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布林肯耶伦克里等高官密集访华,浅谈如何正确处理中美大国关系

中美关系无疑是全世界最重要、也是最复杂、最动荡的的国际双边关系之一。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经说过:日益加剧的中美紧张关系、贸易保护主义、俄乌冲突已构成目前影响全球的三大危机。

 

500

 

 

因此,无论我们自己怎么看、怎么想,中美关系客观上都已成为他国不得不慎重思考的一个问题。

 

换句话说,一方面,部分国家通常会静观其变,从我们如何处理中美关系中决定未来如何对待中国。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国家会想着待价而沽,乘机从中国捞点什么。

 

还有小部分势利的美国跟班,上窜下跳,为了有个好表现,它们会比主子更疯、更狠,专往中国心窝里戳。

 

如何正确看待、理性处理中美关系,我认为需要搞清楚以下几个常识或问题。

 

1,美国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中国?

 

这个问题,目前在国内基本没多大分歧。

 

答案就是所谓修昔底德陷阱,美国为了永远保持霸权,就必须遏制中国。

 

2,何时开始?

 

多数倾向2018年,特朗普政府贸易战开始。

 

也有人认为源自2011年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

 

还有的认为,1999年克林顿政府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的时候,就开始了。

500

 

 

再有的也认为1989年东欧剧变前后,就已埋下了博弈的种子。

 

只是分别在2001年9.11事件、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金融风暴)时,暂时停顿了。

 

因此,追溯历史,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不存在所谓哪届美国政府、哪个美国政客“误判”。

 

遏制中国本身就是美国战略国策的一向共识和核心。

 

3,如何正确对待处理?

 

很显然,国内同胞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分歧较大。

 

一种是以牙还牙,立即行动。

 

一种是先发制人,长痛不如短痛。

 

一种就是以柔克刚,寸劲,见血封喉

 

一种就是来日方长,不要着急,为子孙后代打好基础

 

作为独立社会观察者,基本上,我主张结合后两种方案。

 

以我为主,先打基础,侧重团结世界大多数国家,瞅空瞄准机会,来一招黑虎掏心,不恋战,马上脱身。

 

所以,面子功夫做足,尽管欢迎拜登来、欢迎布林肯来。无论是耶伦、克里,还是基辛格来,我们都热烈欢迎。

 

因为这个欢迎不是欢迎美国政客本身,而是以此为机会,尽量给世界其他各国与人民发出准确信号,我们既不是挑衅和平的麻烦制造者,也并非小里小气的诉苦者。

 

 

回顾近日,新华社先后发表了五篇文章纵论中美关系,指出中美作为世界重要大国,当前两国关系存在某些问题是不利于世界和平、安全、稳定、发展的。

500

 

 

希望未来两国关系能有可预期的正向稳定性和确定性。

 

以上作者都是我国新闻舆论战线优秀的资深记者专家,都曾为党的新闻和理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值得关注。

 

拳拳之心,日月可鉴。

 

但,作为长期追踪舆论传播、探索兴衰成败关联的独立社会观察者,我认为有些文章作者的有些提法值得商榷。

 

国家领导人常说“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反过来,也可理解为政治、特别是国际政治其核心实质就是人心与人性。

 

所以,观察研究分析国际政治、中美中日中欧中俄等一切国际关系绝不能离开具体的人、人心、人性,以及与人相关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

 

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日本、印度、俄罗斯都是由具体的人、人群、民族、组织构成的,都不应抽象地认为XX国家怎么样、XX国家对中国怎么样。

 

否则,容易落入“自我实现的预言”陷阱。

 

新中国历史只有不到75年,作为独立社会观察者,不管是中美关系、中日关系还是中俄、中印关系,我一直认为决策者不要着急,首先要集中力量搞好各国情报调查等基础工作。

 

不要再出现俄乌冲突估计失误、乌克兰撤侨失误、瓦格纳叛乱没想到、究竟是日本挑唆美国回归亚太,还是美国怂恿日本“台湾有事,等于日本有事”。

 

为什么美国有大量稀土、镓矿,却不愿开采,又要中国低价出售等等这些基础的情况,都需要中国仔细搞清楚。而不是急于喊口号。

 

有些作者文章立论,也就是目前网络舆论场中普遍流行的看法,即认为“中美关系病了,病根在美国误判了中国”。有点过于简单。

 

他们认为:

 

“当前中美关系困局的症结所在,是美方抱持错误的对华认知,导致错误的对华政策。推动对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首要前提是美方改变对华认知,理性看待中国发展。”

 

 

这种看法与认识看起来似乎让中国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上,充满正气。其实则中了对方圈套,既不利于国际关系实践,也不利于中国国际声誉与形象。

 

 

首先,“兵者,诡道也”。

 

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市场经济企业经营,从来都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表面展示出来的不一定就是对方实际谋略。

 

美国以短短二百年历史,就发展为迄今全球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霸主,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与现实。

500

 

 

而且,现在在各学术界也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美国衰落了,在迅速走下坡路。

 

比如:俄乌冲突突起,美国居间操纵,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影响与成员现在实际是扩大了。

 

亦由此带来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多方面的新动向、新格局,值得警惕。

 

再比如,不久前,虽然中方对美国重返教科文组织投了反对票,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员大会特别会议仍然通过了会议决议,允许美国在2023年7月31日恢复教科文组织会员国身份。并可以在今年年底的第42届大会上进行投票和拥有入选执行局的权利。

500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媒体首先不要急于批判,应该自觉负起历史责任,充分了解认识美国为什么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深入研究其独特的治理体系和能力,总结出美国运作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

 

我们的媒体、特别是重要媒体不应满足于扮演中小学政治老师。

 

美国成功的第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强大的情报系统和相关能力。

 

比如:一年前,俄乌冲突序幕还未拉开的时候,我们有关部门相对美国情报部门的判断,在事后就被证明有差距的。

 

所以,如果我们媒体先入为主,自认为“美国误判了”对其利害较大的一个两国关系,这需要足够的谨慎和情报资料。

 

 

其次,美国文化自一开始就迥异于中华传统文化,它是一种典型的进攻型商业竞技文化。

 

对于他们来说,将本求利,一切百无禁忌。

 

美国这种进攻型文化已逐渐发展成一套自成体系的抗辩型行为逻辑。

500

 

 

无论做什么说什么,只要自己确信、自己能够说服自己就行。

 

所以,无论是“一不四无意”还是“一不五无意”,他们所说的也许根本就不是我们所想的。

 

这才有了所谓“鸡同鸭讲”。

 

在当今国际现实条件下,如果我们的媒体花费大量精力人力物力财力、执着于与美国纠缠口角谁是谁非,那就正中了对方圈套。

 

好比是田忌赛马,以己之短碰对方之长。

 

因为,诡辩正是美国文化之所长。

500

 

 

每次,当我们媒体正儿八经严肃抗议论辩、苦口婆心地建议劝说的时候,这正是美国想要的国际地缘政治效果。

 

我们自己将自己打扮成了一个喋喋不休的祥林嫂。

 

我们自己让自己看起来敏感、焦虑,从而有可能让更多的朋友“敬而远之”、畏而远之。

 

这显然不是中国想要的,不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美关系究竟该如何处?

 

毫无疑问,这不仅是中美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大问题。

 

近年来,部分媒体专家学者出于传统和平思维对美国进行了几乎是全方位的批评。驳斥美国言而无信、说一套做一套,破坏世界秩序。

 

毫无疑问,这是正当的。

 

但,痛定思痛,反过来,如果中国要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付诸实现,就必须拥有逐鹿全球的雄心与能力。

 

中国欲要逐鹿全球,就必须正确看待、并务实处理好与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间的关系。

500

 

 

同样,这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与意识形态没有任何关系,必须实事求是,也必须冷静处理。

 

 

作为独立社会观察者,我一直认为美国当然是霸权,的确也很无耻。

但,辩证法告诉我们,这不正与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秩序的设计者、全球安全的领导者、安全产品提供者的地位是相辅相成的吗?

 

这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时半刻也改变不了。

 

21世纪,核时代,核战争打不得,也没有赢者。新型大国关系唯有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合理的原则是:竭尽全力争取和平,但,不要比对手更恐惧战争。

 

从美国在俄乌冲突中为乌克兰提供武器的决策路径来看,首先,他们肯定惜命,担心、恐惧核战争。

 

但商业竞技文化“将本求利”的天生本性、以及“一本万利”的冒险精神、再加上谙熟祖传“步步为营”切香肠战术,也让他们时刻不忘试探,以便“赢点什么”。

 

一旦美国认为对方的意志弱于自己,就会毫不犹豫极限施压,直到将对方拖死、解体。

 

最新的消息是美国决定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

500

 

 

综上,

 

美国某些作法既不是一般的信口开河、也并非简单的“误判中国”,而是其一以贯之的心理套路,千方百计精密测试中国。

 

中国应当转变思路,充分利用对方贪婪本性,避免日常纠缠,集中力量做好情报调研等基础工作,侧重团结世界大多数国家人民,以掌握主动,一击即中。

 

总之,我们在与狼共舞过程中,要智慧,不要急躁、简单指责。

 

不能让美国人反而占了世界道义优势。

500

 

如果对方是野兽,那就让我们变成训兽师、经纪人。

 

若此,未来,无论战略空间还是应对招数,也许更加海阔天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