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玩家》:一场无解的虚拟梦

  • 雪山上的野草 原奔吃老火锅龙头寺店
    我没认真统计过,但直观感觉是二十世纪好莱坞经典电影,绝大多数还是描写人类个体或群体的故事,进入二十一世纪,大片主角大多是类人角色,这一方面是电影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嘛.....鸦片进化到海洛因?

回复2

  • 这和幻想类亚文化影响力上升有关,上世纪已有此趋势例如说著名的星际迷航,另外西方电影界早就有《大都会》这样的类人题材了,因此不太适合因这一点而赞美或批判。至于传统的名著改编类和史诗类电影,这些在新世纪的商业领域确实整体衰落已久。

    关键还是在于意识形态取向,上世纪很多幻想类名作带有左翼革命或是白左运动的色彩,或是借反乌托邦表现自由主义理念,等等,总之视野广阔,关心人类命运等终极问题的商业作品是当年的流行,尽管思想水平正确与否层次不齐,但在整体上确实是开创了新的文化,影响深远。如今的情况则是宏大叙事渐渐衰落,视野越来越局限于小圈子和小情调等往往是细枝末节的东西。同时对于现实社会的反思和反叛的意味已经越来越小,现在的作品在无形中往往也传达出,世界太黑暗但无能力去改变(因此只能优先拯救自己)这一现实中很多人都有的思想,而这和冷战时代流行过的那种振臂一呼就能改变世界的意气风发的感觉非常不同

    再举个流行音乐方面的例子来说,迈克尔杰克逊prince等大佬当年等于是引领了西方大众文化的革新,而现在的流行歌手和流行乐坛只是因循守旧而已,白左的政治正确也是老套得不行了。
  • Observer2016 --- 神秘的“false” ---
    因为现实的问题已经无解了,说一下都会引起族群冲突,所以就只能靠漫威和DC来过瘾了。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