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地方谚语“回子(音zai)吃肉——闷拖”的来历,以及说说我碰到的回族同胞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386632”推荐,来自《关于五族共和里的“回”,到底是指什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扬州有句地方谚语:“回子(音zai)吃肉----闷拖”,拖,扬州方言里是指吃得很痛快的样子。
谚语意思,就是遇见好事不声张,一个人暗爽。
谚语的来历和扬州北部GYLT回族乡有关。
小学初中时候,我周围一大帮同学是这个乡的,但真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同,都是一起食堂吃饭上课打架吹牛逼,没有任何不一样。
只是年底的时候,好像听说他们家里会多发买几张羊肉的肉票。不过那时候羊肉我们都不喜欢,膻气太重,要用胡萝卜烧才好,还是食堂的萝卜红烧肉最香,红烧猪头肉和清蒸狮子头寻常食堂时是看不到的,只有来个什么检查团时才偶尔有,那时候都是要靠抢才能弄点到搪瓷碗里。
考试有没有分数照顾?这个还真记不得了,不过有没有照顾也没啥区别:大家普遍读完小学就不上了,上初中的很少,初中能考上中专转个城市户口就是极少极少有出息的孩子了,估计和现在考个985差不多的心情吧。
上到初中的同学,有的学了木匠有的学了瓦匠,还有的在大队做事,还有的去卖服装、做老鹅(这是扬州的名菜,强烈推荐),有两个在我读高三的时候就结了婚,我还出了十块钱的礼,第一次喝了双沟酒,抽了飞马烟,酒席是扬州著名的“猪八样”----厨师要用一条猪的不同部位做出不同风味的二、三十样菜,很考验技术,据说现在已经失传。
后来前几年看新闻,说是已经成了江苏省的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乡,要开发搞旅游了,心里觉得挺好挺高兴,建武、继红、拥军、大军、爱国……我的发小们,该有更好的生活了吧,以后回老家,就是探亲兼旅游了哇。
后来又看到新闻,说是上海游客因为停车的事被乡民砸车扣锁,上海游客被打,报案到派出所,说是为了维护民族大团结,上海游客道歉赔款几千块,终于获准离开,大家皆大欢喜双方满意云云。
车被砸人被打,还自愿再掏出几千块补乡民损失,感叹上海人真是高风亮节啊。
这是俺从小就熟悉的爱国、建军、继红们干的事么?
群里说起回老家就想着也去看看,还有曾一起光腚浮水到安徽侉子田里偷香瓜的建武拥军,被旁的同学阻止了,说你蠢啊,去干什么聊什么?老师早死了,学校建成清真寺了,他们都戴上小白帽留起大胡子了,我们都成了外人了,你去自找不痛快啊?
现在也常常想起瘸校长踮着脚,拿个小榔头一边敲着门檐下挂着的大铁片,一边喊着:出来出来,要升国旗了,于是小操场上一片欢腾的喧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