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有没有可能走向世界?【时代大潮的小浪花】

一、“伟大复兴”里,文化复兴不会缺席

刀郎携《山歌寥哉》归来,“大国文化自信”已渐成气候。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文化复兴,必然伴随民族文化的精华走出国门被更多人了解喜欢。

由于流行音乐在传播上的优势特点,大概率会出现标志性的具备民族音乐特色的现象级传播流行事件。

有没有可能是刀郎?

二、刀郎的创作

刀郎的创作,屡次形成重大的流行现象,值得细究。

刀郎讷于言。其创作思路几乎没有信息。非常奇怪的是流行音乐研究评论圈也保持沉默,不知道为什么。

创作脉络: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弹词话本》、《如是我闻》、《山歌寥哉》等等。

主线特征非常明显,持续地研究及发扬改造中国民间的原生“说唱”艺术。

三、“说唱”艺术

民间“说唱”艺术,听起来好像很土。

其实爵士摇滚嘻哈说唱这些都是从洋人的民间底层发展出来的。只是因为是“洋人”的,在国内有了匪夷所思的前卫感优越感。

但是确实提示了,经过深厚历史沉淀的民间“说唱”艺术是能够有极其宏大的流行潜力的。

四、中华文明的原生说唱艺术

中华文明的原生说唱艺术,如我们的文化性格,是“向内”的,不以喧天的打击乐器刺激为主,有自己的特点、有文明的深厚底蕴支持。

刀郎屡次带来的重大流行现象,已经证明了中国民间的原生“说唱”艺术是有强大生命力的,是与目前的时代特征相符的。

起码在国内乐坛是明显“能打”的。就像产业界现在常见的那样,在国内“卷”出来的,就会在国际上有竞争力。

可能是刀郎,也不一定是刀郎;但是,这个方向上,大概率会有突破。

五、“走向世界”行动方案

抛砖引玉:

第一步,起码得有好的英文版法文版出来;在国际流行音乐圈里引起关注;

另外刀郎的作曲很容易改造成极其优美的管弦乐作品(“如歌的行板”级别的);

利用好新传播模式的特点、利用好自媒体;

介绍给国际有影响的音乐人士、扩大影响;

、、、

乘中华崛起大潮,顺势而为,机会多多!各路人马一起来“搞大事情”!

六、附记

前几天还写过两个帖子,附上,记录思考过程。

怎么看刀郎快意恩仇引起的狂欢?核心是刀郎向大众证明了自己的才华

山歌寥哉、眯眯眼、推送算法、、、【时代大潮的小浪花】

​-

分析预测、欢迎指正。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