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缺水,正常人至少能撑上三天,就能等到救援。朋友说,他喝过自己的尿~

【本文来自《4人惨死罗布泊,到底谁的锅?》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一入江湖岁月催
  • 这些富人花了这么多钱,搞专业的车辆、配备了卫星电话等等,也会因为一些小失误而送命。我们这些平凡人就碰都不要去碰了。其实罗布泊周围的余纯顺墓地和彭加木碑早已说明了当地环境的残酷无情(残酷无情、残酷无情)。在此,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将两位专业前辈遇难的情况分享给大家,让大家知道当地的环境有多残酷。

    1.1996年6月4日,余纯顺穿越罗布泊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石油物探局地调三处提供“奔驰”沙漠车二台,车上配有电台;购买了夏季常用药品;号称“沙漠王”的退休地质工程师、年过花甲的赵子允,被请来担任前进桥至土垠段的向导。余纯顺团队(余纯顺一行9人、2辆车)购置的其它物资有:矿泉水100箱、八宝粥720听、方便面1500包、水果及肉类罐头10件、馕饼300个、蔬菜200公斤,另有大量即食食品。有关单位为这次活动,免费提供了发电机一部,摄制组自备卫星导航仪GPS三台。

    余纯顺的步行穿越线路,全长约107公里(大致从北往南,预先乘车踩点,设定了土垠、湖心T字路口、楼兰、大本营几个点位,并在点位预埋了充足的食物和饮用水),根据他的行走速度和路况,当时估计用3天时间在前进桥会合是很有把握的。6月12日,徒步33公里后,团队还曾与他汇合,不曾想随即遭遇沙尘暴。最后6月18日10时许,团队找到了余纯顺的帐篷但他已经遇难了。余纯顺走过了预定的T字路口,但却往南偏东方向走了,显然他在判断方向上产生了致命的失误。余纯顺如果沿T字口向西再走至多3公里,就能到他6月10日放置一箱水和一箱干粮的第一个宿营地。

当年的媒体把这类“第一次***”宣传的过于“高大上”了~~~

当时大学还没毕业,正好在库尔勒实习,出发的那天当地报纸和电视台大篇幅报道。

与一个曾在马兰基地当过兵的司机朋友,聊起这件事,至今都记得朋友的表情。~就这~

朋友说,每隔六公里就有提前放置的水,一群人为他搞后勤,又是电视台拍纪录片,想不明白这也能叫探险家!他在马兰基地当兵的时候,过段时间就要几个人去周边无人区巡逻,一圈就是好几天。

我这朋友连GPS是啥都不知道,更别说见过。他说,如果不能记得路线和辨别方位,十条命都不够巡逻一次。我也是在兄弟单位的一个师兄那里见过,再后来是塔中机场坐的运五飞机上屏幕更大的一款。通航的老飞开玩笑说,对准屏幕上这个一闪一闪~~~就能~~~

朋友的分析,余是缺乏在沙漠中的生存经验,不懂得及时防脱水,当发现迷路的时候就应该将自己的尿液用瓶接住,以防万一了。只要不缺水,正常人至少能撑上三天,就能等到救援。

朋友说,他喝过自己的尿~~~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