权》的主题发言。他表示,定义不是为了预测,而是每一个要行动的人要提供一个愿景、一个方向,是一种规划引导和投入。例如,腾讯、阿里巴巴、联想等企业都是通过赋能的方式重新定义一种商业。科幻也并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而是在无形当中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一种未来定义权。现在,科幻影视迎来发展的大势,举办科幻季也是迎合这种潮流,推进科幻产业发展。

500

科幻季执行主席 林天强

在主题发言环节结束后,大会进入科幻作品大赛发布暨评委会主席聘请环节。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王晓辉和科幻季执行主席林天强代表研究院及大赛组委会聘请王晋康先生担任科幻作品大赛评委会主席。

500

颁发聘书

随后,大会进入科幻舞台剧、科幻展览及科幻寻宝秀发布仪式。科幻季执行主席林天强代表大赛组委会与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就科幻舞台剧、科幻展览及科幻寻宝秀等活动签署《共同发起书》。

500

签署《共同发起书》

随后,大会进入中影大片制造总裁研讨班与科幻IP高级研讨班发布环节。科幻季执行主席林天强代表大赛组委会与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朱海荣,共同签署了《共同发起书》。

500 

签署《共同发起书》

最后,大会进入高峰对话环节。高峰对话由林天强主持,王晋康、姚海军、江波、李竹、朱海荣、张东辉和姬少亭参与对话。在对话中,张东辉表示,中国影视发展可以借鉴好莱坞的方法,为影视衍生品开发配套科技研发公司,并打造一个扶持科技和科幻的平台,以及从公益角度进行大众科普扶持。李竹表示, IP是的核心,不管是电影、游戏、衍生品,其实都只是一个载体,关键是IP怎么变现。如果要是做科幻一定要找到一些好的科幻的IP,帮助这个IP生枝发芽,开花散叶。朱海荣表示,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科幻是一个能够展现中国人对人类命运,对宇宙命运,对地球命运对整个全人类思考的一个有机的载体。如果能从这个方面做一些突破创造出更好的科幻IP,同时能够用高端电影制作技术完成优质IP,就可以创造出优秀的走向世界的电影。姚海军表示,中国科幻发展的虽然是很曲折,但是通过几代人的积累有非常丰富故事资源有待开发,需要有专业眼光各方面的问题。江波表示,现在对于科幻影视改编会有一个潮流,大家想往科幻上面靠一靠,不是科幻也用了科幻的名义。王晋康表示,作家对于自己作品进行影视改编可以提意见,但是并不是说这个意见就是正确的。姬少亭表示,科幻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首先要热爱科幻,理解科幻最大的要素是什么,有一些影视公司买回去丢掉了最重要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原作者对剧本产生不满的原因。

500

圆桌对话

“未来定义权:科幻与产业创新”科幻季系列活动旨在展示科幻领域内各类作品和创新成果,研究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5G等前沿技术在科幻领域的应用,探讨我国科幻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我国科幻人才培养和科幻新生力量的成长繁荣,挖掘科幻产业创新资源,进一步推动我国科幻产业和科幻事业发展。

500

嘉宾合影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