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做排除法无可厚非,前提是病人不是急症
【本文来自《孩子9个月的时候发烧,自以为能应付,结果烧了三天不见好,送到医院时医生让拍片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本质上是医生在做排除法,方法无可厚非,关键在于这种方式的前提是不是急症。
例如昨天我家6岁娃早上在幼儿园胸痛(自述是心脏疼),赶快接了娃直奔儿童医院挂急诊,急诊医生的处置就是典型,个人以为现在医生的处置流程就是这种依据检查式的:
1、问话、听诊
反复和我女儿沟通疼痛位置,并以按压方式确认(当时我看到闺女指向胸骨的适合我就放心一半)。
反复听诊后,下基本判断不是急症,没听出什么问题
2、开检查单
包括胸CT、心脏彩超、静脉血系列检查(包括心肌酶等)、指血系列检查等,总计1000出头。
开的适合,明确告知为了排除要紧的心、肺问题,两者相关的检查都要做。
3、带闺女做检查并等待出报告
检查项目多,但是做起来挺快的,一个多小时做完,让我母亲带孩子回家吃饭休息,此时孩子疼痛已经明显减轻
我留在医院等检查报告,最慢的血检查要4小时(实际3小时出报告)
此时大约下午3点,小孩已经基本不疼了,我没叫小孩再过来,直接带一沓报告让医生看结果。
4、医生看结果
医生一项一项看结果,没看一项报告解释检查目的并说明排除项。
比如CT片子,医生说没事,能够排除气胸,并结合血的结果,排除血栓(说实话这个我事前想不到);
又如心脏彩超结合心肌酶,排除心肌炎。
5、医生的判断和建议
考虑到此时我闺女已经基本不疼了,医生给出判断和结论:没有严重、要命的急症,基本可以排除心肺问题,但没法确定疼痛原因(女儿疼到需要拿手压着甚至有点哈腰的程度,已经不算轻了)
医生给出的建议:
1、去挂胸科专科
2、保险起见,考虑挂心科专科再排除一下
3、心肺相关检查已做,带着结果去给医生看,不用重复检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