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汉自由恋爱通婚,最大的底气是什么?

最近在网上刷到了这样一个视频:汉族小伙子来到维吾尔族女朋友家来说亲。不过他们的说亲方式与众不同的是,陪伴这个汉族小伙子来说亲的不仅是他的父母亲戚,还有村干部。

看完视频,真的是又惊又喜。再转头看看视频下的评论,果然都是一篇祝福声,虽说仍然存在一两句酸言酸语,但是比较其他民汉情侣博主下的评论区简直友好太多。

相比于绝大多数此类视频下乌烟瘴气的攻击侮辱,为什么他们的评论区是这样一片祥和呢?我认为:这是因为从这段视频中可以很鲜明的看出官方的态度,而这些带头说亲的村干部代表的就是官方。在如此巨大的支持下,又有谁敢、谁会进行冷言冷语呢?笔者认为这不仅仅只是一次说亲又或者是这一段时间的支持,我相信这些村干部旗帜鲜明的态度也会成为这对民汉情侣今后婚姻道路的巨大支持。

500

“西域都护”平台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曾提到过,很多父母为什么会对民汉情侣持有反对态度,除了因为对宗教、民族多重原因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因为害怕其他人的流言蜚语、指指点点。

就以我自身来说,我的母亲对我的恋爱抒发反对情绪时,说的最多的并不是“你俩不是同一个民族”又或者是“他不是穆斯林”,说的最多的反而是‘“家里亲戚知道了会怎么说我们家?”、“那些认识的邻居朋友会怎么议论我们?”……甚至我与母亲每每有矛盾,大部分是因为“她听说了什么”又或者是“别人怎么说我的”。

因此,我会为视频中村干部的所作所为大大的点赞,我认为村干部这样声势浩大的为这对民汉情侣带头说亲也为这位维族姑娘的家人抵挡住了流言蜚语的出现,不说会不会全部消除,但至少没有人会当着他们的面进行指指点点,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最大的支持呢?

那这样的流指指点点到底要怎么样才能够消失呢?当然一定的思想教育是一定的,但是思想教育是一个长时间并且需要反复进行的过程。

我认为:官方旗帜鲜明对民汉通婚的支持态度也起着重要作用。官方的有所作为也会为民汉情侣扫除“他人流言蜚语”这一大障碍,更能够有力消除父母的顾虑。如果村干部、社区干部···乃至整个社会都能够表现出坚决支持民汉通婚的态度,而不是藏着掖着,那又有谁会、又有谁敢再进行流言蜚语、指指点点呢?

500

民汉通婚将是实现真正的“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利武器。当两个个体之间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具有血缘关系上的一家人,谁还会在乎你是什么民族、我是什么民族呢?因此官方对民汉通婚的态度,对民汉情侣的支持、帮助多少也关系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业的发展。曾经举办过那些民汉夫妻集体婚礼,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因此,我认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只是一句口号、几场文艺活动那么简单,而是真正做到实处。而最捷径的实处就是官方能够成为民汉情侣最大的底气,让他们和他们的家人不必再为他人所言、所语、所为而担惊受怕,让他们不必再为这所谓的“人情社会”而买单!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干部群体向视频中的这些干部学习,成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领头人!

作者:娜孜,一名普通的维吾尔族姑娘,自由撰稿人。

站务

全部专栏