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没点“人命”,不好意思在青岛海边混

作者 | 离荫

来源 | 视觉志

夏天,可能是去看海的最佳时机。

青岛拥有迷人的海岸线,海滩宽阔,海水清澈。青岛海滩的美景,常年在社交软件刷屏,青岛也因此成为许多人看海的最佳目的地。

对大海向往的人们,纷纷涌入青岛各大海滨浴场,在这里近距离感受大海的波涛汹涌。

500

500

      图源:青岛发布   

除了景色优美,青岛的海滩更是出了名的包容,盛产“奇人”。

拥有十几年防晒经验的“脸基尼”大姨,从头到脚都包裹得严严实实,震慑着初来乍到的外乡人。

500

500

但人们的目光,并不总是被她们吸引。

一群“巧克力大爷”,经常凭借黝黑的肤色抢走脸基尼大姨们的风头。

500

500

给外地人一点小小震撼

从天南海北汇聚到青岛的游客,在第一次踏入海滨浴场时,总会心中生出一点疑惑——

青岛的海滩上哪里来的这么多“黑人”?

500

500

有人感觉自己仿佛置身非洲部落,有人则误以为这是一场跨国联谊活动,高度近视的朋友,甚至把他们错当做海狮。

500

直到听到这群“黑人”说着一口纯正的青岛话,游客们才能意识到,这是青岛的特产——“巧克力大爷”。

他们个个拥有一身黝黑的肤色,聚在一起,便在沙滩上重新划出一道漆黑的风景线。

为了晒出这身均匀的巧克力色,他们需要时刻和阳光保持亲密接触。

500

500

他们时不时调整姿势,努力让自己的每个部位都能“雨露均沾”。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一群“黑色巧克力”之间,偶尔夹杂一个还没来得及晒均匀的“白巧”。

500

500

在大爷们看来,在大自然之中接触阳光,不仅不会对皮肤造成损伤,反而越晒身体越棒,能增加人的抵抗力。

抱着追求健康这个想法,即使头顶烈日,他们仍旧坚持锻炼身体。

把哑铃舞得上下翻飞,对他们来说只是热身运动。

500

500

被晒得滚烫的单双杠,年轻人望而生畏,但大爷们却能轻松驾驭,在器材间留下一道道黑影。

500

500

年轻人做几个卷腹运动就累得气喘吁吁,他们一口气做50个都不在话下。

正当同龄人们为颈椎问题发愁时,他们却能在沙滩上用头传球,玩得不亦乐乎。

500

500

对他们来说,海滩有多大,健身房就有多大。

浴场处处都有他们的跳水台。

64岁的邓宗平,因为入水动作如燕子一般轻盈,被老伙计们尊称一声“大飞燕”。

500

500

“巧克力大爷”之中的最年长者,已经97岁高龄,与浪涛“搏斗”丝毫不落下风。

500

500

在运动的间隙,他们也会坐下来饮茶,和老伙计们谈天说地,把这片沙滩当成了自己的家。

500

500

大爷们也有其他技能点,下到帮游客拍照,上到拉小提琴,都信手拈来。

500

500

这架势,谁看了不说一句“能文能武”?


500

每个人身上都有“人命”

据说,每个“巧克力大爷”身上都背着几条“人命”。

他们并不是杀人越货的悍匪,而是冲在救援最前线的勇士。

海滨浴场游人众多,海边的情况十分复杂,可能一个浪头打过来,就会有人溺水。

尽管海滨浴场都配备了专业的救生员队伍,但海边经常有突发状况发生,让救生员们鞭长莫及。

于是,凭借着极强的身体素质,以及混迹海边几十年的经验,巧克力大爷们成了救援力量的有力补充。

抬着溺水者健步如飞,和“黄背心”救生员丝滑衔接,把人从死线之上拉回来,不过是大爷们的基本操作。

500

500

      图源:闪电新闻   

他们时刻关注着海里的动静,看到一点不对就马上下海救人。

领受过大爷们救命之恩的游客,纷纷现身说法,描述这群“浪里黑条”的英勇事迹。

500

大爷们比鱼游得还快,很可能这边溺水的人还没反应过来,那边大爷已经完成从入水救人再到深藏功与名的全套流程。

500

每个大爷都“战功赫赫”,如果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许多大爷早已积累了无量功德。

500

那不仅是挽救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更是拯救了一个又一个险些破碎的家庭。

但在巧克力大爷看来,这不过是捎带手的事。

500

500

别看大爷说得这么轻描淡写,海浪、狂风甚至溺水者本身,都是潜在的危险,稍有不慎,就可能把自己搭进去。

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对海域十分的熟悉,才能从死神手中抢回生命。

当然,大爷也会有看走眼的时候。

有网友说,自己只是在海里放了个屁,就被五六双巧克力肤色的手拖上了岸。

虽然听起来滑稽,但这恰恰说明了,大爷们宁可“错杀”也不放过,这样才能把所有危险都扼杀在摇篮里。

热心大爷的业务范围,从来不局限在拯救生命上。

精通海洋生物辨识的他们,随口就能识别出危险,并给出指导意见。

500

随便拿出三分功力,他们就能保证拖鞋“成双成对”。

500

就像赵本山的那句经典台词——“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500

好客山东

巧克力大爷,不只分布于海滩上,在山东更是比比皆是。

山东这片丰饶的土地,孕育着一个个善心满满,豪爽好客的山东人。

游客们总能被山东人的热情感染,走进山东就仿佛走进了自己家的后院。

王先生在烟台驾车途中口渴,车上却没有水,远远望见一位大姐车上拉了一筐筐苹果,就想着上去买几个解解渴。

得知王先生只是为了解渴,大姐直接给他塞了满怀的苹果,嘴里还说着:“吃几个苹果,要什么钱?”

500

500

带孩子来山东旅游的王女士,因为孩子吵着要玩滑板,原本打算在二手平台给孩子买个便宜些的滑板,临时玩几天。

没想到卖家得知她是来旅游的,直接说“你把地址给我,我借给你玩,等你玩够了再还给我就行了。”

紧接着就把滑板送到了王女士手上。

500

500

前段时间,淄博烧烤爆火,王先生和朋友一行12人来淄博旅游,却因为淄博实在太火,酒店全部爆满。

以为自己要露宿街头,王先生把自己的“遭遇”发到了网上,一位淄博当地的大姐,迅速联系了他们,把自己的房子免费提供给王先生他们居住,甚至帮他们铺好了地垫。

500

500

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在许多人看来应该互相提防,大姐却愿意付出十二分的真心与信任。

免费给来吃烧烤的游客送雨衣、把自己的车位让给外地游客等等行为,不过是山东人的基本操作。

山东人民的好客与淳朴,渗透在每一个细节里。

对弱者保护的基因,更是形成了一种“好汉本色”,刻在每个山东人的骨子里。

在一方有难时,来自山东的支援,总是出现在最前线。

河南暴雨期间,山东菏泽一个小伙在门上贴出告示:“去河南抗洪,暂停一天,等我回来。”

500

500

无数个抱着同样想法的山东人,齐聚在受灾城市的大街小巷。

500

500

湖北爆发疫情时,山东济南的两位农民,买了10吨白菜捐赠湖北,啃着方便面开了13个小时的车亲自送达。

500

像他这样,从山东出发运送物资到湖北的人,还有千万万万个。

面对同胞们的需求,山东几乎是“缺啥有啥,有啥给啥”,实现了“搬家式救援”。

500

在青岛有一对夫妇,每逢大灾,必定向红十字会捐款,登记的时候却只留下“微尘”的化名。

他们说:“我们只是平凡人,就像一粒微小的尘埃,做点平凡的事。”

后来,“微尘”的故事被报道出来,感动无数青岛人,越来越多的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以“微尘”为名,“微尘”也成了青岛的一个精神符号。

这也是山东人精神世界的一个缩影。

他们的憨厚、善良、重情义,“对别人好却不求回报”是他们在漫长岁月里坚持的朴素真理。

所以,“你永远可以相信山东人”,绝不是一句空话。

500

参考资料:

1. 《“巧克力大爷”,火了》 央视新闻

2. 《火成青岛特产的“巧克力大爷”,一拳能干翻三个体育生》 Vista看天下

3. 《什么是“巧克力大爷”?他们说……》 共青团中央

4. 《山东最猛的男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几条“人命”》 华人研究室

5. 《“好客山东不是一句空话,咱山东人就是这么热情!”》 齐鲁网

500

500

监制:视觉志

编辑:离荫

微博:视觉志

点击「视觉志」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