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演进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目前人工智能每半个月生产的知识内容就相当于人类诞生以来所积累的知识内容。人工智能也不只是简单地从现有知识内容抽取内容并融合产生新内容,他越来越接近“发现”科学和“创造”内容,包括“创造”技术和作品。从这个角度看,应该及早思考知识产权未来的发展路径,以下是我的几点预测。

1. 方法专利将消亡,产品专利将回归早期形态,走向保护本地实施

理论上说,只要建立开放共享的人工智能生产的知识内容库,现有的专利内涵就会失去意义。任何领域,人工智能都能几秒内整理出所有的知识点,融合出所有的概念性产品和生产流程,甚至创造出让人目瞪口呆的颠覆性产品和生产流程形态,并且并不违反科学原理和思维逻辑,因此所有积累和未来生产的知识将是共享的,方法专利将首先消亡,产品专利将走向保护本地实施。你在哪里真实实施制造出产品,产品就可能获得在哪里进行合法销售的权利,生产别人同样的产品也可能获得专利,不在本地实施,就可能不会获得产品在该地合法销售的权利或销售得不到保护,因此专利将演变为产品的属地生产保护权,将会依据申报建立生产线的时间、规模、产品质量、同类产品在本地市场的竞争情况等综合决定是否能获得产品在某地的生产权和销售权,有点回归专利的早期形态的意味。

2. 目前意义上的版权将消亡,版权将走向实景表演权

由于人类欣赏消费的著作、影视、音乐等内容很快将绝大部分来自于人工智能的生产,保护极少数人类生产的著作、影视、音乐等的版权不但技术上难以确认其是否是由人工智能所生产,由于其数量相对于人工智能产生内容的数量的相对微小也使得这种保护变得几乎失去意义。目前意义上的版权将消亡,阅读和视听作品都会免费分享,最终版权可能将走向保护某种实景演出的实施过程,即别人不得以等同的方式实景演出同一个作品。

3. 商标将延续,未来品牌才是王道

未来消费者认同的将只是产品的质量和品牌,长期质量得到认可的品牌将得到认同。因此,商标会得到延续,在产品上使用商标并坚持产品品质,打造维护好自身产品品牌形象是企业最终的王道。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