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过三代,难呀!台湾家族企业仅有3%传到第三代

500

古谚:“富不过三代。”此言不虚也!

资诚《2023全球暨台湾家族企业调查报告》显示,台湾家族企业里,要“富过三代”的百年企业,尚在萌芽期,仅有3%的家族企业传到第三代。此外,有54%的企业仍是第一代创始人掌权,绝大部分年龄超过60岁,甚至超20%是65岁以上。

500500

“富过三代”很难!台湾家族企业仅有3%传到第三代

500

资诚会计师事务所所长周建宏

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公布《2023全球暨台湾家族企业调查报告》显示,台湾家族企业里,要“富过三代”的百年企业,尚在萌芽期,仅有3%的家族企业传到第三代。也因为“不放手”,台湾家族企业的掌舵人年龄偏大。

与往年不同,今年主题是“以信任开创转型新格局”。这家会计师事务所每两年进行一次《全球暨台湾家族企业调查报告》,今年是在世界发生巨变的时刻进行,于是“信任”就成了他们的调查重点。

今年的报告,共对全球82国2043位受访者进行调查,其中包括35位台湾受访者,时间是去年10月20日至今年1月22日,目的是了解家族企业对现今关键议题的看法。

新冠疫情冲击全球,俄乌冲突催动全球地缘政治走向新局。面对逆境和危险时,家族企业依然能够屹立不摇,甚至遥遥领先的关键是什么?此份调查报告发现,业绩较佳的家族企业拥有以下共通点:

(1)74%拥有明确的家族价值观与宗旨;(2)68%能即时取得资料/数据用于决策流程;(3)53%具备员工奖励措施;(4)47%具备强大的数位能力。

500

台湾家族成员在企业任职的情况

资诚《2023全球暨台湾家族企业调查报告》显示,在台湾家族企业受访者中,有97%的台湾家族成员在家族企业内任职,其中以旁系亲属的比例最高,其中,兄弟姐妹或其配偶的占比高达69%,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及其配偶的比例也有28%,至于侄儿、外甥及其配偶的,占比也有22%。另外,诸如外戚(母亲的兄弟姐妹)比例也有13%。

台湾家族成员在企业内的任职扮演不同角色,可能是员工、高管,也可能在董事会任职,拥有的责任和权力也大不相同。但调查发现,仅有6%的受访者有明确的家族成员任用和绩效评价机制,仅有12%的有明文规范“退场”机制。

今年调查报告的主题是“信任”,调查显示,多数家族企业都认为获得客户、员工和家族的信任至关重要,却忽略了公众对于企业承担环境与社会责任(ESG)的期望。报告也关注到信任的方式。“我们需要取得谁的信任?”报告认为,除了客户、员工和家族,更要加入公众,因为利害关系群体已经扩大了。在“需要怎么做来取得信任”方面,报告认为,除了“卓越的服务+产品”、“品牌认同/历史”,还要“定义核心宗旨”、“ESG与DEI的承诺”、“透明度和有效沟通”。

在“用什么取得信任”方面,报告认为,工具已经变了,除了传统的企业年报和公司网站,还要有“社群媒体”、“对社会议题发表意见”、以及“对承诺采取行动”。

500

宏碁创始人施振荣(右)、施宣辉“左”父子

这份调查报告显示,台湾家族企业第一代创始人掌舵的比例有54%,且绝大部分年龄超过60岁,甚至有2成超过65岁。第一代创始人掌权的比例,远超全球32%的比例。报告显示,台湾家族企业第三代以上掌舵者,仅只有3%,比全球比例的28%,要低得多。报告指出,台湾穿越“富过三代”的百年企业,尚在萌芽期!

值得一提的是,从企业掌门人的年龄结构来看,台湾家族企业偏向高龄,有20%企业掌门人年龄超过65岁,而全球65岁以上的家族企业掌门人比例约13%。另外,台湾家族企业掌门人中,35岁以下的仅有6%。

掌门人年龄偏大,一波说认为,可能与包括台湾在内的华人家族企业“活到老、干到老”传统观念有关,宏碁创始人施振荣曾说过,台湾老板都是干到死的。另外,也与创始人(掌门人)不肯放手有关,传承迭代时间偏晚。

客观而言,由年岁大的人掌舵,虽有稳的一面,但可能导致企业管治缺乏活力,与时代接轨步伐较慢。

就“台湾家族企业未来二年面临的主要挑战”,调查发现,有77%的台湾家族企业主认为“保护企业核心业务和维持经营”为首要任务,排名第二、且退居第二的是“拓展新市场和新客户”,由此看出,在整体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台湾家族企业主已经转向保守,也有伺机出击的企图心。

报告建议,因应数字经济潮流,台湾家族企业必须加快互联网数字经济转型的脚步,从转型改革提升业务、成本和管理的竞争力。

500

台湾家族企业传承遇挑战,经营权大战烽烟四起

500

台湾家族企业治理机制和全球对比

关于家族企业治理机制体系的建设,本次调查发现,台湾家族企业在制定股东协议、家族宪法及遗嘱的比例,分别为20%、14%及11%,低于全球的50%、30%、及35%的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家族企业制定婚前协议的比例为21%,而台湾则为0。婚前协议在西方很普遍,在台湾则不常见。这家会计师事务所提醒,在结婚前可预先考量婚前协议所需拟定的事项,并就夫妻财产预先进行了解,若双方有共识,可采取约定分别财产制的方式,可以避免未来离婚时,名下财产可能会被配偶分走一半的状况。

在台湾家族企业缺乏“明确文化”的政策与协议下,一旦家族成员对于所有权、经营权或受益权的想法产生分歧时,将只能完全依照法律规定且缺乏操作弹性。报告提醒,应及早建立一套完善的家族治理机制,其内容包括家族宪法、信托、闭锁性公司等,给每一个家族企业成员提供一个正式、可遵循的管道及机制。

顺带提及,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全球暨台湾家族企业调查报告,至今年已进入第11年。调查发现,对于诸如股东协议、分红政策、家族宪法、家族成员雇佣政策、遗嘱、婚前协议、冲突解决机制等家族企业治理体系方面,台湾家族企业居然有43%什么都没做,这也是台湾家族企业常见家族纷争、经营权争夺事件的主要原因。

500

前董事尹章中送一幅泰山总裁詹仁道“诚”字墨宝给新董事长刘伟龙(右)

且不说台湾家族企业常见的家族纷争,这几年来,台湾家族企业经营权大战堪以“烽烟四起”形容。比如有名的大同公司,比如新光金控,又比如泰山企业等。

泰山企业创办于1950年10月,是台湾老牌食品大厂,有73年历史,传承三代经营,但在今年5月底最后一天,泰山企业经营权变天,创始家族詹家三代掌权历史终结。有人感叹:詹家后人对不起4个创业阿公!

泰山企业的产品,有泰山仙草蜜、泰山八宝粥、泰山牛奶花生等,在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福龙工业园有投资设厂。泰山企业的创始人,是出生于彰化县的詹玉柱、詹金水、詹金南、詹木川四兄弟,他们从制油起步,后发展为食品巨头。1989年,在公司股票上市后,詹玉柱交棒给其子詹仁道,但詹家四兄弟后人均持有不等股权。

公司上市后,为募集资金释放了相当持股,加上家族后人“开枝散叶”,股权分散,到二年前,在十大股东中,詹家持股最多的大房与四房的持股总计仅7.31%,疏于股权结构管理,且没有约束家族成员出让股权,才导致外人入侵,经营权旁落他人。

经营权变天后,如今掌控泰山企业的是大股东龙邦企业派出的新任董事长刘伟龙,龙邦主要从事殡葬业。6月19日,新任董事长刘伟龙首次与台北总部员工沟通时,前董事尹章中特地转送他一幅前泰山总裁、也是第二代掌门人詹仁道的“诚”字墨宝。

由此来看,股权结构是家族企业治理的基石,根基不能动摇!

500

大同第三代最强媳妇、前董事长林郭文艳

大同公司,是台湾最有名的家族企业之一,大同生产的风扇、电饭锅、电视机,是几代台湾人的岁月记忆。

1918年,祖籍福建安溪的林尚志,起步于建筑业后,创办了大同公司之前身——协志商号。到了第二代林挺生掌舵,大同公司进入全盛时期,林挺生也被誉为“台湾工业之父”,而且大同公司也是全台营收最大的公司。过去,如果给大同工作的人说媒,一提到“大同”二字,婚事就成一半,可见其影响力多大。

林挺生有二房太太,子女众多,但因豪门内斗,也直接为后来的经营权大战埋下未爆弹。最后,前董事长林郭文艳即便有“大同第三代最强媳妇”之称,她也无力回天,在扛过二次经营者之争后,最终还是眼睁睁看着经营权旁落他人,更何况她的强劲对手,是蔡英文表哥王光祥。

传承一脉当念祖,兴创百业为荣宗。阅尽霜华的百年大同林家,没有冲破“富不过三代”魔咒,今天,台湾人一提到经营权大战,第一个想到的家族企业就是大同公司。创业难、守业也难,传承则更难!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