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北约东进亚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亚太有人一心想西去挂靠北约

作者:枫叶君

来源:枫叶君评(fengyejunping)

转载添加:hongx72

7月12日,被美国总统拜登称为“历史性时刻”的北约峰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结束。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握着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手说:“今天,我们平等地相见,我期待着我们作为盟友相见的那一天。”

500

乌克兰希望加入北约,眼下同俄罗斯的战争又在进行中,按一般理解,维尔纽斯会议应该聚焦莫斯科,矛头所指理应是俄罗斯总统普京。

然而,在峰会后发表的公报中,人们看到中国成分俨然已经超过了俄罗斯。又因为亚洲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4国受邀与会,在中国媒体的报道中,此次北约峰会的“亚太图谋”已经明白无误地投射出来。

500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周二记者会上说:北约维尔纽斯峰会公报涉华内容“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充满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他指出,北约声称是区域性组织,却突破自身条约规定的地理范围,加速东进亚太,这只会搅动地区紧张局势,引发阵营对抗甚至“新冷战”。亚太国家不欢迎、很多北约国家不赞成“北约亚太化”,亚太地区也不需要“亚太版北约”。

同日,新华社主办的《参考消息》援引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话说:北约和美国已经在欧洲导演了“不良情景”,现在不能容忍他们再来搞乱亚太地区。

“搞乱”的前景已经若隐若现,否则,亚洲4国也不会出现在维尔纽斯会场。其中更值得关注的是日本,7月12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斯托尔滕贝格举行会晤,双方签署了“个别针对性伙伴关系计划”,进一步扩大了双方的安保合作。斯托尔滕贝格更意味深长地表示,“没有哪个伙伴比日本离北约更近了”。

500

指出北约东进亚太,这肯定有据可查,但同时也不妨拓展思路:在亚太,北约是不是找到伴儿了?亚洲是否有人在惦记北约?

试想,如果北约像苍蝇拍,这边一挥,那边就一躲,东进还能进行下去吗?若是,恐怕早在序曲阶段就已经结束了,因为对方不愿意,不答应,北约也就不可能强买强卖。

北约以美国为核心,在亚太,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类似组织,但是,美国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都签有安全条约,唯一缺少的就是最后整合,由于基础已经存在,因此自然引发外界的猜测或担忧:跨北大西洋的军事同盟是否会在未来催生一个亚洲版本?

500

搞一个组织,潜在成员的愿望永远是第一位的,这当然不是否定“组织“本身的算计,但过分夸大这种外在推力显然也并不准确。对于跟北约的勾连,是日韩没想法,还是澳新没打算?新西兰算是其中最木讷的了,当年还曾因禁核跟美国闹过不愉快。但是,毕竟时过境迁,新西兰至今已经出席过两次北约峰会,去年的马德里峰会,今年的维尔纽斯峰会,总理由阿德恩换成希普金斯,但和北约进一步靠近的步子并没有停下来。

北约的扩大也证明了这一点。北约最初的创始成员国有12家,在冷战期间,北约的扩大很缓慢,总共只有4国加入:1952年的希腊、土耳其,1955年的联邦德国,1982年的西班牙。北约真正的扩大或曰东扩是从苏联解体后开始的,获得独立的苏联加盟共和国和曾经依附于苏联的东欧国家,先后加入北约,这几乎使北约成员数扩大了一倍。

500

然而,即便如此,从1991年到1999年北约首轮东扩,也还留下了8年“档期”。北约当然乐见自身壮大,但也不是见一个收一个,想加入的国家要提出申请。从波罗的海沿岸到东欧平原再到巴尔干半岛,中小国家们不想加入北约,享受那条人们所熟知的集体防御第五条款吗?想吃“定心丸”,这一点毋庸置疑,就各国表现看,就算不是争先恐后,起码也是心向往之,这才有了现在的大北约。

500

中国挺俄人士在遇到俄罗斯和西方叫板时很喜欢谈论俄国的军力强大,但是,我们的官媒在谈到俄罗斯和欧洲的矛盾时,却极少愿意触及欧洲人的内心感受,那就是,欧洲国家,特别是那些靠俄罗斯很近的“前线”国家,人们心里是否感到踏实?

周二,在维尔纽斯市中心搭起的舞台上,泽连斯基会见了乌克兰的支持者,并发表关于基辅为什么应当加入北约的演讲。

500

现场一位名叫黛瓦的中年妇女对记者坦陈:“如果我们不是北约和欧盟的一部分,我们很可能已经被攻击了,因为我们是小国。”另一位女士在倾听泽连斯基演讲时流泪了,但墨镜遮挡了她的泪水。她对法国媒体说:“我希望乌克兰能在加入北约的道路上迈出一步或两步。”她这样表达了自己的感慨:欧洲西部的民众很难和我们有同感,而波罗的海沿岸的人,如波兰人、立陶宛人,我们太知道被占领是什么滋味了。

500

此次北约峰会是“历史性的”,但也是不出所料性的:与会各国领导人坚定地表达了对乌克兰的支持,并且有相应措施,但是却没有给出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具体时间表。泽连斯基之前作出了努力,甚至用批评的语气说出“荒谬”一词。但是,情绪过后是理性,会开了,新的方向肯定下来,对未来入盟将两步走简化为一步走,泽连斯基也表示了理解:毕竟,乌克兰目前希望得到北约的军事援助,未来希望得到北约的安全保证,但却不奢望将北约直接拉入和俄罗斯现在就爆发战争的境地。

500

这里有一个现象不同寻常:在中国,很多起初支持普京的人开始遗憾,说:乌克兰怎么连个时间表都没得到?拜登起码得给个话啊。这的确值得玩味:这些人是在为泽连斯基着急吗?要知道他们原来可是坚决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难道战争打了一年半,在击毁击伤大量俄军坦克同时,捎带着把这些人的反对思想也打通了?

其实,一点不难理解。理解我们的这些同胞,一定要把他们的话和他们脚下移动的步伐相联系,更准确说,他们昨天的所讲服务于他们昨天的目的,而今天,当目的变了,他们的话也要跟着变。原来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为了证明普京的特别军事行动有理:说了你不听,威胁我安全了,还不打你?现在为乌克兰“遗憾”,则是为了凸显泽连斯基和他的军队白牺牲了,中了西方的圈套:都把国家打成这样了,连个时间表都没拿到,也太惨了吧?

500

应当说,这些挺俄的国人很理解普京,却不理解泽连斯基。抵抗和加入北约是两个概念,前一个是为了今天,后一个是为了将来。北约也还没惨到急得当街拉人的地步。

观察北欧可以看得很清楚,挪威和丹麦早在1949年就加入北约,而它们的邻居芬兰却直到今年4月才正式入盟,而瑞典两天前才刚刚得到土耳其“首肯”,摆脱最后的障碍。从防御莫斯科来说,不管是当年的苏联还是今天的俄罗斯,芬兰和瑞典都有最佳位置,但是,两国国民不同意加入北约,北约也只能等着,一等就是几十年,直到普京大手一挥俄军悍然进攻乌克兰,机会才终于来了。

回到亚太,道理也半斤八两,北约再有搞连锁的心思,还能比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西去心思更管用吗?普京“去纳粹化”无的放矢,“去军事化”又反倒把乌军壮大了,但这不耽搁咱们亚洲的事,就亚太来说,一边阻击北约,一边更要“去心思化”——能否让日韩澳新这些北约的亲近者放弃挂靠布鲁塞尔的想法,才是更具意义的探索。

诚然,这并不容易,就像明明是一盘萝卜却非要做出肉的味道。但是,利弊又明摆着:现在再不做点儿高难度的,将来恐怕就更难了。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7SmSs9wad2Y9dMIejdXmw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