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禹碑》与《尚书》隐现时间线的初步考证
失落的《洛书》龟背→《洪范》金册玉牒→《禹碑》时间线考证(1)
禹碑制作者时间线考
主使\制作人:
刘歆
(前50→23年)新莽覆灭前自杀。
楚元王后裔,西汉宗室,新莽朝封公,国师。汉代古文《尚书》学派由民间转为官方成为显学关键人物,古文《尚书》学派集大成者。精通蝌蚪文字古文《尚书》,当时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是汉字构造理论有开创之功,是六书之说的来源。
号称孔子之后最伟大学者,与孔子相同岁数死。(圣曰: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著作《山海经》、《七略》
贾徽
生活于西汉末年新莽东汉初年,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政治家长沙相贾谊后代。刘徽得意门生。通天文算术今古文《尚书》,对汉字构造六书说形成有重大贡献。
《禹碑》制作者。
在《后汉书贾逵传》中有一段贾徽的人生记录:从刘歆受《左氏春秋》,兼习《国语》、《周官》,又受《古文尚书》于涂恽,《风俗通》曰:“涂姓,涂山氏之后。”恽字子真,受《尚书》于胡常(见《前汉书》)。学《毛诗》于谢曼卿,作《左氏条例》二十一篇。
这短短数十字内,却有一则(《风俗通》:涂姓,涂山氏之后)莫名其妙夹杂在人物生平小史料中,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怪异细节。
涂山氏,与大禹联结上了。
疑此条或为古文《尚书》学派中禹碑线索知情者所留密码文字,后人传抄《后汉书》时附录(有待考订)。而《风俗通》此书亦待查。
贾氏家族时间线
贾谊→贾徽→贾逵→贾诩→
汉字构造理论时间线
刘歆→贾徽→贾逵→许慎(汉字构造六书之说集大成者,著《说文解字》,收字万余,不见"岣嵝")→……?→张揖(著《广雅》始见"岣嵝",首见记载禹碑)→
古文《尚书》时间线
与禹碑一样,《尚书》也经常隐现,是古籍中踪迹最古怪的一本书。
夏商周典籍→周公→……→孔子辑成百篇→……焚书坑儒→伏生依记忆传西汉隶书今文《尚书》28篇
孔安国(西汉景帝未武帝初孔子旧宅出蝌蚪文《尚书》共44篇,今文《尚书》28篇皆有,且有增补修订)→胡常→涂挥(涂山氏后裔)→贾徽(西汉未新莽,古文《尚书》成为官学)(→东汉初年废古文《尚书》官学)→贾逵(东汉明帝古文《尚书》再次大兴)→马融→郑玄(汉未三国)→……孔安国(晋代注释古文)→……官方《尚书》再次全部遗失,梅赜(献伪古文《尚书》58篇,东晋→……孔颖达《十三经疏议》(唐)→后代
禹碑隐现时间线
制作(年月不详,暂定新莽)……→张揖始见载《广雅》(三国曹魏明帝)……→罗含《湘中记》见录(东晋后期)……→南朝齐梁间数次为人所见→……史料多载无人得见……→北宋末刘跂临摹金册玉牒重刻于岣嵝峰→南宋始转刻长沙岳麓→……明代中期嘉靖年间岳麓禹碑重现复刻→拓印国内多处→万历时流传朝鲜李朝
(2)孔家与蝌蚪文、《尚书》时间线考
单从时间线来考虑,梅赜伪古文《尚书》之后,西汉始现的蝌蚪文古文经书才彻底失踪。此前只有44篇蝌蚪文古文《尚书》供大家玩,由28篇今文《尚书》去担任考证辨认\证明识别的重任!
当今文古文《尚书》合一,且全都再次失联时,唯一的蝌蚪文证物禹碑便在同时期稍后果断现身了!
继续维持一明一暗既互相证明又真伪难辩的古怪模式。
梅赜这条线与禹碑的关联,也值得重视。他的家乡离汉代南岳安徽潜山较近。
刘歆贾徽他们所制第一代禹碑金册玉牒也有可能本是埋藏于汉代南岳霍山天柱山,梅赜作献伪古尚书时,古文学派再到现今南岳重刻重埋,这种可能性也不排除。
这次作伪动作更大,问题也更多,但由于蝌蚪文古《尚书》已失落(或销毁)得差不多了,禹碑依旧果断现身。它得证明世间有蝌蚪文,是古物。
换言之,在时间线上还始终有一条蝌蚪文时间线:
西汉景帝武帝时,孔安国发现蝌蚪文古文《尚书》44篇,由今文《尚书》28篇提供证明辨别→……蝌蚪文古《尚书》全失踪,梅赜献伪古《尚书》58篇,有大造其假→……蝌蚪文禹碑忽然出现,已无人阅读。→……禹碑时隐时现,宋人考证伪古《尚书》之时,则再次果断与金册玉牒同现频现。
这里有两个孔安国先后在关键时刻现身,前后相隔四五百年的两个孔安国,却同时是不同时期古文《尚书》第一发现人最重要首发人。这个仿佛真身穿越时间线的诡异现象,实在让人只好相信惟有先秦文字才有点可靠,不发始皇帝秦陵,难见真实古文。
孔子家里自产各时期古文《尚书》。
春秋孔仲尼揖上古轶文,成百篇《尚书》。五百年后西汉景帝武帝,孔家又出来安国了,出蝌蚪文《尚书》44篇。又五百年后,孔家再次出来安国了,出伪古《尚书》58篇。(与失落的蝌蚪文《尚书》一起,刚好过百。这是为凑齐祖先百篇之名数?)孔家每五百年制作一位圣人出来,标配为《尚书》《洪范》《洛书》之秘?
再又两百年孔颖达修成《十三经》终于完功了。以后孔家成官方门面世无大儒出,躲入幕后了。由宋儒朱子他们去辨伪扯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