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已被删除

  • 请你查一下两会上那位院士的谈话吧。谁在说量子通信十年内走进千家万户?
    事实上,正是量通人士把互联网和企业网应用环境混为一体,制造虚假应用前景。量通人士的逻辑是公钥系统有问题,所以要建量子通信工程。他们一开始就没有弄明白,公钥系统主要用在互联网环境,而量子通信最不适合互联网的硬体环境。量子通信在企业网环境的困境略好一些,但是这些企业网的特殊用户又根本不在乎公钥密码,量子通信的应用前景真的十分尴尬。
    时间一天天过去,京沪量子通信干线的用户体验和经济效益放在那里,比这个作者的文章更为深刻有力。多说也无用,让我们一起看时光的最后裁决吧。不会等很久的。
    “维护成本”这几个字量通人士是最没有资格谈论的,除非你是量通工程的高级黑。

回复1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